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无力感”

人的一生,一定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无病无灾无挫折的度过一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面对困难时,往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失去了面对困难的信心。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是没有信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力感”一直伴随着左右。

稍微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人都曾经或正陷入“无力感”中,比如在某一项事情上总是失败,他就会放弃努力,甚至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肯定不行。

成年人的“无力感”,除了现实中学习与工作的挫折外,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小时候的成长。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孩子要听话,要乖,不然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孩子天性肯定是自由奔放的,可面对父母的强权,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当一次次反抗,一次次被镇压之后,最后很有可能很早就变成了“习惯性”。

轻一点,成了一个好孩子,乖孩子,但肯定不能指望这种孩子有创造力,有领导力,最后当然也就成了万千庸俗的一员。严重一点,厌学,逃课,甚至抑郁症,最后走向自杀。

长期的失败折磨造成了人的“无力感”,也是很多人一生碌碌为无,混日子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机制的改革,智能化升级等趋势有些人被下岗了。真的就没有去处吗?真的是自己的能力就不能适应社会了吗?并不是,而是十几二十年舒服安逸的工作早已混掉了自己的自信,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行为依然会带来好结果。

我们愿意去努力,是因为相信努力的行为会改变并带来我们希望的结果,但如果一个人的信念是再怎么努力,自己希望的结果也不会出现时,这种“无力感”会让我们放弃所有的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