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食品 專家:保持進口有其政策考量

央視網消息(記者 闞純裕):近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上在線發表題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現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

從外包裝陽性到檢出新冠活病毒

論文指出,結合新發地市場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人員初步確定綜合交易大廳地下一層(牛羊肉大廳)水產區S14號攤位可能是感染的源頭。進一步調查顯示,S14號攤位售賣的物品中冰鮮三文魚是唯一來自境外的商品,且攤主曾於5月30日從某供應商(X公司)處採買過從存在新冠病毒疫情國家進口、包裝完整的三文魚,在市場內切割處理後零售。為此,對新發地市場內所有三文魚供應商的冷庫進行了採樣檢測,發現X公司有5份魚體拭子樣本呈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其中1份未開封魚體拭子樣本中測序獲得的病毒基因組序列與本次疫情中人和環境樣本中的病毒高度同源。

這意味著,來自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極有可能為本次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

新冠病毒源頭追溯的拼圖上還有至關重要的一角——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佈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在此之前,我國已有17起冷鏈凍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案例,但分離到新冠活病毒尚屬首次,這在國際上也未有先例。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食品 專家:保持進口有其政策考量

專家:保持冷鏈進口有其政策考量

一旦出現相關案例,輿論場就會有“禁止進口冷鏈食品”的呼聲。與之相對的,是我國龐大的進口食品市場。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各類肉進口總量484.1萬噸,水產品進口量626.5萬噸。而今年受疫情影響,為保障市場供應、穩定價格,我國進口肉類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1至6月,我國肉類(包括雜碎)進口475萬噸,相比上年同期增幅達73.5%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易靖韜認為,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兩個方面因素綜合影響著我國對於冷鏈食品的貿易政策決策,既要考慮到國際市場層面的對外貿易關係,又要考慮到國內市場層面的實際供求狀況。

易靖韜教授表示,宏觀政策的制定需要統籌兼顧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但是在疫情條件下,國際市場層面的正向或負向外部性都會被放大,因而政策制定對於國際市場的外部因素的敏感性會遠遠大於國內市場的內部因素的敏感性。

同時,國家也會更加註重與各國貿易關係的穩定和維護,“會考慮是否影響貿易伙伴國之間可持續發展的貿易關係,政策著力點就會表現更為細膩而精準,主管部門在監管前置和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進行相對柔和且富有彈性的政策設計”。

易靖韜教授分析指出,進口冷鏈食品的來源國大多和我國簽訂了雙邊或多邊的貿易協定,而且主要是金磚國家。“中國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金磚國家間的貿易關係,也需要與金磚國家在很多國際事務方面進行通力合作,因而在對外貿易關係方面會更加務實有效,更加註重疫情條件下的互助與合作。”

“另一方面因素就是要綜合考慮國內的實際需求情況。自疫情開始以來,社會上一直存在物資短缺的顧慮,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價格上漲,那麼通過進口平抑國內的消費需求也會在政策設計的考慮範疇。”易靖韜教授說。

以厄瓜多爾的凍南美白蝦為例,作為該國的具有資源稟賦的代表性產品,白蝦已經在國際貿易中佔據穩定的地位,保持出口對於厄瓜多爾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我國的消費水平不斷升級,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品質需求也是一方面的考量。綜合國際國內各方面因素來看,政策制定就會留出足夠的窗口觀察期和相機決策空間。

不必對冷鏈食品敬而遠之

那麼,作為消費者,我們是否需要和市場上的進口冷鏈食品保持距離呢?

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截至9月15日,全國24個省份報送了298萬份檢測結果,其中冷鏈食品及包裝樣品67萬份,從業人員樣品124萬份,環境樣品107萬份,僅在22件食品及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病毒核酸載量較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新發地疫情發生以後,國家已經關注到海產品方面的安全,已經加大了檢測力度。“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市場上銷售的應該說都是經過檢測過的,如果檢測都沒有查出來,那麼有這樣的,即使有很小量的汙染的話,不可能造成傳播。”

中疾控明確,消費者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的感染風險很低。通報中指出,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迄今為止,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汙染的冷鏈海產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國消費者感染風險極低。同時,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強了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消費者注意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生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