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本月9日19時46分,印度尼西亞PALAPA-N1通信衛星使用長征三號乙遙七十一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升空後火箭助推器、芯一二級按照既定發射時序皆正常分離,但芯三級火箭由於一臺發動機沒有點火,導致推力異常火箭姿態失穩,根據測量數據監視判斷,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已墜落,此次衛星發射任務宣告失利。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長征三號乙遙七十一運載火箭

今次發射是純粹的商業訂單,而且是最高端的星箭一體打包出口。執行發射任務的火箭是長征三號乙改Ⅱ型火箭,該型火箭與長征三號乙標準型相比,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由5.1噸提高至5.5噸,芯一級加長1.488米、助推器加長0.768米、推進劑質量增加近20噸,火箭整流罩直徑擴容至4米。

PALAPA-N1通信衛星則是基於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負責研製,計劃頂替即將退役的Palapa-D通信衛星,後者也是由長征三號乙火箭在十年前發射。無獨有偶的是上一發長征三號乙也因為芯三級推力異常導致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最後是在衛星動力作用下,逐漸變軌爬升至預定軌道,衛星也因此減少了4.23年壽命。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

在探討印尼衛星發射失利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認知長征三號乙依然是金牌主力火箭這一事實。

在沒有長征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無毒無汙染火箭以前,長征三號乙就是我們手中擁有的最強運力火箭,代表著中國火箭的頂級水平,即便是放在國際同類火箭中對比,其性能也名列前茅,作為一款二十三年前首飛的火箭,其近地軌道運力為11噸,指標不僅超越印度最新型GSLV mak3型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也可比肩俄羅斯質子M以及安加拉A5。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長征三號乙一箭雙星發射北斗導航衛星

運力強悍是長征三號乙火箭的優勢之一,但之所以能夠有“金牌火箭”口碑的關鍵還是“成功率”。

截至目前已經執行67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火箭完全失利記錄只有兩次,一次是首飛,另一次就是此次印尼通信衛星發射任務。

長征三號乙不僅是一款“金牌火箭”更是“功勳火箭”,執行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任務100%全部成功,同時助力嫦娥三號登陸月球表面,為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月面軟著陸技術國家立下大功,代表人類首登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同樣由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長征三號乙發射嫦娥四號飛船

長征三號乙從屬於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該系列火箭有三大構型,分別是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三型火箭辨識特徵主要是看助推器數量,甲型火箭無助推器、乙型火箭有四枚助推器、丙型火箭則是兩枚助推器,起飛推力不同進而產生不同的運力指標。芯級火箭由芯一二三級構成,此一部分三型火箭通用。

長三甲系列火箭已於去年突破百次發射,總成功率高達98%,其中長征三號甲與長征三號丙成功率截至目前仍然高達100%。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


那麼問題來了,長征三號乙此次發射失利距離上一次長征七號甲型火箭發射失利還不到一個月,這究竟是為什麼?

不到一個月連續失利兩發火箭更要理清事實邏輯,而不是用疊加思維去想問題。長征三號乙是在連續成功執行二十餘次任務之後的失利,長征七號甲則是一款創新應用“助推器-芯一級集束式分離”方案的新型火箭首飛任務,二者是相對孤立案例。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長征七號甲火箭首飛

要知道,火箭發射頻次對成功率也有直接影響,過去常說我國長征各系列火箭總成功率已經超越美俄,但要知道那時的我們一年僅有三五次發射,每一枚火箭集合的人力、財力、經費都與美俄每年兩位數的高頻發射完全不同,低頻次發射可以有效保障成功率,但那樣的狀態無法支撐起一個真正的航天強國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發射嫦娥四號的長征三號乙改Ⅱ型火箭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航天應用需求的急劇增長,我國火箭發射次數也是屢創新高,2007年首次實現兩位數發射,21世紀第二個十年年均常態化保持兩位數頻次航天發射,用時間軸計算,我國航天第一個100次發射用了37年,第二個100次發射用了不到8年,第三個100次發射僅用四年半時間即完成,2018年、2019年則是連續兩年摘得世界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

高頻發射背後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工程、遙感系列衛星、通信衛星等一系列星座體系,如今中國航天在軌航天器數量已經超越俄羅斯位列世界第二,如果沒有火箭高頻發射保障,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樣一個成就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高分四號地球靜止軌道遙感衛星

成就背後是高頻發射需求對整個航天系統的全面大考,很多項目團隊要同時負責多個航天項目,空間技術研究院今年抓總研製的在軌航天器將多達200多個,很多技術員一人身兼數職。

例如,正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飛控試驗的白良浩,既要負責新飛船飛控試驗,又要編寫載人登月關鍵技術指南,同時還在著手進行月面軟著陸樣機力學試驗方案設計等工作,僅就公開信息可知,此人一人身兼三職。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航天科技一院火箭總裝車間


除了對人的考驗,還有配套產業鏈、測試試驗設備、組批生產一系列的全系統大考。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不能慢一點,穩一點?這個問題讓筆者想起多年前有些人對高鐵的質疑,為什麼高鐵不能慢一點,等一等你的人民?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當我們有機會力爭上游時不去爭取,等別人搶佔技術高地之後,再去爭取那就是難上加難。何況與世界最強相比我們原本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別人45噸阿波羅飛船載人登月時,我們的0.1噸級東方紅一號衛星還沒有上天,不快一些怎麼去追趕?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助力載人登月任務的YF-100K發動機

今年我國計劃航天發射次數更是高達40餘次,將繼續摘下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頭銜。有人會說單純追求數量有什麼意義?

首先要明白火箭是運輸工具,高頻發射不是為了發射而發射,而是為了應用需求而發射;

另外,我們不僅僅是高頻發射,而且是一系列創新技術的集中爆發。40餘次發射計劃中有近十款新型火箭首飛,同時還有一系列重磅航天任務的實施,其中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飛船、火星一號探測器等,任何一個項目單拎出來都是世界級項目。

不到一個月兩枚火箭連續折戟,超級航天年是否中斷?

本月下旬由長征五號乙遙一火箭發射


不到一個月時間在經歷兩次發射失利之後,官方航天報今天發文指出接下來長征五號乙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和火星探測任務都在按計劃進行。風雨過後才見彩虹,我們期待這些重量級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這說明2020中國超級航天年不會因為兩個孤立的失利發射而停頓,而這也正是基於問題基於事實的科學判斷,而不是基於恐慌基於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