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最近两年,自主品牌高端化如火如荼,长城推出了WEY,吉利推出了领克,奇瑞推出了星途,红旗在重新复兴,长安刚刚推出了引力,而造车新势力大部分都站在了行业高端。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回顾来时的路,自主品牌高端化从不曾如此欣欣向荣,也曾经走了很多弯路,其中更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偶然翻到一篇早期吉利推出国产版“劳斯莱斯”的故事,令人感概万千。

国产“劳斯莱斯”

11年前的2009年,上海车展,当时吉利带来了一款代号为GE的展车,这款展车豪华大气,气场轩昂,更因为神似劳斯莱斯,瞬间轰动全球。这句话并非夸张,当时很多欧洲记者,尤其是英国记者对这款车大肆报道,认为是山寨劳斯莱斯的作品,然后让欧洲人很沸腾。

事实上,如果仅仅从外观看,吉利GE确实有着和劳斯莱斯相似的设计风格,这让很多国外记者直接给吉利GE安装了一个山寨“劳斯莱斯”的帽子。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据悉,吉利GE的长宽高分别为5,290×1,860×1,570mm,轴距为3,100mm,外形张扬大气,内饰豪华奢侈,搭载一台3.5L V6发动机。考虑到2009年当时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吉利版“劳斯莱斯”的发布,几乎是当时自主品牌的顶级作品。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即便很多人给吉利扣上山寨的大帽子,但是吉利并未放弃对这款车改进,2010年北京车展,这款车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短短一年时间,吉利工程师们已经对这款车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进。

尤其是此前被诟病的山寨外形,经过彻底的重新设计,已经基本洗去了劳斯莱斯的影子,它的前脸摒弃了劳斯莱斯的端庄刚硬,采用了更加复古柔和的线条,侧面的轮廓也不再平直,变得更加优雅,车灯更是从中国古典文化汲取设计元素,甚至隐隐有一点老红旗的神韵,尤其是那个被人讥为东施效颦的立标也换成了国鸟凤凰。劳斯莱斯的影子已经淡了很多。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这款的命名同样发生改变,从吉利GE(卓越)命名为帝豪GE,这显然让这款车更接地气,似乎距离量产的希望也更近。很多人也期待着以一个比劳斯莱斯便宜得多的价格,买一台国产“劳斯莱斯”过过瘾……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款汽车后来并没有量产,甚至10年时间过去,吉利也没有将其正式量产的计划。

从未放弃的豪车梦想

很显然,这并非吉利缺乏对于豪华车市场的渴望,因为吉利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对豪车有着特殊感情。

事实上,吉利第一款车的原型就是一款奔驰,当时李书福带领几个工程师将一辆奔驰车拆解之后再重新组装,成为吉利汽车发展的最初源泉。吉利量产后的首批车型吉利美日和吉利豪情的前脸,也可以清晰感受到奔驰的影子,吉利对于豪华车的追求不仅在于表面,它真的已经灌输到李书福的血液之中。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早在2001年6月,吉利第一款跑车吉利美人豹就发布亮相,2003年正式上市,这是中国第一款跑车,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吉利美人豹2007年正式停产。但是李书福并未停止对于豪华的探索,仅仅1年之后的2008年,吉利又推出了Geely GT概念跑车,这款跑车曾经被誉为中国虎;2009年吉利又推出了另一款平民跑车中国龙。

总之从吉利一连串推出各种豪华车/超豪华车以及跑车的真实行动中,可以清晰发现李书福对于豪华车的深度热爱。

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从吉利2010年正式收购沃尔沃修成正果。2010年,吉利以18亿美金收购了沃尔沃轿车部分,这一场交易惊动全行业,因为吉利当时仅仅是一家全球三流的草根企业。根据当时年报,2010年,吉利营业额仅仅201亿人民币,当年利润仅仅13.68亿元,18亿美金相当于吉利9年的纯利润,这在当时被誉为穷小子娶了欧洲公主。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当然10年之后,吉利的这次收购被证明非常成功,吉利也因为收购沃尔沃真正接触并获得了豪华车制造的核心。2017年,吉利又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和制造跑车的路特斯;2018年,李书福花费90亿美元,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成为奔驰第一大股东。如今,吉利自己推出的领克品牌,也已经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与WEY品牌一起成为自主高端的代表。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自此,吉利汽车的高端化路线终于渐成规模。在自主高端车市场,吉利拥有领克;在普通市场,吉利拥有博瑞等高端车型;在全球豪华车市场,吉利拥有沃尔沃;在跑车市场,吉利拥有路特斯;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吉利拥有极星;同时吉利还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李书福从未如此成功。

李书福跳出大坑

话题回到10年前。假设当时吉利花费重金打造的卓越GE真正量产上市,它会成功吗?多年以后,任何假设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如果从更大可能性分析,这款车如果真的量产,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反而会成为吉利沉重的负担。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1.2010年,吉利并未掌握制造高品质汽车的技能,虽然旗下有着林林总总的品牌,生产几十款车型,但是这些车型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仅仅依靠低廉价格占领市场,几乎谈不上美誉度,吉利卓越虚有其表;

2.高端消费者对于国产劳斯莱斯严重缺乏兴趣,当时市场是合资天下,自主车基本被镇压在10万元以下,中高端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即便不是嗤之以鼻,至少也是淡然漠视,选择一台国产“劳斯莱斯”需要巨大勇气;

3.从产品力说,这台车其实虚有其表,虽然从外型上足够豪华,但是各种浮华配置的堆砌其实有种浓浓的暴发户气质,至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至于底盘的调教,至于加速性能和侧弯支撑性等等的核心性能,完全不具备高端车的基础。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如果当时李书福头脑发热,强行让这部车上马,那么将面临如下后果:

1.这部车的产销量极低,吉利庞大的研发投入打了水漂;

2.因为产销量极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昂,还需要花费重金研发独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这套大排量动力系统无法应用到廉价车型,导致成本极高;

3.因为这部车定位极高,它需要重新规划零部件体系,成本极高;

4.因为这部车定位极高,需要独立的销售渠道,这套独立高端的销售系统,其实一年卖不了几部车,这需要吉利不断输血……

从山寨“劳斯莱斯”到领克、极星、沃尔沃,吉利的高端化渐成规模

写在最后

10年前,李书福曾经亲自给自己挖了一个深深大坑,这个大坑表面金碧辉煌,里面却是深不可测,这个大坑曾经深深吸引着李书福和吉利。激励他们不断推进吉利的高端化,然后才有后来的领克、沃尔沃、极星、路特斯,以及一大串正在成长中的各种高端车型品牌和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