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壓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因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而被稱作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立春以後,氣溫乍暖還寒,尤其是室內因停止供暖,溫度偏低,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情緒焦躁不安,居家隔離運動量減少等原因均可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病。 心臟病患者多起病急重,病情變化快,常可迅速危及生命。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心病科主任劉淑榮提醒您,當出現如下症狀時,一定及時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一、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較前增多,疼痛程度較以往加重,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藥物緩解不明顯時,極易發生心肌梗死。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二、慢性心衰患者出現運動耐力下降,氣短、喘促加重,夜間憋悶、咳嗽、不能平臥、浮腫,體重增加,可能是心衰加重的預警信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三、心律失常患者出現心慌加重,心率明顯加快,眼前發黑或暈倒,應警惕阿斯綜合徵,猝死的發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四、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血壓波動大,出現胸痛劇烈,或頭痛、頭暈、嘔吐、肢體麻木,活動不靈等,此時要高度警惕主動脈夾層、腦中風的發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如何讓我們身患心血管病的病人平安度過這個新冠肺炎肆虐的春天,劉淑榮主任給您如下建議:

一、心態平和

保持心態平和是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關鍵因素。目前正值春季,中醫認為,春天在五行中屬木,為肝氣當令,肝為心之母,肝火旺盛,肝氣鬱滯,皆可導致母病及子而誘發心臟病的發生。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動怒,平和淡泊,方能順應春天萬物蓬勃的生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二、食飲有節

如何“吃好”、“喝好”是預防心臟病的重要方法。因暴飲暴食而致心臟病突發甚至死亡的事件屢見不鮮。首先,“食”不可過量,宜七、八分飽,飲食宜清淡,避免過鹹、過甜、油膩食品,多食蒸、煮、煲食品,少吃煎、炸、炒食物。每天食物品種應多樣化,保持營養均衡。春季可適應進食如蔥、蒜、韭菜等辛溫之品,以助體內陽氣升發。高血壓病、心衰患者尤其應注意低鹽飲食,每天食鹽量應少於6克。便秘者可適當進食芹菜、海帶、黑木耳等粗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三、起居有常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因此,養生也應順應四時變化,春季是生命萌發的時令,陽氣開始升發,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氣,萬物顯得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夜臥早起,漫步緩行,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對養生防病至關重要。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四、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可以增加心臟儲備能力,改善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心臟病患者是可以運動的,但要根據自身狀況調整運動量和強度,以運動後不覺疲勞,不引起心臟病發作為度。運動形式可以散步、慢跑、打八段錦、太極拳等。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五、堅持用藥

心血管病多屬慢性病,病程長,常伴有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標異常,平時需長期按時服藥,使藥物在血液裡的濃度保持恆定,才能達到持續治療疾病的效果。同時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定期複診監測,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劑量,不可自行增減藥物。臨床中有許多心臟病患者常因不按醫囑堅持用藥,導致疾病反覆發作。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名醫科普】警惕!心血管病中刻不容緩的危險信號

專家介紹:劉淑榮,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心病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心衰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春市名中醫,吉林省重點專科帶頭人。

擅長診治: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

出診時間:每週一、二、四、五全天,週六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