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長的要好好看看

在孩子年齡尚小的時候,人們常用“可愛、乖、調皮、聰明”等詞語去形容,這些評價沒有標準,無關痛癢。而當孩子一旦跨進學校的大門,就有了“考試”這個工具,就會用成績、分數對每一個孩子進行“定量分析”。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則被定義為“差生”,這樣的標籤一下來,很少有家長能夠淡定。

“差生”是怎麼產生的了?

發育慢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髮育有些共同的規律,比如一歲多走路,兩歲多說話,但這個規律並不精準,落實到單個孩子身上,會存在差異。比如朋友家的閨女1歲多就能清晰表達,而我家兒子兩歲才能說幾個字。到了學校,孩子的適應能力,專注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也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何況孩子們的實際入學年齡並不相同,同一班級孩子的年齡相差半歲以上都很常見。我清楚記得我上小學時,比我小半歲的表弟跟我同班,上語文課時跑到講臺上去搶老師手裡的教鞭,然而長大後的表弟特別穩重成熟。

如果孩子各方面能力較弱,家長首先應該推測孩子是不是生理發育有些遲緩。然後多點耐心,多點呵護,孩子比別人“慢”自己也很著急,家長要不斷地給孩子精神鼓勵:“沒關係,我們慢慢來,相信你過段時間就能會。”在家長的鼓勵呵護下,孩子慢慢也能追上去。

但現實中,很多家長等不起。非但給不了關懷與呵護,還會額外施加壓力。抄3遍記不住,就罰抄20遍,學到8點還學不好,就學到晚上11點。家長推著孩子,一起拼盡全力,發現效果還是不行,於是深陷絕望,忍不住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甚至打罵。長此以往,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又失去了自信,就真的成了一名“差生”。就好比一棵幼嫩的樹苗,還沒長到足夠強壯,就被狂風暴雨摧毀。

智能發育不全面的孩子。

孩子的能力體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 “多元智能理論”裡提出了8種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肢體運動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自省智能。每一種智能對應著大腦不同部位的發育情況。

國內教育界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跟多元智能類似。

然而真正能做到所有智能全面發展的孩子極少,大多數孩子都是具備幾項優勢智能的同時,也存在幾項弱勢智能。

如果孩子的“弱勢”智能恰好是“數理邏輯智能”和“語言智能”,以此對應的主要學科——語文、數學的學習會比較吃力。孩子就很可能會不幸地被定義成“差生”。

這時候家長需要努力觀察、發掘,孩子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智能(通常以興趣愛好的形式體現),如果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培育,孩子同樣可以成為在其他領域表現出色的人。上帝創造人類,不只創造了學者或科學家,還有藝術家、運動員、音樂家……以及坐在觀眾席鼓掌的人。

而現實中,當家長髮現孩子學習成績不行,會一根筋地死磕學習成績,用“學習”霸佔孩子所有的時間,斬斷其他方面的發展機會,扼殺孩子所有的興趣愛好。用全部的努力,把孩子從“成績很差”培養為“成績較差”,而孩子已經失去了發揮固有優勢的機會,同時也喪失了自信和生活熱情。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硬要以魚兒爬樹的本領,來評估它的能力,它這輩子都會覺得自己是條蠢魚。”

被過度控制和負面暗示的孩子。

有位家長向我反應,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存在很多學習上的問題,很擔心很焦慮。

我慣性地安慰她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學習能力弱很正常,要給孩子適應期。

家長說:“不,我孩子學習成績很優秀,每次考試都滿分,我擔心他是否有點過度自信,未來能否將優勢保持下去...”

這種家長不是個例,現實中有很多人,習慣性地採用負面思維,孩子怎麼做都不會讓自己滿意。考差了,覺得孩子懶笨;考好了,擔心孩子驕傲;即便孩子此刻表現完美,又焦慮孩子能不能一直完美。

這種過度的焦慮,實質上源於一種過強的控制慾。家長希望孩子的成績、情緒、身體、現在、未來……一切都按自己的設想進行,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否則就斥責、焦慮。

活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孩子,無論資質多好,都前景堪憂。

我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孩子,非常聰明,但經常故意曠課,行為不端,目的就是為了報復父母對自己的負面態度。

這樣的差生,可以說是由家長親手打造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