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公元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都江堰遠景

都江堰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自然不必贅述,尤其在世界水利工程上的價值也是舉足輕重,在此用都江堰引出中國的八大奇蹟之一的“紅旗渠”,有些朋友可能認為多少有些不太合適,但是由古及今,由遠到近,而且都是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筆者認為,無可厚非。

在距離都江堰1100多公里外的河南林州,有一個條工修建的灌渠,總乾渠長70.6公里,渠底寬8米,渠牆高4.3米,縱坡為1/8000,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開鑿在峰巒迭嶂的太行山腰,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紅旗渠


林州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元代潞安巡撫李漢卿籌劃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縣知縣謝思聰組織修建了謝公渠,但是這些工程也只解決了部分村莊的用水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林縣缺水的狀況。當時全縣的耕地面積共有98.5萬畝,但水澆地只有1.24萬畝,糧食產量很低,人民群眾生活十分困苦。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林縣歷史上嚴重乾旱


1959年,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乾旱。境內的4條河流都斷流乾涸了,已經建成的水渠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見了底,山村群眾又得遠道取水吃。要解決水的問題,必須尋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縣。但是在林縣境內沒有這樣的水源,縣委把尋水的目光移向了林縣境外,想到了水源豐富的濁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決定把濁漳河的水引到林縣來,時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的楊貴發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專門研究"引漳入林"工程。

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縣引漳入林委員會在盤陽村召開全體會議,會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意思就是高舉紅旗前進。

林縣縣委剛開始對引漳入林的艱鉅性認識不足,認為"上7萬人,每人1米,2月初動工,大幹3個月,5月1日就能通水。"開工後不久才發現,已有近4萬人擺在水渠的沿線上,卻看不到有多少人。領導、勞力、技術力量分散,漫山放炮,有的挖錯了渠線,有的炸壞了渠底,急需要抓緊乾的關鍵部位的工程卻不能按時拿下來,工程質量、安全都沒有保證,進度十分緩慢。特別到山西段,群眾意見很大,紛紛反映"白天黑夜炮聲不斷,碎石滿天飛,毀了樹,砸了瓦,牲口嚇跑了,房也震裂了"。 原想著幾個月就可以完成,這才清醒地意識到,這麼浩大的一個水利工程,必須要打持久戰。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紅旗渠施工現場圖


我們生活在科技相對發達到今天,無法想象前輩們在建國初期,在條件如此複雜,在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怎樣用鐵钁、鐵鍬、小推車這些原始的勞動工具,不分白天黑夜,在太行山的山腰上艱苦奮戰。

經過十年奮戰,先後於1965年4月5日總乾渠通水。1966年4月三條幹渠同時竣工。1969年完成幹、支、斗渠配套建設。至此,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系基本形成。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4萬畝,7月工程全面竣工。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紅旗渠青年洞


在紅旗渠修建的10年中,參與群眾7萬人,先後有81位幹部和群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63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7歲。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6年10月,紅旗渠獲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1月,紅旗渠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如今,紅旗渠建成50年,激勵一代又一代的紅旗渠兒女,不論在家鄉,還是身處外地,希望我們能真正的繼承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不忘歷史,不負韶華,繼續建設自己的美好生活,也希望林州能越來越好。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

蓬勃發展的林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