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文 | 肖峰

歡迎供稿 | [email protected]

乘聯會公佈了綜合銷量,2020年3月份乘用車售出104.54萬輛,同比下滑40.4%,環比提升317.5%。

車市依舊不景氣,但疫情控制後的剛需消費恢復得較快。相對2月的-78.7%同比降幅,3月大幅提升38個百分點,同時,與今年2月份相比,更是有著300%的提升。這些都在表明,車市正在恢復中。

那麼,在逐漸恢復的3月車市,車企們表現如何呢?

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3月份,奪魁的依舊是一汽-大眾,雖然同比下滑24.9%,但售出了11.59萬輛,其也是當月唯一銷量超10萬輛的車企。其旗下車型中,銷量貢獻最大的是寶來、速騰和探嶽這三款車型,它們不僅銷量均超萬輛,而且均實現正增長。品牌、渠道、新鮮SUV,是北大眾奪冠的主因。

上汽大眾則以8.52萬輛拿下榜眼位置,同比下滑45.2%。無論是銷量還是同比表現,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都存在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大概是帕薩特在C-IASI上“一撞成名”的A柱門事件。

南北大眾為何涇渭分明?

我們曾做過一份調查問卷,疫情之下大家選車更看中安全感。一個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即大品牌、廣泛口碑、方便的售後,這是南北大眾共同的優勢。如上汽大眾,銷量破萬車型分別是朗逸(2.61萬輛)和桑塔納(1.09萬輛)兩款「經典老車」。

第二個安全感,是物理上安全感,南北大眾有了差別。帕薩特和途觀L的碰撞成績,讓國人大跌眼鏡,直接消弱了南大眾的品牌美譽度與購買考慮。帕薩特3月只售出6,991輛,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所以,大品牌只是銷量好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表現較好的還有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車,其今年3月份銷售6.99萬輛,再一次進入前三,而這也是其史上的第三次。一次兩次是偶然,三次則並非偶然了。

其旗下車型中,博越和帝豪兩款車型銷量破萬輛,分別售出1.37萬輛和1.07萬輛。再次印證了“老車興亂市”的道理。

上汽通用雖然跌出前三,但其6.92萬輛的銷量僅比吉利低600多輛,與前三僅有一步之遙。從1-3月累計量來看,上汽通用(20.73萬輛)依舊排前三。英朗換裝四缸機能否救市,要看下一季度的表現。

進入前十的自主品牌還有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城汽車。

其中,長安3月銷出6.73萬輛,超過東風日產躋身前5;上汽通用五菱銷售4.95萬輛,排名較2月份上升2位;長城汽車銷售4.07萬輛,排名第9,重回前十。一個發佈了號稱L3級的U-NIT,一個不但造口罩還造螺獅粉,一個積極嘗試線上新零售。

長安、五菱、長城的共通點是:努力想市場所想。

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其它入榜前十的還有三家日系車企,分別是東風日產(第6位,5.54萬輛)、廣汽豐田(第8位,4.81萬輛)和一汽豐田(第10位,4.05萬輛)。其中,廣汽豐田銷量同比下滑3.3%,在主流車企中跌幅最低。

日系在我們的調研中,成為疫情之下僅次於大眾的第二選擇。

排名在10名以外車企銷量均在4萬輛以下。其中,主銷豪華的華晨寶馬(第11位,3.52萬輛)、北京奔馳(13位,3.42萬輛),排名超過了廣汽本田、比亞迪、東風本田等主流車企。

一方面說明豪華車優惠太厲害,另一方面說明消費升級一直沒有停。

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一汽紅旗開始接近沃爾沃亞太的銷量,這是一個讓人欣喜的變化。純中國豪華品牌紅旗,終於在換帥後雄起了。而沃爾沃也將和吉利更加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謀求整體上市。

中國市場的包容度,能讓瀕危豪華品牌死而復生。

寶沃這種自稱的豪華品牌,除外。3月份,它只賣了734臺,同比大跌84%。另外,它背後的神州系因為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也陷入輿論漩渦。這讓長年債務纏身的寶沃,更加步履艱難。

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合眾,分列第44-55名,3月銷量從1533-633輛不等。這五家新勢力,可能活過寒冬。

但其它的新勢力,慘不忍睹。國機智駿據傳在尋找新投資人,雲度傳出降薪停產消息,新特汽車一季度只賣出21輛,知豆汽車3月則乾脆為0。

還有一些正在上市尚未上市的新勢力,相繼傳出拖欠工資的消息。

3月車企銷量:僅一家過10萬,吉利再進前三,國產特斯拉破萬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中國,其3月份銷量已破萬輛,為10,160輛,排名第23位。前幾日,它又官宣了國產Model 3的後驅長續航、全驅性能版,並且將前者的價格壓低到了33.91萬。

是的,不出意外第一批Model 3國產標續版的車主,開始維權了。畢竟,價格相差無幾,但續航差了200多公里。

預計今年底,隨Model 3國產化率達到100%,標續版Model 3的價格將逼近20萬,屆時又是一陣“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的大戲。

有人說,如果特斯拉美國工廠如果不能及時復工,不排除會在中國生產Model S和Model X。但另一方面,美國一些政治家開始鼓動美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並聲稱給予補貼。

這一正一反兩個風向,讓特斯拉中國未來的銷量也有些“精分”。

當然,政治和經濟的角力中,多數還是後者佔上風。何況還有Model Y和中國特供版的Model C等重量級武器沒有用上。從很大程度上說,中國市場已經是特斯拉的一個Must,而不是Plus了。

Elon Musk應該會有明智的選擇。

小結

前十名車企的銷量,佔整個乘用車市場的61%,第10名的銷量是4萬輛。前20名佔87%,第20名的銷量是1.3萬輛。前30名的銷量佔95%,第30名的銷量是6000輛。

這可以粗略看成優、中、差生的標準線,之外的等同於旁聽生了。

肇事於2018年7月的車市下滑,相當於一場難度加大的中考。疫情,相當於一場突然而至的高考。過慣了好日子的中國車市,在雙重考驗之下,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眾生相。優勝劣汰之後,誰會笑到最後?

文章來源:車聚網,特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