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漆器的製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我們的祖先無意中發現,從漆樹中流出的灰白色液體在乾涸後顏色會變深,而且非常堅固,便開始動腦思索如何利用它。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人們已經學會將漆塗在器物的表面,起到加固和裝飾的作用。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新石器時代漆碗,1977年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隨著歷史的發展,漆器工藝屢有創新。工匠們用竹、木、金屬、陶乃至皮革、麻布、紙等材料製作成漆器的胎體,再在胎體上髹(音休,意為把漆塗在器物上)漆,並用各種珍貴的材料和巧妙的手法加以裝飾,製成漆器。

但是,對於在地下埋藏了幾百上千年,歷經水浸、土蝕與微生物危害的出土漆器來說,如何保護它們,讓它們在中國古代漆器研究中發揮出價值,曾經是困擾考古學界的一大難題。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漆器剛出土時,經常是這個樣子的

為了做好出土漆器的保護、修復工作,2013年2月,由揚州博物館與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共建的“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揚州工作站”正式掛牌成立,旨在運用先進的文物保護技術和運行模式,做好揚州地區乃至整個東南地區的木漆器保護修復工作,力爭最大限度地保存出土漆器的工藝信息,為中國古代漆器研究助力。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漆器胎體修復

隨著考古成果的不斷湧現和文物保護技術的提高,人們對中國古代各種漆器裝飾工藝源流、演變和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入了。

那麼,常見的漆器裝飾工藝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單 色 漆

用單一顏色的漆塗在加工好的器物胎體上,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到腦殘,卻是所有漆器進一步裝飾的基礎。當然,中國古代也有很多漆器,上面單塗一種顏色的漆便已足夠,不再施加任何額外的裝飾。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唐琴“大聖遺音”,伏羲式,長121釐米,為著名文物學家王世襄先生舊藏。此琴的特點是通身紫漆,如慄殼色,除少數部分經過修補外,絕大部分均為當時的原漆

根據所塗漆顏色的不同,單色漆工藝也有不同的稱呼。胎體上塗黑漆叫“黑髹”,塗硃紅色的漆叫“朱髹”,塗黃漆叫“黃髹”,塗綠漆叫“綠髹”等等。至於紅、黃、綠等不同顏色的漆,是在生漆中加入不同的植物或礦物顏料調配而成。

彩 繪

在器物胎體上髹單色漆之後,如果想要進一步裝飾器物,可以用各種顏色的顏料或漆在光素的漆地上畫出花紋。漆器彩繪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顏色搭配,便是“紅與黑”了。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彩繪雲氣變形魚鳥紋漆盤,揚州博物館藏

戰國秦漢時期的彩繪漆器,顏色以紅、黑為主,色彩對比強烈,圖案的線條舒展流暢、端莊大氣,盡顯時代風貌。

當然,也有很多彩繪漆器運用了綠、白、黃等多種豐富的顏色,使得彩繪圖案更加細膩逼真。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彩繪三魚紋耳杯,荊州博物館藏

犀 皮

犀皮漆器,又稱“虎皮漆”“樺木漆”。這個名字,難免會讓人聯想到犀牛皮、樺樹皮等粗糙的東西。然而,這類漆器的外表卻是光滑的。犀皮漆器上面的花紋,由不同顏色的漆層構成,一般為紅、黃、黑三色,也有用紅、黃、綠等顏色的。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明代紅面犀皮圓盒,圖自王世襄《自珍集——儷松居長物志》

犀皮漆器的這種花紋是如何做出來的呢?據老漆工回憶,製作犀皮漆器時,首先要在胎上上底漆,趁底漆未乾的時候,用手指在漆層上推出凹凸不平的花紋。

這道工序叫做“打埝”。“埝”的原意是田裡用來防水的小堤,打埝的意思就是像築堤一樣,在平地上做出突起的“埝”。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紅面犀皮圓盒細部花紋

打埝之後,需要把漆器陰乾。待到乾透,再把紅漆、黑漆相間地上在花紋的突起處,把“埝”築得更高。之後通體上漆,也是紅黑相間,每上一道漆就陰乾一回,最多可以上到二十多道。

最後對器物進行打磨,凡是之前打埝突起的地方,經過打磨後,都呈現出一圈一圈的花紋。花紋的形態和顏色,取決於打埝的手法和塗色漆的先後順序。

根據花紋形態的不同,還可以將犀皮漆器的花紋細分為片雲紋、圓花紋、松鱗紋等。

雕 漆

在博物館陳列的漆器藏品中,經常會看到以剔紅、剔彩或剔犀工藝製作的漆器。這三種器物的技法實際上都可以歸結到雕漆的範疇。

雕漆的原理,是在漆器的胎體上先一層一層地髹漆,達到幾十層甚至上百層,讓胎體上的漆具有一定厚度,之後在厚厚的漆層上雕刻各種紋飾,十分考驗工匠的技術。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明永樂剔紅牡丹圓盒,旅順博物館藏。盒面雕刻有牡丹五朵,刀工圓熟,色澤光潤

在雕刻前的髹漆過程中,如果每一層漆都是紅漆,那麼雕刻好的器物就可以稱為“剔紅”器物。每一層漆都是黑漆,稱為剔黑;每一層漆都是綠漆,稱為剔綠……以此類推。

透過雕刻紋飾露出的漆面,我們可以大致判斷雕漆器物髹漆的層數,只是不容易判斷得精確。

據明代文人高濂的《燕閒清賞箋》記載,明代果園廠的剔紅漆器要“漆朱三十六遍為足”,也就是上36層漆。但實際上,漆朱一二百層的剔紅器物,在傳世漆器中也有見到。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剔紅東籬採菊圖圓盒,1952年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上海博物館藏。通過這件剔紅器物,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漆層的厚度

而剔犀工藝,一般情況下是用兩種色漆(多數為紅、黑兩色),在胎體上先用一種顏色漆上若干層,積累一定厚度,再換另一種顏色,有規律地使兩種顏色的漆層交替,都達到一定厚度,再進行雕刻。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元代“張成造”剔犀雲紋盤,故宮博物院藏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剔犀雲紋盤細部,可以清晰地看到兩種色漆的層次

剔彩工藝的漆層就更加複雜了:在器物上用不同顏色的漆分層漆上去,先讓每一種顏色層都具有一定的厚度;用刀剔刻紋飾時,需要哪種顏色,便把在它以上的漆層都剔掉,露出需要的顏色層,並在上面雕刻。

最終的剔彩成品,可以在一件器物上同時顯現“紅花、綠葉、紫枝、黃果、彩雲”的效果。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明嘉靖剔彩龍舟圖荷葉式盤,故宮博物院藏,器表分層髹紅、黃、綠三色漆

值得一提的是,在漆器工藝中,還有一種手法叫做雕鏤。雕鏤與雕漆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做法卻大不相同。如果用雕鏤的辦法裝飾漆器,要首先在漆器的胎體上雕刻出紋飾,之後上漆,這樣一來,紋飾就會具有立體感。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雙龍穿璧漆靈床,儀徵博物館藏

靈床為木胎,雕成複雜的雙龍穿璧圖案,表面髹黑漆,鏤孔處髹朱漆

雕鏤工藝在商代已經出現,發展到漢代,已經可以集透雕、浮雕等多種技法於一器。這種工藝也被後世沿用。

堆 漆

堆漆,就是在平整的漆地上用漆或漆灰堆塑出各種凸起紋飾的工藝。它的具體做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表面堆出的花紋顏色與漆地的顏色不同,工藝複雜的還可以用幾種不同顏色的漆層層交錯,堆成紋飾。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北宋描金堆漆舍利函,浙江省博物館藏

運用這種方法制成的漆器,紋飾的側面也會顯出一層一層的顏色,與剔犀的效果相似。但剔犀側重的是“雕”,而堆漆側重“塑”,這是兩種工藝最根本的不同。

另一種是先用漆灰在胎體或漆地上堆塑出紋飾,然後上漆。這樣一來,紋飾的顏色與漆器的地色相同,顯現出如同浮雕般的效果。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現藏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鑑真和尚乾漆坐像,五官和衣紋用堆漆技法制成,是唐代堆漆工藝的實例

錐 畫

這種工藝又稱“針刻”,顧名思義,是在已髹漆的器物上用針或小錐子雕刻出紋飾,一般用於尺寸比較小的漆器。錐畫的紋飾,線條纖細,飄逸流暢,富有感染力。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元康四年”銘針刻山樹雲氣紋漆盤,1985年揚州邗江楊壽寶女墩西漢墓出土,盤的內底針刻山樹雲氣紋

錐畫的裝飾技法,是從青銅器的刻劃紋飾中得到靈感,又把刻劃紋飾“移植”到漆器上發展而來。至遲在戰國時期,漆器錐畫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西漢初期,漆器上的錐畫更是大為流行。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漆盤邊緣的銘文也是用針刻出來的,記載了製作器物的工匠和主管人員的姓名

西漢漆器錐畫的典型例子是揚州劉毋智墓出土的漆四子奩和漆六子奩。劉毋智是西漢初期的吳國貴族,墓中出土的漆器數量多達73件。四子奩和六子奩的器形、紋飾相似,母奩與子奩都是外表髹黑漆,內髹朱漆,奩蓋和外壁上有錐畫的雲氣紋、梳齒紋、弦紋等。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劉毋智墓出土四子奩的奩蓋,可以看到上面針刻出的細膩紋飾

填 嵌

填嵌工藝所包括的範圍相當廣闊,凡是在漆面上刻出花紋,再用其他顏色的漆,或螺鈿、琉璃等材料填進去的,都可以列入這一門類,具體可以分為填漆、嵌螺鈿、百寶嵌等多種類別。

填漆的做法與前面所述的“犀皮漆器”有相似之處:先在漆地上刻出花紋,再往低陷的花紋中填入不同顏色的漆,最後將漆器的表面磨平整。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清康熙填漆戧金龍紋葵瓣式盤,故宮博物院藏

最為著名的漆器鑲嵌工藝,可謂是嵌螺鈿了。螺鈿工藝無論是從工序的複雜程度還是從成品的精美程度上來說,都甩了填漆工藝兩條街。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元代“廣寒宮”嵌螺鈿漆器殘片,元大都遺址出土

螺鈿工藝的歷史悠久,早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製作螺鈿漆器,首先要將螺、貝類的外殼加工成平板狀,再將“貝殼板”進行切割打磨,製成多種形狀的小片片,充分顯示出貝殼的花紋和光澤。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周嵌螺鈿漆罍,北京琉璃河燕國墓地出土,是不是與後世光彩照人的螺鈿漆器差距很大呢?

之後,將貝殼片嵌入器物表面,將器物表面磨平、拋光。貝殼的光彩與漆器的光澤相得益彰,顯現出一種低調的奢華。

製作螺鈿漆器不僅要磨漆器,還要磨貝殼,耗時耗力,就連一向喜愛藝術的宋朝皇室,也嫌這種器物過於奢侈,所以一度下令禁用。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五代—北宋嵌螺鈿花卉紋經箱,1978年蘇州瑞光寺塔出土

南宋紹興年間,有人給宋高宗趙構進貢螺鈿漆桌椅。宋高宗看了,指著自己的御座說:“一個椅子,用黑漆的就可以了,何必用螺鈿呢?”便下令把進貢的螺鈿漆器燒掉了。(看來還是有錢任性!)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宋代的螺鈿傢俱找不到圖,放一張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萬曆黑漆嵌螺鈿書案看看吧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書案上鑲嵌的螺鈿龍紋

但自此以後,宋高宗“節儉樸素”的人設算是樹立了起來,被臣民們稱讚了很久。

除了螺鈿之外,在漆器上還可以鑲嵌象牙、珊瑚、翡翠、玉石等多種珍貴材料,這種技法被稱為“百寶嵌”。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在漆器上鑲嵌瑪瑙、雲母等材料的裝飾技法。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清道光“盧葵生造”百寶嵌雄雞圖長方形漆砂硯盒,蓋面用岫巖玉、螺鈿、紅珊瑚、綠松石、象牙、玳瑁等嵌出山石、菊花、雄雞等圖飾

金 屬 釦

瓷器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為了掩蓋器物口沿沒有釉的缺陷,會在器物的口沿部包鑲一圈金屬,稱為“釦”。漆器的金屬釦工藝,做法也是一樣。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金屬釦彩繪漆耳杯一組,揚州博物館藏,可以看出耳杯的邊緣包鑲了銀、銅等

有的時候,人們會在漆器的口沿、底部邊緣、耳杯的耳緣等部位包鑲一圈金屬。包鑲金、銀、銅的,分別稱為金釦、銀釦、銅釦。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銀釦彩繪鴨形漆勺,揚州博物館藏

定窯工匠為器物做“釦”,是為了掩蓋口沿部沒有釉的缺陷。然而漆器上面的漆靠人手塗,自然不會存在器物某處沒塗到的瑕疵,那麼為什麼還要做金屬釦呢?除了彰顯器主的土豪身份以外,還可以起到加固、保護器物的作用。

金 銀 裝 飾

漆與金銀的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器物的顏值,還能顯示它的奢華尊貴。以金與漆器的結合為例,漆器的金飾工藝有貼金、描金、暈金、嵌金、戧金等多種。在不同的工藝中,金銀以不同的形態與漆器結合,產生的視覺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南宋戧金庭園仕女消夏圖蓮瓣形朱漆奩蓋,常州博物館藏

貼金(銀),顧名思義就是把金銀錘打成金箔、銀箔,剪成一定形狀或者弄碎之後,貼在漆器上。以金箔為例,根據金箔的大小,還有屑金、麩金、片金等不同的稱謂。當然,也有不惜工本,全面貼金的器物。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西漢銀釦金銀貼飾雲氣鳥獸人物紋漆四子奩,1994年揚州邗江楊廟倉頡西漢墓出土,用金箔做成人物和鳥獸,貼在漆奩上

描金、描銀也非常好理解。用適量的漆、油與金粉或銀粉調和,製成金色、銀色的顏料,在漆器上描繪出紋樣。早在戰國時期,楚國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這項技術。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清代朱漆描金龍鳳紋手爐,故宮博物院藏

暈金、暈銀是利用金粉、銀粉在器物上進行渲染的技法。這種方法一般要求先給器物上漆,並畫上其他顏色的彩繪,在漆面未乾時敷上金粉。金粉敷擦有疏有密,畫面也因此產生了濃淡、明暗的區別,有一種暈染的效果。

嵌金、嵌銀是把金銀片、金銀屑或金銀線鑲嵌在漆面上的工藝。具體的做法是:先用金銀線、片等在漆面上做出各種圖案,之後上漆若干層,讓漆地與金銀飾片齊平或者高出金銀飾片,再對漆器進行打磨,讓圖案完整地顯露出來。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五代銀平脫花卉紋漆鏡盒,常州博物館藏

嵌金、嵌銀的工藝還有一個名稱,叫做“金銀平脫”。將金片、銀片製成人物、動物、花草等各種圖案,把它們粘在漆面上,然後上兩三層漆,再經研磨、拋光,讓金銀圖案與漆面達到一樣的平度,就成為金銀平脫漆器。金屬的光澤與漆光交相輝映,十分華美。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唐代羽人飛鳳花鳥紋金銀平脫漆背銅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戧金是指在漆面上用刀刻劃出凹陷的紋飾,再在凹槽中填入金子。它可以視為錐畫技法的發展。如果在紋飾中填入銀,就可以稱為“戧銀”了。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南宋朱漆戧金人物花卉紋長方盒,常州博物館藏

相關展覽

五分鐘讀懂漆器裝飾工藝

華美再現——漢代木漆器保護成果展

展覽時間:2018年10月26日—2019年1月8日

展覽地點:揚州博物館二樓書畫廳

中國古代統治者生活用器,商周時期重青銅器,兩漢代之以金、銀飾漆器。漆器的主要成分為有機物,主要以木材,紵布製成胎體,再用漆樹提取之漆液髹飾固化後成器。

歷史上的荊州曾是楚國國都郢的所在地,揚州更是漢代的富庶名城。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帶來考古成果的大量湧現。本次展覽祈望通過兩地出土楚漢木漆器及保護成果的同場展示,使參觀者對漢承楚風的浪漫主義美學發展之歷史狀態,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參考文獻:

王世襄《髹飾錄解說》

王世襄《自珍集——儷松居長物志》

張榮《古代漆器》

聶菲《中國古代漆器鑑賞》

揚州博物館編《漢廣陵國漆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