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誰佔領了科技的高峰,誰就是世界強國。

從早期的英國,第一次科技革命,憑藉轟隆隆的蒸汽機稱霸世界,征服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一躍進入世界強國。第二次科技革命,歐洲各國齊頭並進電氣時代,電燈電話電動機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德國在這次革命中拔得頭籌。為了雄霸全球,不惜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計算機的發明拉開序幕,這一次美國佔據先頭。在後續的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方面,美國都是捷足先登,科技的迅猛發展,美國國力也迅速壯大,成為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當年美國和蘇聯的軍備和太空競賽,拼的就是科技實力。沒有科技實力,哪裡能搞出高端的武器,又怎能把人類送進太空,送上月球。他們的之間的競爭,實際上都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所以美國深深的知道,科技是強軍強國的的第一要素。只有佔領科技先鋒,才能增強自己的國力,才能稱霸全球。為了佔領科技制高點,美國不惜手段挖走打壓別國科技人才,甚至直接栽贓陷害別國科技企業。我們來看看,美國為了打造科技強國,用了什麼手段: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網羅別國高科技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直接看中了納粹德國的科學家,那時的納粹德國飛機,導彈,核武器方面技術都處於領先地位。德國戰敗,蘇聯雖然首先佔領柏林,但是美國搶先一步開始搶奪人才,蘇聯雖然搶到了一些設備和圖紙,但是人才大部分被美國網羅走,大約有幾千名,其中鼎鼎有名的有:(總設計師)、(核物理學家)、(著名核物理學家)、哈恩(核物理學家)、勞埃(核物理學家)、赫斯(核物理學家)等,為美國的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人才的基礎。美國也成了當時唯一能和蘇聯競爭的科技強國。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設置貿易壁壘,發動貿易戰

日本是美國扶起來的小弟,但是經過十多年的經濟復甦,在1963年,日本的鋼鐵出口超過聯邦德國、蘇聯,躍居世界首位。同時日本電視、冰箱和洗衣機普及後,巨大的產能同樣輸出到美國。特別是80年代,日本的半導體企業佔據了世界第一位。美國的科技霸主地位遭遇巨大的挑戰,美國政府對日本出臺了貿易條款:"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在美國的打壓下,日本半導體企業被限制發展了,到現在落後於美國。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直接栽贓陷害他國高科技企業

法國阿爾斯通是法國高科技企業,他在能源領域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擁有多個"世界第一":水電設備世界第一、核電站常規島世界第一、環境控制系統世界第一。就是這麼一個高科技企業,被美國高垮掉。最先阿爾斯通鍋爐部全球負責人乘坐飛機抵達紐約肯尼迪機場,被美國FBI在機場逮捕,隨後就被投入了監獄。美國司法部指控他在印尼的一起投資案行賄當地政府。後來阿爾斯通被美國司法部處於鉅額罰款,導致後面阿爾斯陷入財務危機,最後被美國通用收購。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別國高科技企業,我們一起來看看

到現在,美國不斷在中國網羅科技人才;同時不斷的反動貿易戰,限制中國企業發展;甚至直接扣押高科技企業相關人員,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這一切如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保持自己的在科技領域的霸主地位。保住超級大國的地位,稱霸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