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央財政將全力保障地方財政正常運轉

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央財政將全力保障地方財政正常運轉
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央財政將全力保障地方財政正常運轉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財政部部長劉昆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南都訊 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後,舉行了首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的“部長通道”採取了視頻方式。財政部部長劉昆對今年的財政措施進行了詳細解答。

財政政策:增加財政資金、惠企惠民減稅降費

新華社記者黨中央、國務院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今天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很多非常舉措,財政部今年將如何實施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劉昆表示,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我們將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下功夫,既做加法、也做減法,調整結構、有保有壓,堅決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

加法怎麼加?今年受疫情影響,財政收入將會下降,我們建議將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增加了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中央財政還將發行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中央財政還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面調入了近萬億元的資金。此外,還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1.6萬億元。今年的一般預算收入預計略高於18萬億元,低於去年。今年的一般預算支出預計將達到24萬7000多億元,高於去年。這一收一支,增加了6.76萬億元的資金,加大了力度,做好了對沖,實現了積極。

減法怎麼減?主要是惠企惠民,減稅降費。去年我國實施了較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減稅降費的規模達到2.36萬億元,這是制度性的安排,今年將繼續實施。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又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預計今年減稅降費的新增規模會達到25000多億元。

結構怎麼調?一是壓本級、增地方。今年中央財政本級支出將負增長,而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將增長12.8%,增量資金9500億元。

二是壓一般、保重點。今年中央本級非剛性、非急需的支出壓減幅度超過50%,省出的資金用於疫情防控,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脫貧攻堅、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城鄉低保等方面的重點支出只增不減。三是直達基層、直達民生。上級的轉移支付將細化到基層,細化到民生項目,坐直通車直接抵達。中央財政將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中央財政加快對地方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下撥速度

廣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子不太好過,有的地方政府財政緊張,部分基層的財政保民生、保運轉出現了困難。財政部將出臺什麼樣的政策或者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幫助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

劉昆介紹:我們預計今年的財政收入將會下降,中央和地方都會受到影響。地方財政的情況,我們做了預測,預計減收增支的規模在8000到9000億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面臨較大的壓力。前幾個月,中央財政已經加快了對地方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的下撥速度,同時提高了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緩解了地方財政的困難。從總體上看,地方財政的運行是正常的,是穩定的。

加強對地方財力的保障,是今年預算安排的重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增加赤字率所增加的財政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中央財政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收入,也全部用於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這是對地方財力和地方財政運行的強大支撐。

在今年的一般預算安排上,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加了12.8%,這在近年來是最高的。中央財政還專門設立了特殊轉移支付,用於支持地方基層運轉,保障基本民生,落實“六保”任務。中央財政對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獎補資金增長安排了10%。中央財政還專門安排了對湖北的支持。中央財政將全力保障地方財政的正常運轉。

當然,地方財政也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強化管理,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到點子上。”

三公經費”一般性支出還有壓縮空間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這幾年中央一直強調,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也是連年壓縮,今年財政更加吃緊。請問,財政部應如何落實政府過“緊日子”,重點是“緊”在哪幾個方面?“緊”的空間有多大?

劉昆稱,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財政要節用裕民。落實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政府也要帶頭過“緊日子”。政府過“緊日子”,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這是一個長期的方針政策,並不是短期的應對措施。

他表示近年來,確實對“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做了連年壓縮。而在預算的科學安排上還有空間,在勤儉節約、精打細算上還有空間,在提質增效上還有空間。政府過“緊日子”,同保障政權的正常運轉是沒有矛盾的。今年中央本級壓減了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超過50%,但對工資等剛性支出是給予保障的,機關的正常運轉是有保證的。鋪張浪費的錢絕不該花,沒有績效的錢也不該花,花了還要依法依規問責。

在政府的支出管理上,我們要求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特別是“三公”經費。我們要求嚴控會議、諮詢培訓、論壇展會等方面的支出,嚴禁新建、擴建政府性樓堂館所。在當前還要嚴控非急需的支出,要把該花的錢花到刀刃上,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兜牢民生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