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特別黏媽媽?

佳佳今年2歲5個月,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自己特別會玩,自理能力也很強。外婆做家務,她就自己看書玩玩具,還會像小大人一樣跟外婆聊天。


媽媽在家的時候,佳佳就變成了小袋鼠,恨不得黏在媽媽身上,而且要求媽媽不能看手機,只能跟等等一起玩。


媽媽跟等等溝通過幾次,說自己有重要的事需要用手機處理,小朋友都義正言辭的說:不可以看手機!並會哭鬧抗議。

小孩子特別黏媽媽?


佳佳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媽媽應該怎麼辦?

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有自己的需求。生存是第一需求。

出生嬰兒剛從孃胎出來,不能說話不能翻身,只有允吸本能,吃飯、排便、睡覺都要依靠大人的照料,沒有大人的照料是不能存活下來的。


零到三歲的嬰兒對撫養人有天生的依賴,因為她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感受到的,都與這個撫養人有關。飢餓、睡覺、翻身、排便,這些生存基本問題都是這個撫養人解決的。

小孩子特別黏媽媽?


在嬰兒的意識中,這個人就是她的神,她的一切,安全感的來源,於是會產生依賴心理。心理學稱作它依戀。依戀期一般是零到三歲。


嬰兒對撫養人(一般是母親)產生依戀,希望得到關注,獲取安全感,如果沒有得到關注,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所以會表現得特別黏人。佳佳黏媽媽,就是希望獲得安全感。


還有,孩子對時間還沒有完整的概念。母親走開的時候,她會覺得媽媽會永遠消失,心裡怕失去,所以害怕分離。

佳佳粘媽媽,是一種正常的依戀。她不讓媽媽玩手機,是覺得手機搶了媽媽對她的關注,讓她覺得沒有安全感。


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心裡要相信:

方法肯定比問題多,每個問題都能找到解決辦法。

小孩子特別黏媽媽?


孩子安全感增強,就不怕分離,也不會表現得太粘人。

有這些方法可以緩解或者改變這種狀態:


1,在家多和孩子互動,陪玩,做遊戲,關注她。


2,多給孩子講一些繪本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對分離有概念。


3,和她玩遊戲,尤其是躲迷藏的遊戲,慢慢讓孩子知道和適應分離。


4,出門時告訴她你要去做什麼事情,會回來不會消失的,跟她拜拜或者抱抱。

小孩子特別黏媽媽?


5,上班時間全力把工作完成,回到家裡儘量專心帶孩子。


6,如果工作確實需要,躲到房間或者外面回覆手機,或者改用電腦。


7,工作可以用鬧鐘設定一段時間,讓孩子時間到了再提醒媽媽。分散孩子注意力,讓孩子有事做,學會等待。


總之,方法很多。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花時間陪伴孩子是最重要事情,逗她說話,讓她開心玩耍,哭鬧及時回應,讓她吃好睡好,孩子就會健康成長。


理解孩子的心理,洞察孩子的需求,父母就知道應該做,成為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專家。


養兒育女是對父母體力和心力的一種考驗,本質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付出,由外至內修煉自己,逐漸完善自己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