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十高鐵通車時間臨近,十堰正在做這些準備!

“從十堰到武漢坐動車要4個小時,年底坐高鐵不到2小時。”常到武漢出差的十堰市民老蔡充滿期待。

隨著漢十高鐵通車日子臨近,十堰旅遊也必將迎來騰飛。

“遊客量可能井噴。但同時,遊客的選擇度大增,‘用腳投票’趨勢更加明顯。”十堰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邊疆表示,如果疏忽旅遊主題周邊產業的完善和挖掘,缺乏深層次的主動吸客條件,極易出現遊客“過而不入”,“目的地”淪為“過境地”。

漢十高鐵通車時間臨近,十堰正在做這些準備!

十堰旅遊資源豐富

面對高鐵旅遊時代還要做哪些準備?

形勢“逼”人 高鐵是把雙刃劍

2010年,武廣高鐵開通,龔飛雪在廣州工作,體驗過3小時的“貼地飛行”,“早上在廣州喝早茶,中午到武大看櫻花。”現在,龔飛雪是鄖陽區虎嘯灘4A級景區負責人,對於漢十高鐵,她寄予期望:“早上在武漢東湖晨跑,中午登武當山。可達性與便利性的增加,將讓十堰吸引更多遊客。”

漢十高鐵長399公里,連通武漢城市圈與襄隨十城市群,串聯黃鶴樓、炎帝故里、古隆中、武當山等名勝。數據顯示,漢十高鐵沿線區域旅遊收入佔全省70%。

“漢十高鐵開通後,武漢到隨州半小時,到襄陽一小時,經過城市這麼多,想留住遊客,並不容易。”邊疆表示,高鐵時代的旅遊是快旅漫遊:旅的時間減少,遊的時間增加。

遊客對旅遊目的地選擇範圍更廣泛,消費理念將發生改變,“以前,一些遊客‘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現在,更多時間花在景區遊覽,對景區服務質量、產品供給提出更高要求。”

高鐵沿線區域旅遊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一些城市在配套服務和管理方面的問題隨之凸顯,弱者可能出現高鐵經濟所帶來的負面“虹吸效應”。“高鐵是把‘雙刃劍’,我們要時時保持如履薄冰的態度。”邊疆說。

形勢“急”人 軟硬件還需補課

標識系統缺乏統一、規範;

部分設施陳舊、破損;

遊線沒有合理規劃

講解服務簡單

……

8月初,十堰市文旅局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28家3A級以上景區進行體驗式暗訪。暗訪組對照國家標準,重點對景區環境、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廁所、標識系統、講解系統和景區管理服務現場查驗。“對照高鐵時代的旅遊需求,很多軟硬件還需補課。”邊疆說,“例如,

高鐵站到城區、景區能否一站式換乘,在高鐵列車上能否增加沿途景點介紹,景區的接待、服務水平是否達標等,需要做大量工作。”

邊疆曾到上海、杭州多地考察,這些城市的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十分完善,遊客下高鐵,馬上就能獲取大量一日遊、兩日遊產品信息,“遊客只用做選擇題,其他都由景區解決。我們現在還缺少這樣的機構和服務。”

時不我待,十堰各景區正紛紛行動。

鄖西上津鎮投資過億元,修復古城牆、打造古鎮一條街;

竹山太和梅花谷開發梅花香包、山藤花籃等旅遊產品,彰顯景區特色;

丹江口大明峰打造5A級綜合性生態文化旅遊區。

去年7月至今,虎嘯灘景區閉園改造,從景區公路提檔、遊步道休憩、遊客中心和賓館升級到員工培訓。此次升級投資1000多萬元,以最好的狀態迎接高鐵大考。

形勢“喜”人 文旅產業快速增長

王永國是鄖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負責人,景區新入職10名研學導師和12名地質公園講解員。“景區具有一定專業性,可以發展研學旅遊,所以先從提升人員素質開始。”王永國介紹,從一日遊到五日遊,景區設計多條線路,滿足不同遊客需求。

邊疆表示,快旅慢遊新模式下,景區要細分客戶,針對性地搶佔市場,“觀光,研學、康養、體驗等都能做很多文章。”

十堰旅遊資源豐富:

武當山是道教聖地,養生與古建群是上佳賣點;

丹江口水庫是北方“水井”,在這裡,可以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追根溯源;

竹溪茶文化歷史悠久,

鄖西、鄖陽山清水秀,

主城區是東風公司發祥地,工業鄉愁濃縮十堰的城市記憶。

據介紹,十堰文旅局已初步擬定4條重點線路

武當山-青龍山-鄖西

武當山-房縣野人谷-竹山女媧山-竹溪龍王埡

武當山-丹江口大壩-太極峽

武當山-張灣東風基地-茅箭民宿

將建設6個城區遊客集散中心,出臺相關獎勵政策,並通過首屆荊楚鄉村文化旅遊節、央視第三季《魅力中國城》等平臺,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目前,投資50億元的歡樂世界、40億元的漢水九歌等文旅項目正全力推進。今年上半年,十堰文旅產業共簽約項目35個(金額364.8億元),落地項目30個(到位資金33.19億元),兩項數據均排名全省第一。

期待十堰高鐵時代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