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帶孫子,老了也不麻煩你們”,沒過幾天,婆婆就後悔了

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婆婆跟兒媳會有矛盾?除了生活習慣不一樣,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間少了血緣關係,所以很多事情就變得比較斤斤計較了。

很多婆婆認為兒媳嫁到自己的家裡,就應該聽自己的,自己才是一家之主,但是在兒媳的眼裡,她跟老公是小家庭,她才是一家之主,俗話說一山不能容二虎,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婆婆要求兒媳凡事都得聽自己的,小到生活習慣,大到養育孩子,婆婆喜歡以家長,過來人的姿態對兒媳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而兒媳則認為婆婆多管閒事,根本不應該插手自己的家事,這樣一來,矛盾自然就產生。

很多兒媳都認為婆婆有義務給自己帶孩子,因為婆婆老了,自己是要照顧的。但是由於兩代人的育兒觀念有差別,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爭執,產生誤會,婆婆就會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而兒媳也覺得婆婆固執。

其實,婆媳關係要想處得好,關鍵在於一定要拎得清,擺正自己的位置,婆婆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兒子的家事上,始終是一個輔助的角色,而不是主導的角色,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摩擦,又可以培養年輕一代的獨立。

但是完全撒手不管,也未必就是一個好母親,好婆婆。

“我不帶孫子,老了也不麻煩你們”,沒過幾天,婆婆就後悔了

然而很多婆婆認為自己是幫兒媳減輕負擔,始終認為自己是在付出,對於那些不喜歡兒媳的婆婆來說,她們往往會覺得自己虧了,甚至開口問兒媳要帶孩子的費用,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無法贊同。

孫子不僅僅是兒媳的孩子,更是婆婆的兒子的孩子,更是您的孫子,孫子長大了也會孝順您,所以這不能說是幫兒媳,更不應該問兒媳拿照顧孩子的工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而完全撒手不管更加不是一個合格的奶奶的行為。

如果兒媳需要幫忙,作為婆婆,還是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的,這才是家人之間應該有的氛圍。否則,婆婆的行為難免讓兒媳寒心,婆媳之間也會產生隔閡。

劉曉婚前第一次見婆婆,就覺得婆婆是個很灑脫的人,對很多事都不在乎,比如說自己,可能很多婆婆都會對兒子的女朋友百般刁難,諸多挑剔,而婆婆完全就是一副只要兒子喜歡就好的樣子,對她沒有太多的要求。

劉曉還很慶幸自己以後跟婆婆相處應該不會有婆媳矛盾。

婚後,劉曉夫妻倆沒有跟婆婆住在一起,避免了不少麻煩,婆婆也很少上門,但凡上門也不會插手小兩口的事,雖然這樣是好,但劉曉總覺得怪怪的,就音樂覺得以後有什麼事,婆婆也是指望不上的,得靠自己。

婆婆有退休金,也不用伸手問小兩口拿錢,但是劉曉的丈夫是個孝子,即使母親不要,他每個月還是會把工資的一部分給母親,劉曉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兒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本來,劉曉覺得婆婆這樣也挺好的,總比別人家因為婆媳關係鬧得雞飛狗跳要好。

直到孩子的出生。生小孩是個大工程,不是說生下來就好了,但是坐月子的時候,就足以把一個女人逼瘋,尤其是沒人幫忙的情況之下,劉曉就碰上了。本來劉曉也沒指望婆婆,只是自己的母親身體不太好,醫生囑咐過不能勞累,只好讓婆婆過來。

但是婆婆一直沒過來,劉曉的老公每次都是支支吾吾的,只是說:“為什麼非得讓我媽照顧?我麼自己照顧就好了呀!”劉曉不禁苦笑,說老公要加班,她一個人在家,萬一有什麼事,怎麼辦?老公又說:“哪裡來那麼多的怎麼辦?我媽當初不也是這樣過來的!”老公這樣說,劉曉只覺得難過,但也無可奈何。

直到出事情了,劉曉因為要上廁所,孩子又在拼命哭,一時顧不上,慌忙之中,摔倒了,傷口還沒恢復好,又重新裂開了,醫生說有可能導致不孕。劉曉的丈夫這才嚇壞了,趕緊打電話讓他媽媽過來。

“我不帶孫子,老了也不麻煩你們”,沒過幾天,婆婆就後悔了

婆婆帶著一堆的補品過來,吃完飯就說要走,還讓自己的兒子給劉曉請個月嫂。劉曉一下子怒了,說:“婆婆,你憑什麼不帶孫子?”,婆婆聽劉曉這麼生氣地說,也不著急,不慌不忙地說出自己的三大原因。

1.我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好不容易可以自在一點,不幫。

婆婆說她過去也是一個人這麼過來的,她的婆婆也沒幫過她,她幾乎是一個人把劉曉的丈夫帶大的,從小到大,都是她一個人負責,現在好不容易熬出頭了,終於可以輕鬆了,可以做自己的事了,她不會幫忙。

2.孩子本來就應該父母來帶,這是父母的責任,不是奶奶的責任,不幫。

婆婆說孩子本來就應該跟父母最親,父母才是孩子的起源,這是父母的責任,是父母把她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父母不應該把責任推給老人家,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她不幫他們,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3.我老了也不麻煩你們,我去養老院,不幫。

婆婆還說自己不幫忙照顧孩子,所以也沒打算老了讓兒媳照顧,她也不想給他們增加麻煩,所以,她也沒打算麻煩他們,她會去養老院,所以她不幫。

劉曉聽完,竟無力反駁,丈夫也覺得母親心太狠了,只好說:“媽,那我們現在這種情況,可你就不能幫一下嗎?”婆婆不出聲。

沒想到,過了沒幾天,婆婆就摔了一跤,醫生讓住院觀察幾天,劉曉跟丈夫帶著孩子去看婆婆,婆婆還是一副嘴硬的樣子,說不用他們來看,只是住院幾天而已。但是劉曉他們一走,婆婆就哭了,還是劉曉在門縫裡看到的。

劉曉不計前嫌地去看婆婆,為婆婆跑前跑後的,隔壁床的病友都說你有這麼好的兒媳真好,婆婆心裡有愧疚,終於也主動關心孫子,恢復身體後,就主動說要幫忙帶孫子。

“我不帶孫子,老了也不麻煩你們”,沒過幾天,婆婆就後悔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尤其是親人之間。

雖然說婆媳之間不可能做到親母女那樣,但是當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還是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的。

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幫助自己,在為兒子這個家付出的同時,自己也從中得到了親情和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婆媳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說兩人應該老死不相往來

該幫還是得幫,畢竟都是一家人,年輕人過得好,父母也舒心,所以在自己能夠幫忙的時候給予幫助是最好的,那到老了,自己需要兒媳的照顧的時候,兒媳也會盡心盡力,這才是一家人應該有 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