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如果不是特选路线,大多数跨天山南北自驾游的人会从乌鲁木齐出发,绕行天山北境走伊犁河谷,或走217国道-独库公路,之后再翻越天山去南疆各地,返程的路线大体上也会选择走土和高速直接回乌鲁木齐,1500公里的路程,全程走高速相对比较轻松。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我们此行结束了独库公路之旅后,也是从库车走高速返程,其间经过吐鲁番,虽然还没有到吃葡萄的季节,但一群嘚瑟的人还是很想去感受一下吐鲁番的“热”情!另外,如雷贯耳的交河故城、火焰山和百孜克里克千佛洞等景区也是搂草打兔子要走一趟的。于是,一行快马加鞭,杀到了吐鲁番。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如果追溯交河故城的历史以及人文,可能要讲到汉代车师前国的发展史了,那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向东南通敦煌,向南通往楼兰、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领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邦。

tips:我们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里有一集讲的是悟空师徒经过此地智斗“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国师的故事,但故事里说的是“车迟国”,而不是“车师国”,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交河故城景区门口的葡萄秧都快被热蔫了。

交河故城景区,​一股股热浪袭击着汽车玻璃,隔着窗户都能感觉到热,没想到6月份的吐鲁番竟然如此炎热!虽然天上云层遮住了太阳,但地上却没有一丝风,偌大的停车场也没有可躲避热浪的清凉地儿,露天站了1、2分钟,浑身上下的汗毛孔就开始往外冒汗了!在领队去买交河故城门票的时候,大家纷纷跑到了葡萄园里纳凉。停车场的保安大哥说,今天交河故城这边的气温大约在40摄氏度上下,但还不是一年里面最热的时候,等到了七八月份时每天都可达到43~45度左右!那些50万元以内的汽车,冷风开到最大也就相当于电风扇,根本不凉快……保安的话,听得我前胸流热汗,后背冒冷汗!天呐,来吐鲁番“感受温度”的馊主意是谁出的!?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交河故城的门票(Tips:博物馆+故城遗址70元每人)领到手后,根本没用领队吆喝,所有人迅速地完成检票、窜进了有冷气的博物馆大厅。对于我们这些“濒临中暑”的游客来说,这种灯光昏暗、空气流通性差却清凉的博物馆,虽然没有讲解人员,馆内也没有座椅,更没有冷饮可吃,但也可以称之为“洞天福地”了!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汉书·西域传》里面对交河故城的描述说:“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辅国候、安国候、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善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十里,至焉耆八百三十五里。”如果用白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说,这里曾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车师前国(的都城)所在地,两条河流从其都城下流过,所以叫得名“交河”。此地距离长安城非常遥远,但汉书里的数字单位“里”应该不是今天的“华里”概念(tips: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所以不能简单换算成现代公里数。都城里面住着六千多口人,国家最昌盛的时候,都城有驻军800多人,然后还提及了车师前国的王治管辖范围。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看完馆藏和历史介绍后,我们深深感叹:交河故城博物馆绝对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别笑,这是相对于交河故城遗址来说的。当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博物馆,来到遗址参观的时候,又开始了“高温蒸煮”的残酷考验!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严格地说,我们此时此刻所在的交河“故城”遗址和“古村”遗址可以用“残垣断壁”来形容。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倒塌后的土黄色城垣、民居,如果没有景点提示牌,根本分不出哪里是官衙,哪里是民居,王宫宅院也仅仅靠观察轮廓才能依稀辨别。景点的简介上说,现存的交河故城建在两河相夹的一处土台之上,大体呈现柳树叶形态轮廓,保存尚完整(多数建筑遗迹为唐代所建),其南北长超过1700米,东西宽至300米,大约是一个建在戈壁绿洲中的37万多平方米(现存22万平方米)的古城遗迹。原本古西域繁荣昌盛的车师前国,却在14世纪前后遭遇连年不断的战火蹂躏,最终损毁废弃,成了一处不毛之地。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荒秃秃的交河故城遗址内,连一棵树也没有(不知原本就没有,还是后来被人砍掉了),甚至也连个遮阴的地方都找不到,害的我们的小伙伴都想钻到土垣破洞里面蹲着了。所以,每走到一处背阴的地方,我们都会仔细地“探索发现”一下,借此以缓解暑热。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发现偌大的遗址区域,大部分建筑物利用了“减地留墙”以造城的方法实施,寺院、城门、民舍等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都比地表要低很多,这可能是和吐鲁番当地的气候气温特点有直接关系,因为无论冬夏,此地常年大风,且酷热难耐,如果把高耸的台地挖出深槽、拓宽,建筑房屋,高大的生土当墙可以有效避免大风沙的袭击,也能起到一定降温、防寒的作用。古人虽然不懂科学,但生活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点赞!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这是古城遗址里面积最大的一处城址,看上去像是衙署或者寺院。隐隐感觉,偌大的交河故城遗址竟有着宋代古城的特征。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头顶上的烈日不断西斜,但气温不降反升,用手机app测了一下实时温度——43.1℃!然后,手机直接被“吓死了”——热死机了,无法推出程序,无法启动其他应用,甚至关机键都不灵了,而我们此时也显然快被热晕了。估计照这个温度,我们在遗址里面再多待1小时,可能同伴就有新鲜的“太阳烤肉”吃了!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何以解暑?唯有冰镇西瓜!遗址景区出口处的游客休息区,冰镇饮料和水果生意极好!有钱没钱,不问价钱(35元/盘),因为这可能是逛完遗址后游客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了,必须大吃特吃!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在交河故城遗址晒得“半熟”之后,还不算完,居然还有不少同学坚持第二天要去火焰山溜达溜达!有人捧场说“只有去了火焰山,才算真正到过吐鲁番!”……拗不过她们,只好跟着附议。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去火焰山景区的路一水柏油路,车少,好走,风景也不差,沿途都是这种褐红色的山体,但放眼望去,昏黄一片,一颗绿草或者小树都没有。据说,这一带属于“三十里风区”常年大风,空气干燥,一年也下不了一次像样的雨。所以,当地也不可能长出什么像样的植被或树木,难怪电视剧《西游记》(取景地)和当年的名著都要把吐鲁番火焰山当做“一难”来说。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Tips:沿着火焰山景区公路一路前行,实际上可以顺路游玩三处著名景点:火焰山万佛宫传承区(门票20元),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门票36元),以及吐峪沟景区(门票30元),三个景点相距10公里以内。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火焰山万佛宫景区的看点在于经典沙雕和泥塑建筑,精美的“沙雕”很多。景区里展示的雕塑作品,主题多是佛教造像、西游记故事和古西域传统建筑为主,我们对此兴趣不大,没有进入。如果不是专程来看雕塑和西游记故事人物造型,完全可以开车从路边经过时欣赏一下,不必购票进入景区。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陶醉在火焰山的独特风景里,才是我们那些女生小伙伴真正向往的感觉:骑着骆驼挥着纱巾拍照片,身体力行感受热情如火炉一样的“火焰山”!而我怕热,没有走到山顶上去,只学着“八戒”一样,醉卧在山脚下不停地扇扇子、吃西瓜、喝冰啤。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距离火焰山万佛宫仅仅1公里的距离,也是在火焰山下,如果不去拜谒一下就太可惜了!千佛洞,顾名思义,这里有许多佛像造刻洞窟(共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壁画4余幅),也是新建地区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但遗憾的是,千佛洞里最经典的那些彩绘壁画和石刻造像,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沙俄、德国、英国、日本等列强,以探险考察、暗地买卖的形式偷走或者破坏了,有的彩绘壁画任务的眼睛甚至都被挖掉了!

Tips:如今,千佛洞景区内仅存的几处经典洞窟已给造像加装了防护装置,请大家自觉爱护文物,并且任何游客不得在窟内拍照。

40℃+的新疆吐鲁番:探秘车师国,拜谒千佛洞,醉卧火焰山

​千佛洞的经典洞窟造像或许已定格为了千年历史突变的牺牲品,更多地是留给人们以想象空间,相对来说,千佛洞面前的火焰山木头沟河谷里,茂盛的树木和火红色的山体更加吸引游客的目光,毕竟这种搭配,在高温炙烤下才来得更具当地特色!

不知道哪位大仙有过夏天在吐鲁番旅游的经历?是否可以传授一些避暑的妙招,以及适合高温天气的玩法?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