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看到题目,估计有不少人就等着看笑话了。大多理由是,书法,你懂么?

我想反问,你真懂?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吴道玄(子)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受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由此不难看出,“书画同源”一说由来已久,这一思想主张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中国书画的协同发展。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上题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更是将书画同源这一主张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和之前的观点相比,不仅高度空前,而且也更加具体,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书法强调书写者的笔力,而绘画注重线条的表达,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简而言之,也就是执笔者对毛笔的掌控能力,手为心使,心手合一,进而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所要表达的意象。而所谓画画时的某某处用篆书,某某处用草书,某某处又用楷书,个人觉得只是一种习惯使然,并非有意为之。大家都知道以书入画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书法家吴昌硕,终生临习《石鼓文》,寒暑不辍,极为擅长大篆,笔能扛鼎,而其笔下无论花鸟还是山水,都笔力雄浑,极富金石韵味。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可从古到今,能以书法传世的一流书家可谓寥若星辰。书法对于绝大多数古人来说最大的功用莫过于实用性,日常生活记录,文学创作,书信往来,抄写经书,楹联牌匾乃至墓志铭等等。在古代,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寻常老百姓和书法的距离那真不是一般的远,无论是知识(识文断字) 普及性还是书写工具的稀缺性都阻碍了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在民间的传播。古人有敬惜纸字这一说,除了反映出对知识对文化的敬仰之外,也还有对书写工具的珍视之意。现在搞书法或玩画画的,丈二尺幅对他们来说都算小儿科,要放在古代,那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古代书家或画家,能流传下来的作品,不要说丈二,就是六尺大小的都极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此不难想象,面对来之不易的帛简,绢素和纸墨,落墨之时,如何又能不深思熟虑,心里必然是满满的恭敬和虔诚。是以古人笔墨,常常有片纸尤珍之说。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如果不经过反复的推敲,精心构思,岂会轻易下笔。其实大家可以回过头去看看宋元时期的一些山水花鸟小品,不难感受到古人作画时的苦心经营,方寸之间,壁立千仞,碧波万顷,烟云变幻,气象万千,若非以狮子捉象之力,殚精竭虑之思,岂可为之。

所以这就有了我对如何才能画出一幅好画的第一个观点:具备虔诚恭敬之心,敬畏天地,道法自然。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看网上大多数评论中国画的,三句得有两句拿书法说事,比如,多练练书法再画吧,书法不行线条不过关,中国画是用写的而不是画,诸如此等言论真是数不胜数,大有甚嚣尘上之感。记得之前有时候看了这样评论,总忍不去翻看该人的一些评论和个人发布的书画作品,说实话,感觉真是离谱得很。其实不只网上如此,很多国内书画期刊专业搞书评画评的也大多如此,比如评价或介绍某某人的画作,总是会加上什么书学魏晋,遒劲洒丽,苍拙古朴,恣肆而不逾矩,高古雄阔,深得古人三味,等等一大堆生搬硬套的行话,套词,估计自己都懒得看第二遍,其实讲了一大堆,实则不知所云,苍白乏力毫无生命力可言。书法好了,画自然而然就好,所以画是不需要做过多评价的。说实话,这种逻辑真是让人无语。

书法原本就是基础,可是如果过分地强调书法,而忽略掉绘画主体自身的意义,我觉得这就有点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了。


古人强调以书入画,以书入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吗,我看未必


先不说书法与画画之间的关系难以厘清,单书法本身的优劣好坏就很难说得清,更不要说谁能说服谁,更何况在这个丑书当道,搞书法像玩杂技的年代。

个人觉得,对绝大多数书画爱好者来说,无论书法还是绘画,修身养性为要,舍此的它求,离道远矣。与其争论孰是孰非,优劣高下,倒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古人的作品,或磨墨理纸,走上几笔,或许舒心惬意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