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诵读:田 华 作者:吴宝泉

青岛的四月,大部分时间的最高气温在十五、十六度之间,煞是温馨、温暖。清晨,推开窗,有一点丝丝的春风拂面。这个季节,也是岛城春暖花开的时节,伴着明媚的光影,有种淡然的美。走出家门,穿过闹市,转角处,便是满满的春色。疫情平稳之后,突然觉得,原来,从喧闹到宁静的距离,不过咫尺。

青岛的春天,因大海的眷顾,潮湿最先弥漫在季节的开场。就像是万物等待大地吐露预言的前夕,在静默中难以屏息。此起彼伏的呼吸,在柔软的气流里缓慢升腾。几声春雷拨动了大地埋藏深处的琴弦,反复吟唱葱翠的歌谣,于是那些关于春的字句便散落满天。蘸一笔东风,把生长、萌芽和关于期待的所有故事,都细细描绘成一幅幅画。接着,那些迎春花、桃花、梨花、樱花呀,就如同爆竹一般,一棵棵一株株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在云朵密密织成的夜晚里,温暖裹挟着湿润,哗啦啦地落在窗前。春天也就此迈入高潮。

【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mountain range

徜徉在四月里,听风经过,听雨飘过,看潮落潮涨,看花开花谢,声声慢里,犹如云缝间泻下的轻叹,把我的心身浸润、淋湿。

我和四月,就像我和眼前这座城市,注定有一些缘分。我第一次到青岛,也是一个四月,虽然不是三生石上的约定,我却一直不忘那时的情景。记得那些错落有致的建筑,掠过指尖的海鸥,堆浪如雪的海岸,敷了霞光的屋顶,还有爬满了老墙的青藤……

自那以后,每到四月,我就会在春风的柔情中,想起那些疯长的青春,和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每次轻轻推开四月的门,就会涌来一阵阵春风旖旎的魅力。那种丰盈的感觉,溢满心里,总想四处流泄,就像那些不安分的春风,总是想把风筝吹到天上。

今年的春天,受疫情的影响,往年踏青的路上,人流和车辆都少了许多。只不过,这样的天气造成的低温也延长了花期,好像在慢慢的等着我们每一个绕过疫情困惑的人。当然,那些已经开了的,开到尽头的,曾经红的黄的花,也已渐渐开始掉落,本来苍白的土地,也因它们的飘飞,慢慢变成了红尘。

【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桃花绽放

说到红尘,似乎这是中国人的一个独有的词汇,它不但诠释了我们的人生,亦是一种很美的意境。人世间,每一个人都在追梦,虽然所选的道路不同,宁可一路泥泞,依然执着于人生红尘,用不同的方式描写多情的光阴。至于沿途那些疼,那些伤,似乎每个人都镂刻在人生的行板上,没有着色,一路真实。就像一句流行语,人生没有彩排,有的只是现场直播。

清明期间,我回老家为老人上坟,有幸再次看到乡村里的四月,并不像城里那么低调,那么含蓄。它在粗犷中藏着细腻,婉约中带着率直。与村里人交谈起来,顺便聊聊前段疫情这个敏感的话题,没想到一位堂婶的回答令我十分吃惊,她说“既然我们选择了生活,就要快乐地活着。”说得太好了,简直让我这个自觉有点文化的人无地自容。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老被繁忙的生活羁绊,也应当学会转身和抽离。只有这样,即使繁华落尽,我们心中仍有花开的声音。不是吗,现在生活在村子里的人们,已经摘下口罩,甩开膀子,忙碌在田野地头,决心将前段因疫情耽误的农事抢回来。一次短暂的回家,虽然春色已渐浅,芳菲却未尽,那一束束的花影,仍然让我顾盼不止。

【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毫无保留的拆对社会真的是好事吗?

那日薄暮时,走在小区的花园里,踩到了那些落在地上的海棠花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这些花瓣落在石板路上,它们的凋零陨落还有意义吗?踩在凋落的一片片花瓣上,觉得就像踩在一篇篇凋零的诗句上。这些诗句的碎片,带着死亡的觉悟,纷纷扬扬地飘落,底下是泥土也好,是流水也罢,是水泥石板也无所谓。凋零的花瓣更多昭示了它们曾经的绚烂存在,还有如今的黯然离去。它们不管飘落在哪里,都诠释着生死的哲理,酝酿着升华的重生。这些恰是四月里的一抹春色。

时光匆匆,马上就是谷雨。四月很美,也即将过尽,很快就会花开荼蘼。每年的这种凋谢,有的飘飞天涯,有的落地成泥,都是走不出的轮回。经常想,红尘大地的斑斓颜色,应该都是花的痕迹。

不是吗,只要你稍稍留意,每个季节都有花开,处处都是风景。每每与一些花开花落的相遇,冥冥中,让我又明白了一些事情。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岁月总在按部就班地老去,可每年的四月却依然长出新绿。那一缕风,一朵云,几分轻柔,几分矜持。不由想,一季,一年,一生,一世,一个人,只要活出了颜色,又何惧世界的贫瘠。

【夜听美文】静看花开花谢,感怀四月春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喜欢红尘四月,喜欢以清净的心看世界,聆听春音。你看,大学路街边的那些法国梧桐,在春光中,又添了一圈年轮。我很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悬铃木。觉得这个名字更好听,竟然是那么的清雅,像音乐,像诗歌,更像随心所欲的散文。

总之,青岛四月的春天,不适合从日期的递进中得知,也不应该从别人的感悟中获知,而是在自然的每一处微妙变化中感受而来。心有期待,眼含纯粹,便是最好的春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