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這裡是菲律賓】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馬卡蒂(Makati),菲律賓最早的中央商務區、全國密度最高的國際企業與本地企業集散地,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排名第41的大都市。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馬卡蒂被包裹在馬尼拉大都會的中心地帶。北有帕西格河,與曼達盧永隔岸相望,東北鄰帕西格(Pasig),東南是達義市(Taguig),西北臨馬尼拉,西南則與帕塞市和馬尼拉國際機場毗鄰。

如此核心的C位區域,馬卡蒂並非從開始就如此幸運。在成為繁華的CBD前,這裡曾歷經幾次重大的變遷。從最初的荒野沼澤地,到西班牙人的定居地,再到今天繁華的中央商務區,無人能預見幾十年後馬卡蒂將發展成何種樣子。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行色匆匆的人流,快節奏的白天交替喧囂的都市夜,現代化、充滿活力的國際都市,跨國商務的聚集地,國際奢侈品牌雲集的購物中心——這是今天的馬卡蒂向世人展現出的樣子——從一片荒野沼澤地上崛起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

早期歷史

事實上,在16世紀西班牙傳道士到來前,馬卡蒂所在的區域只是一片4940公頃的廣闊沼澤地,由當地一個叫Lakan Tagkan的酋長統治。

1589年,這片無人問津的沼澤地被西班牙裔退休陸軍上尉佩德羅·德布里託(Pedro de Brito)以1400比索的價格從土地拍賣會上競得。幾百年後,這其中的一部分成了今天的中央商務區。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曾經的聖佩德羅·德·馬卡蒂

後來,西班牙傳教士來到這裡,建造了菲律賓最古老的兩個天主教堂——瓜達盧佩聖母教堂(Nuestra Señora de Gracia in Guadalupe),和聖伯多祿保祿教堂(Church of Saints Peter and Paul)。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瓜達盧佩聖母教堂

1670年,馬卡蒂宣佈成為獨立直轄市,更名為聖佩德羅·德·馬卡蒂(San Pedro de Macati)。

此後,馬卡蒂又歷經了從以農業為主的社區到18世紀陶器業大行其道的發展歷程。其熟練的陶藝師還受到了耶穌會神父的培訓。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16世紀的聖佩德羅·德·馬卡蒂

1851年,今天阿亞拉家族的祖先——西班牙人唐·何塞·博尼法西奧·羅哈斯(Don José Bonifacio Róxas)看中了這片土地,最終以52800比索的價格從德布里託家族手中買下了聖佩德羅·德·馬卡蒂。

從這一刻起,馬卡蒂的發展與阿亞拉家族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唐·何塞·博尼法西奧·羅哈斯

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戰敗的西班牙不得不將菲律賓全島和其他海外財產割讓給美國,這其中也包括聖佩德羅·德·馬卡蒂。

1901年,根據第137號聯邦法,聖佩德羅·德·馬卡蒂被劃入黎剎省(Rizal)。同時,包括聖佩德羅·德·馬卡蒂在內的整個帕西格河以南到蒙廷盧帕的阿拉邦地區都被劃為了美軍軍事保留區,從而建立了麥金利堡(McKinley),也就是今天的博尼法西奧堡(Fort Bonifacio)。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1910年前後,通往麥金利堡和聖佩德羅·德·馬卡蒂西端的Meralco tranvia交通線開通,潛在的商機開始逐漸顯現出來。

一些有眼光的投資者開始在這裡開設企業,這其中就包括在電車線路終點站開設的聖安娜歌舞廳(Santa Ana Cabaret)。據說,熱鬧的聖安娜歌舞廳還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歌舞廳。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聖安娜歌舞廳盛況

1914年2月28日,菲律賓立法機關通過第2390號法案,聖佩德羅·德·馬卡蒂的名字被正式縮短為馬卡蒂(Makati)沿用至今。

馬卡蒂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馬卡蒂見證了菲律賓第一個機場——尼爾森機場(Nielsen Field)的崛起。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尼爾森機場乘客排隊登機

當時的機場主要建築位於現在的阿亞拉三角公園區域內,而今天馬卡蒂最繁華的兩條主幹道Ayala大道和Paseo de Roxas大道則曾經是尼爾森機場的兩條主要跑道。

尼爾森機場在後來的二戰中幾乎被完全摧毀,被迫關閉。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阿亞拉大道和Paseo de Roxas曾經都是尼爾森機場的跑道

二戰後的上世紀50年代,滿目瘡痍的城市亟待重建。馬卡蒂的土地所有者阿亞拉家族於是抓住契機,為馬卡蒂量身制訂了一個25年的發展規劃——改造老舊商業中心,創造就業,把馬卡蒂打造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理想的工業中心。

規劃還強制執行所有地塊和建築的建造標準,規定建築物至少要有六層樓高,必須有電梯和中央空調,並要預留一定比例的空地用於停車。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54號舊公路是今天EDSA大道的前身

幾年彈指一揮間,伴隨著第一批寫字樓的建成,馬卡蒂的房地產價格開始飛速增長。福布斯公園、Urdaneta、San Lorenzo和Bel-Air等一批住宅社區也在此後相繼落成。

當年的麥金利堡(Fort McKinley)被更名為Fort Bonifacio,成為為基地工作的軍人家庭建立的七個社區定居點之一。

而Bel-Air則是主要為了滿足菲律賓航空飛行員的需求於1954年建立的住宅社區。當時的售價為會員飛行員15比索每平米,其他會員30比索每平米。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馬卡蒂Bel-Air

60年代後期,馬卡蒂已轉變成為菲律賓的金融和商業之都。毗鄰馬尼拉的優越地理位置,還使其成為主要的國家和國際公司的工業樞紐。

也正基於此,1962年新市政廳在J. P. Rizal大道建成,幾英里之隔的舊市政廳後來被改造成了城市博物館。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1960年的馬卡蒂市政廳

此後,阿亞拉家族又在馬卡蒂建起了現在的阿亞拉購物中心(Ayala Center)。

1969年5月31日,馬卡蒂醫療中心(Makati Medical Center)正式向公眾開放。這座至今仍發揮著重要醫療作用的醫療中心在當時曾是菲律賓最先進、世界一流水平的醫院。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1969年的馬卡蒂醫療中心MMC

1975年,馬卡蒂和奎松市、聖胡安、帕西格、曼達盧永、帕塞、拉斯皮納斯、蒙廷盧帕等十多個城市從黎剎省分離,正式成為國家首都區(NCR)的一部分。馬卡蒂從此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1975年的馬卡蒂

1983年8月21日,反對派議員貝尼尼奧·阿基諾二世(Benigno Aquino Jr.)遇刺身亡事件引發了大規模民眾抗議遊行,馬卡蒂成為反對費迪南德·馬科斯獨裁統治的抗議中心。

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達到高潮,馬科斯政權被推翻。他的政治對手和繼任者,阿基諾二世的妻子科拉松·阿基諾成為菲律賓第十一任總統,並隨後任命傑約馬爾·比奈(Jejomar Binay)為馬卡蒂代理市長。

兩年後的1988年,比奈正式當選馬卡蒂市長。並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裡,見證了一批批摩天大樓的建成以及整個馬卡蒂區域的商業鉅變。

1992年,菲律賓證券交易所在阿亞拉大道上建成。

2000年,馬卡蒂再次見證了曾是菲律賓最高建築、現第二高度的辦公大樓——菲律賓交通銀行大樓(PBCom)、2012年Gramercy Residences(現菲律賓第四高度)、2017年Trump Tower(現菲律賓第三高度)等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美國總統特朗普名下公司曾持有Trump大樓股份

馬卡蒂的今天

今天的馬卡蒂仍是菲律賓最重要的中央商務區和發展中樞,持續的開發以及CBD內外其他項目的開發,確保了馬卡蒂將繼續成為新進入的跨國公司、甚至初創企業的熱點地區。

From Grass to Class(從草根到階級)。從一片荒野沼澤地到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對菲律賓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再次證明了,馬卡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從“草根”到“階級”的蛻變史。

你不知道的馬卡蒂——荒野沼澤上崛起的中央商務區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這裡是菲律賓】

本文為這裡是菲律賓原創文章,盜文必究!這裡是菲律賓,為您講述一個有溫度的菲律賓。

#菲律賓# #馬卡蒂# #阿亞拉# #中央商務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