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前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化,终究尘埃落定。

随着苏联解体,其冷战时期的国家档案,也逐渐解密,其中包括大量关于朝鲜战争,以及苏、中、朝三国高层领导的往来电报。中国也通过不同方式公布了许多中苏联盟和朝鲜战争有关的文献,让今天的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理性判断的客观依据。

一、朝鲜战争源起——美苏冷战对峙是核心,中国要回旅顺和大连港,斯大林惦念釜山和仁川港是小算盘。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对峙的朝鲜半岛,1950年5月朝战前夕

日俄战争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并遭到日本残酷统治和压迫,许多朝鲜爱国进步人士不得不流亡海外,包括李承晚和金日成。不同的是,李承到美国找救世主,而金日成一直活跃在中国东北,参加抗日联军,之后到苏联谋求依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原希望迎来民族解放,却不曾想成为美苏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一条原本就不存在的三八线,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南部美国扶持李承晚成立南朝鲜“大韩民国”政府;北部苏联扶植金日成成立北朝鲜政府。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发布命令:其中确定以北纬30度线为界,命令朝鲜地域的日军在三八线以北向苏军投降,在三八线以南则向美军投降。——摘自《朝鲜战争:尘封六十年的内幕》

1950年,李承晚已经75岁了,而金日成才38岁,这一老一少,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他们中间,横亘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只要美苏不同意,他们谁也不能轻举妄动。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苏联坦克

根据《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披露,美国军事援助南朝鲜,但一直刻意压制不让其过多发展军事力量,怕李承晚会突然发动战争袭击北朝鲜,造成地区局势动荡。北朝鲜的金日成也一直想有所作为,但中苏两国的态度比较明确,不让随意搞事!

然而美苏的态度都不足以压制两个狂热的民族人士对统一朝鲜的渴望。

1950年战争爆发前,南朝鲜已经在大量扩充军备拥有8个正规师,兵力11万多,全美式装备;北朝鲜人民军也不甘落后,发展了两个军10个师5个旅另5个团约10万人。

两边都厉兵秣马,枕戈待旦,边境一直小规模冲突不断。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内务部在平壤发表公报,宣布遭到南朝鲜入侵。

同时,南朝鲜在汉城宣布北朝鲜开始全面进攻。

世界的舆论炸了锅!

“亚洲的火药桶爆炸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嘶嘶作响!”

到底是谁先发动战争,南北朝鲜双方一直各执一词,抢占世界舆论高地。

随着苏联国家档案解密,越来越的多人倾向这场战争,苏联作为背后推手,起着积极作用。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1950年6月27日,当联合国安理会开始投票同意使用武力迫使朝鲜军队撤出韩国。

在战后格局确立之后,苏联的斯大林对金日成统一朝鲜的请求一直是拒绝的。1949年3月5日,斯大林会见金日成时,曾明确表示,苏联人民已经疲于战争,需要休养生息,对于朝鲜想要发动战争的主张,他们是不会支持的。

但是,不到一年,斯大林的态度突然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发电报给驻平壤的军事顾问什特科夫,叫他转告金日成,统一朝鲜的事儿,苏联准备帮他,然后开始向朝鲜提供大量武器,输送军事顾问。

斯大林态度大转变,来自1949年年底的毛主席的出访。这次毛主席出访,从1949年12月16日到1950年2月14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中苏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毛主席态度坚决地要求苏联放弃与国民党政府在1945年签订的条约,返还苏联在中国东北享有的特权,重新订立中苏新盟约。

斯大林迫于国内外的形势,不情愿地接受了中方要求,答应从旅顺撤军,并归还大连。

失去旅顺和大连的军事控制,苏联也就少了伸向亚太地区的两个有利抓手!

1950年4月,金日成访问苏联,斯大林在未征询毛主席的意见之下,同意了北朝鲜武力统一计划,5月14日苏联向毛主席转发了电报,踢了球让朝鲜与中国同志商量解决,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斯大林知道朝鲜若不能一举成功,还需要仰仗中国,毕竟中朝一衣带水。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1950年10月26日,满约5万名美海陆军士兵准备登陆。


二、中国出兵朝鲜是经过很艰难的抉择,如果不管,东北将受威胁,而且美苏冷战中国必须选择一边靠着战。美国是老蒋的坚定扶持者,新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各方面,都需要仰仗苏联帮衬。

19950年6月25日三八线战火燃起,6月30日联合国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武力干预朝鲜半岛局势。

半岛局势风云变幻,7月中旬中央军委未雨绸缪,即抽调四野主力第13兵团的38、39、40军,和留在东北的42军,一共四军组成东北边防军,进驻中朝边境。

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势如破竹,27日就拿下汉城,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金日成向斯大林发电报表达了自己的喜悦,称两天后要在汉城举行庆功会,感谢斯大林“慈父般的关怀和帮助”。

可胜利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

9月15日,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在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的后路,两翼包抄,朝鲜人民军溃败千里。

9月30日,金日成向斯大林求援要求出兵协助,斯大林却表示苏联不能卷入战争,亲自发电报把烫手山芋甩给中国,并表示如果中国肯出兵,苏联将尽量给予军事援助。

毛主席接到金日成的求援信以及斯大林的“指示”,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会上大多数将领对出兵朝鲜表示反对,毛主席也特别犹豫,他吩咐周恩来派专机把彭德怀从西安接来,听听他的意见。

此时朝鲜局势已经严重恶化,美国夺取了朝鲜战场的制空权,东北鸭绿江畔,已经能看到对面融融地战火。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1950年底,中国边防警察从中国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观望对岸朝鲜新义州遭遇美军空袭而燃起的大火。

正在筹划西北经济建设的彭德怀被紧急接到了中南海,参会当天彭德怀并没有发表意见,经过一个晚上的深思熟虑,再次被毛主席召见时,彭德怀发表了主战的意见,与毛主席的想法不谋而合。

毛主席曾深切地表示,自己已经几天没睡着觉,战事一开关系国运安危。

战与不战,举国安危担在肩上,这个决策太难了!!!

战的话,刚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的是以美国为首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联合国军,战事凶险,吉凶难料!

不战的话,联合国军直逼边境,即使止步鸭绿江,今后也必然对东北虎视眈眈,窥视探测,甚至跟蒋介石勾结,渗透破坏,东北工业基地怎么能安心搞建设。而且退败台湾的蒋介石始终蠢蠢欲动,要乘机反攻大陆,东部海岸线,东北边防线,必须始终处于戒备状态。

还有来自苏联的压力,斯大林曾明确要求中国最好出兵帮助朝鲜,如果中国不愿出兵,就要接受金日成流亡政府在东北活动,这样东北能有安宁的日子吗?美国可以随便找个借口,追缴余孽,就可以把战火燃到中国境内。

那时候,被动挨打,岂不更糟糕!

如果中国不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出兵援朝,刚订立的中苏同盟可能变成一张废纸,中国也很难得到苏联信任和帮助,根基未稳的新中国,需要苏联。

战与不战,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个决定下得很艰难!

好在彭总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没有辜负共和国的重托,将敌人打回了三八线。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向彭德怀总司令敬献花圈

朝鲜战争是一场惨烈的战役,狂妄的美国没有在战场上得到便宜,志愿军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国内经济建设经费大量向战场倾斜,对于本就孱弱的国民经济,承受了巨大的负荷!

七十年过去了,战场硝烟早已散去!

但是,那场战役无疑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硬核”地位!那个曾经积弱积贫,任人欺侮的民族,用鲜血和顽强,让世界刮目相看。

我们常说共和国领袖那一代人是“奠基人”,这个“基”,除了这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人民,最重要的是“底气”!

我们不屈不挠,比你差,但是敢跟你拼命,敢跟你斗智斗勇!

80年代,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跟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时,一度很强硬,但是邓小平语气铿锵地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收回香港!

我们相信,当撒切尔夫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一定不会觉得那只是一句严厉的外交辞令,她会想到朝鲜战争!

如果没有那场顽强的抗美援朝战争,邓小平的那句话对于欧洲老牌国家英国来说,是不会有那么强的震撼力!

因此,致敬那一代深谋远虑的伟大领袖;致敬那些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

苏联隐于幕后助燃三八线战火,摆军鸭绿江,战与不战中国艰难抉择

丰碑

参考书目:

宋晓芹,《隐于幕后:苏联与朝鲜战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波著,《彭德怀入朝作战纪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丁伟著,《朝鲜战争:尘封六十年的内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李峰著,《决战朝鲜》,现代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