文人真的相轻吗?难道不是惺惺相惜?

快慢有序


文人真的相轻吗?难到不是惺惺相惜?

从古自今文人与文人之间即存在相轻,也存在相惜。

【文人相轻】成语,出自三国·魏·曹丕《典论· 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相轻的意思是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对方。



【惺惺相惜】成语,出自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惺惺相惜的意思是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一,文人相轻的因素有很多,这主要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秦汉之后,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中国文人失去了朝秦暮楚的自由,为了在朝廷谋取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会取悦权贵。而朝廷的官职只有那么多,就会相互竞争,在那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文人相互轻视相互诋毁的情况。

王安石和苏轼都是进士出生,同为八大家之一,虽同朝为官,但因为两人在朝廷政治上的理念不同政见不同而相互抵触,相互轻视,相互打压。但当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命悬一线时,所有人都视而不见,只有王氏两兄弟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时任直舍人院的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语言罪人。轼本以才自奋,今一旦致于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归隐山林的王安石也给皇帝上书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其神情俨然一个侠士!至此,政敌的恨意已全然消散,心中升起的只是文人相惜的宽容和仁爱。



二,文人相轻的因素还有可能是文人气量狭小,嫉妒心作祟。

所谓相轻,就是“文人”自己比较出来的,因为不能接受自己不如别人,比别人“轻”。就生出嫉妒之心。嫉妒心一旦放在文人身上就会转化成很奇妙的东西。一方面文人不喜世俗,“倘若说是嫉妒,万不能是在形容我”。但文人又很难率真,即使是嫉妒,也不会直接表示出来。口诛笔伐都得是有理有据的。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只是各人在各人的领域上造诣不同。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其实就是班固以己之长比己之短,看不起傅毅,或者是说不想看得起傅毅而所说的话,其实就是嫉妒心使然。



三,当然文人墨客的世界也有相互珍惜相互欣赏的。

就像苏轼和黄庭坚还有佛印的关系。

一日游船至三塔之畔,此时明月当空,清风徐来。苏轼擎着酒杯,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终于可以清静了。今夜月色正好,不如行个酒令,前两句要用眼前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如何?”

“好啊。”黄庭坚说。

只听苏轼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口说:“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突然,船舱板被人推开,佛印从底下钻了出来,一边擦汗一边说:“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轼和黄庭坚起初吓了一跳,等认出是佛印,又十分好奇,问:“你怎么在这儿?”

“我早打听到你二人要游湖,于是就躲在船里面了。”佛印得意地说。

“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这顿又被你赶上了。”苏轼笑道,拉佛印入席。



这是他们三个人在一块儿游玩的一些小趣事,当然还有很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都有不得以而为之的苦衷,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也就不完全相同。

遇到了你不赞同的人或事也不要去轻视去批评去指责,因为你不是当事人你无法去感同身受。而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对他的态度。

遇到了和你投缘的人就要好好珍惜彼此的情意,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田七姐姐爱喝茶


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

一、文人相轻,一地鸡毛

文人手无缚鸡之力,靠的就是一张嘴皮子。能干的文人,可以把案件嫌疑人,说得无罪开释;这就是嫌疑人的辩护律师。可见文人的嘴的厉害!

各门派的文人,他们都有学问;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古有“百家争鸣”,今有“红学流派”......彼此之间,唇枪舌剑,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分不出高低胜负,比不出谁是“老大”、谁是“第一”!

文人相轻,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争来争去,吵来吵去;就是一地鸡毛!

二 、武人相重,耿直一生

武人的嘴巴不行,吵架不行,不喜欢玩阴招,有本事就拳脚见功夫!打一架,就分出胜负,“华山论剑”得出“第一高手”!

看到别人的武功比自己强,就佩服得五体投地,敬重万分!这就是武人相互敬重,耿直的一生!

三、惺惺相惜,美好人生

文人中,有李白与汪伦的惺惺相惜“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有王勃与杜少府的惺惺相惜“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他们志趣相投,相敬相惜!

希望每一个文人,各文化流派,都能摒弃前嫌、取长补短。用那不服气的“一地鸡毛”,扎成一把“鸡毛掸子”,掸去心灵上的尘埃。相互仰慕、相互欣赏,做到文人也能“惺惺相惜”,有着志同道合的美好人生!


君子如花


社会上任何現象都不是绝对的,文人之间因修养差异,相轻,相惜两种状态并存。

修养鄙薄者则轻视眨低对方而欲抬高自己,适得其反,相轻别人的高恣态最为大众憎恨而遭唾弃。

惺惺相惜有两种,其一,正能量文才受到不公正对待,有人受良心驱使表示同情和声援。

其二坏人之间因兴趣相投,或利益相关,深知唇亡齿寒利害,对自己欣赏的人或作品受到谴责或打压表示愤慨,给予保护或声援。这是一种眨义相惜,为大众所不齿!

补充一点,文人相轻也有两种,上面所述是劣质相轻。还有一种是正能量人轻视负能量人,这是正当行为,为大众所接收和支持的。回答完毕。

2020/4/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