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歌写作语言断层的思索

中国素有诗歌古国之美誉,从《诗经》到《楚辞》,乐府民歌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歌,始终一脉相承,彰显出含蓄凝炼,形象传神的汉语语言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诗歌神形兼具,意境深邃,感情丰富又极具张力。

汉语不同于其它语言,字、词浩瀚似海,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诗是语言的精华,非含蓄无以致远,非隽永不可达意,非形象不能传神,非凝炼不显张力。很大程度上,诗歌写作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古人写诗,字斟句酌,不断地推敲锤炼,故而有“诗眼之说”。

自实行白话文之后,汉语在演变的过程中,与古汉语在表情达意上大相径庭。诗歌写作也不尽相同,亦无“诗眼”之说了。

现代诗歌受古诗影响,从艺术表现手法到诗歌韵律,在继承了古诗优点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名篇佳作,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

当代诗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标新立异,以意为重,不但丢失了音乐之美,更主要的是丢失了语言之美。其主要原因,是语言断层的障碍。

“平淡乃绚烂之极”,丢失语言之美的诗歌,远不如一篇美文好。

对诗歌写作语言断层的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