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文/老K

基本上所有的痛苦感受,都与错误地看待现实有一定的关系。当你剥除这些错误的观点时,痛苦和不快也就消失了。
-- 释一行法师

大家应该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思维认知会让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我们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在认知心理学认为,是我们的认知导致情绪结果,尤其是那些负面认知,很多研究都证实了持续性的负性思维会降低健康和幸福感。

这里给大家列举6个最影响心情的负面认知。

自我攻击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这种思维就是一种自我否定,比如“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是最差的等等”。

有这样思维的人天生就是和自己对的干,没有人可以忍受有人天天说自己不行,这样思维时间久了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消极设想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这类型的人总是把问题想得过分悲观,对待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是非常糟糕的。

在认知心理学中,消极思考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思维模式,因为这些人甚至会把背身积极的事情都想到最坏的结果。

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会有积极的体验,有些人则不是

对待问题,要积极全面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总回想过去不好的事情| 消极反刍(Rumination)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是完美的,就像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积极的一样。

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只盯着糟糕的过去,那些已经发生的,我们无法改变。但那些还未发生的,我们完全可以去改变或施加影响。

那些糟糕的过去并不是导致我们今天抑郁的原因,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们根本止不住的思考过去的糟糕经历。

歌德曾说,“没有什么比今天更重要”!不要寄居在过去,放眼当下,做更好的决定,然后,前进。

自责、内疚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生活里有这样一种现象:

有一些人,经常觉得自己 “对不起”别人。他们过度地反思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并长期、过度地为此感到内疚、自责。

之前有项针对抑郁症的研究:哪些情绪在抑郁期间最容易出现?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选择了自责和内疚

发展心理学家M. L. Hoffman对“内疚”这种情绪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在他给出的定义中:内疚是一种由于伤害了他人,或违背了个人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一种充满自我责备的负面体验。

内疚感是内归因产物,它和一个人总是将负面事件和自己联系有关。

其实这一点来说,过度内疚的人也是过度自恋的人,弗洛姆曾提出,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健康的自恋,但当自恋严重妨碍了个体对于现实的认知时,就成为了一种恶性的自恋形式(Malignant Narcissism)。这种恶性自恋者身上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叫作道德疑病症(Moral Hypochondria),即沉浸在对过往的内疚中无法自拔。

弗洛姆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强烈兴趣的表现——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而非客观事实。

要知道,在抑郁期的你需要学会理解自己,而非一味深陷自我指责,这样只会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糟糕和崩溃。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心理学:5种容易导致抑郁不开心的思维,你中了吗?

这是一种最最简单和最最常见的让自己感觉不好的方法:让自己觉得不如别人。
尤其是,我们还经常去和那些拥有更多的人进行比较,那些更有魅力的人、更能赚钱的人、甚至是朋友圈有更多点赞的人。

要知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我们一味觉得自己不行,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

这可能是小时候父母过度要求你,或者拿你和其他小孩相比导致的负面认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这里建议要知道,如果自卑非常严重就需要系统心理咨询来解决了。

尽管有些时候,这些比较的结果是很客观公正的,但这对于你的幸福感和生活事业的成功并没有什么帮助。不仅如此,很多研究还证实,这种习惯性的负向比较

,会让人体验到更多的压力、焦虑、绝望,以及做出更多自我否定(self-defeating)的决定。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为何传统文化可以治疗抑郁症?心理学这样看待!

针对焦虑症的康复,有时候“慢”即是“快”

焦虑症半年差点住院,走出后我想告诉你为何“接纳”很重要

战胜焦虑症:记住“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专业测试: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专业心理测评量表)

治愈强迫、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5个关键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导)

心理学讲解除痛苦要“接纳自己”,那么到底什么是接纳自我?

走出神经症,森田疗法告诉你必须接纳它(专业解读)

再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焦虑抑郁经历让我重新顿悟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