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一些痛風患者感到很疑惑,為什麼痛風經常在夜晚發作呢?醫學專家解釋,從正常人的作息來看,一般人在吃完晚飯後活動比白天少,喝水也偏少,造成血液裡的尿酸濃度增高,繼而引發痛風發作。


痛風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在夜間休息時,人進入睡眠後,整體的機體代謝減慢,體溫下降,會導致尿酸鹽容易沉積在關節局部,誘發關節的炎症。另外一個因素則和我們的激素水平密切相關,因為夜間,特別是零點左右,是人體糖皮質激素水平最低的時候,而糖皮質激素有抑制炎症的作用。


痛風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在眾多因素中,很多人可能會注意到,補充水分可能是痛風患者能掌控的最簡單因素。不過,補水除了要夠量,也要有技巧。專家建議,缺水會誘發痛風發作,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每天至少要保證2000毫升的飲水量,水的選擇並沒有特別要求,以家用白開水或者礦泉水為主即可。


痛風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此外,痛風發作也跟夜間飲水量少有關,那麼要不要在睡前喝點水呢?對於老人來說,腎功能本身就減退,在睡覺前喝水就更容易要“起夜”,影響到睡眠質量,也會導致痛風發作,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老人補充水分可以選擇在晚飯後適當地喝水,儘量不要在睡前喝水。


EDN

文字來源:醫藥星期三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彭海波 農小春 曹琤媛


痛風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本報全國郵發,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