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走出來的大學生,為什麼畢業後,普遍混的不好?原因讓人無奈

在很多大城市,不少人發現在公司或者單位混的好的一般都是城裡面的大學畢業生,而農村大學畢業生卻混的比較差,有些農村畢業的大學生在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好幾年,但還是一個小職員,那麼,農村大學畢業生為什麼混的差呢?下面來看看相關的原因。

1、眼界不夠寬

很多農村孩子對學業很是看重,從小到大一直都處在刻苦學習的狀態下,到了大學也一直在刻苦學習,但是,這些農村孩子很少有藝術特長,沒什麼社會實踐能力,甚至存在自卑心理,覺得自己比不上城裡的大學生,這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有很大的阻力。

2、家庭後援力量不足

很多農村大學畢業生的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甚至可以說貧窮,對他們來說,大學畢業後,就急著找工作,拼命的做兼職,還要還工資貸款,而很多城裡大學畢業生的家庭經濟條件都還可以的,甚至說比較富裕,他們畢業後,可能房子、車子都有了,這樣就可以專心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中去,以後也會混的比較好。

3、競爭壓力大

現在的大學生人數超級多,可以說滿大街都是大學生,所以找工作比以前難多了。尤其是農村大學生,如果在大城市找工作,還需要考慮到生活成本,若是工作不夠好、工資不高的話,很可能會入不敷出,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去競爭壓力稍微小點的三四線城市工作。

4、固有的觀念

對於農村人來說,喜歡先成家後立業,所以不少農村大學生畢業後就會結婚,但是,結了婚之後,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到時候還想去離家比較遠的大城市工作的話,一般不太可能。所以,這也是導致農村大學畢業生混得不好的原因。

農村大學畢業生為什麼混的差?筆者認為的原因都在上面了,當然混的好與壞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個人的綜合能力。農民朋友們,你們覺得農村大學生混的差是什麼原因呢?

#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