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且節日當天的各種民俗活動豐富多彩,自古以來都有“端午插艾”的說法。艾草是端午節日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實,在古代還有一個與艾草息息相關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背景發生於唐朝末期,當時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百姓窮困潦倒,因此一開始地方農民紛紛起義,後來起義軍範圍擴大到全國地區。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被稱為黃巢起義,顯而易見,黃巢是這次起義活動的領導人。雖然作為起義軍的領袖,但歷史上人們對他的評價一直眾說紛壇。這場起義可以說是唐繼安史之亂後的又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破壞力巨大的動亂。黃巢作為典型的農民起義家,後來建立了大齊政權,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在晚唐時期,百姓只要聽到黃巢起義軍,便個個聞風喪膽,十分恐懼。當時,起義軍在進攻中原地帶時,恰好是端午,百姓聽聞黃巢大軍要來紛紛連夜跑路。朝廷官員為了牽制住起義軍的力量,想法設法的從各個方面給起義軍制造困難。

他們向百姓傳播起義軍無惡不作,見人就殺的思想,甚至還向外宣揚起義軍吃人的惡鬼形象,因此百姓只要聽聞黃巢大軍,變嚇得紛紛逃跑。黃巢帶領軍隊進攻中原,所到之處皆無人煙,黃巢感到十分奇怪,於是派遣手下去仔細調查一番。黃巢的這個手下是個醜汗,但卻是他的得力謀士。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社會動盪,戰亂不休的年代,男人都被抓去充軍,只留下家中婦孺小兒。她們手無縛雞之力,在聽到黃巢大軍馬上要進攻後,紛紛帶上行李逃難。在眾多逃難的婦人中,有一位婦女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孩子稍大一些,另一個孩子剛剛學會走路,但奇怪的是她將稍大一些的抱在懷中,而剛學會走路的那個幼兒卻跟在她後面步行。這一幕場景正好被醜漢黃巢派遣的手下看到,他為了掩人耳目,喬裝打扮成算命先生,眼前的一幕讓他覺得,此事必有蹊蹺,於是他便問這個婦人為何這樣做。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婦人的一番解釋讓他對這位女性深表敬佩,原來跟在她後面步行的這個年幼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而抱在懷中的是她大嫂的孩子。逃難的時候,她的大嫂因病去世,將孩子囑咐給她,因此她才會有如此舉動。黃巢手下聽後感動不已,在兵荒馬亂的困難時期,作為一位女性竟如此忠義,實在讓人佩服。他告訴這名婦女已經不需要逃難,在家中門前插一支艾草便可平安無事的過端午了。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這位婦人聽到他的話後,選擇相信了他,於是帶著孩子回到家中不再逃難,她回到家後,在家門前插了一隻艾草。當黃巢大軍經過時,看到門前插有艾草的人家,他們不僅不會闖入家中,而且還會派郎中給百姓看病。如此一來,百姓紛紛效仿,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插有艾草來躲避禍亂,因此端午節日插艾草的習俗便一直流傳下來。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自古以來都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說法,黃巢的這位手下簡簡單單的一個謀略,便收穫了民心。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不乏農民起義,尤其是國家吏治千瘡百孔,吏治腐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階段,發生起義的幾率更大。饑荒,矛盾等一系列尖銳的問題導致統治者已無力鎮壓風起雲湧的農民暴動。

婦女逃兵災,懷抱大孩卻讓幼子步行,醜漢看到後稱:此事必有蹊蹺

農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可以稱為一部革命史,歷朝歷代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幾乎都是改朝換代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