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方得網原創

近日,一股卡車要漲價的“風”刮來:不管是企業還是專家,都在給消費者吹風:零部件漲價,人工成本上升,卡車供不應求,漲價都在情理之中。

方得網在此,想對整車以及零部件企業喊一聲:欲漲價,請慎重!

下面就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闡述。

經濟學原理:跟跌不跟漲

經濟學中,有個著名的斯威齊折彎定律(也稱斯威齊模型),用以解釋寡頭壟斷市場上所存在的價格剛性現象。

斯威齊模型指出,當一個寡頭廠商提價時,其競爭對手並不提價,以保持市場份額;但是當一個寡頭廠商降價時,其競爭對手也降價,以避免市場份額減少,由此形成“折彎”的需求曲線。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圖說:斯威齊模型, 縱軸P為價格,橫軸Q為數量

斯威齊折彎定律,說的簡單點,就是“如果在市場中,你降價,你的競爭對手就會跟你一起降價;但是如果你漲價,競爭對手並不會跟進,你的份額就會減少。

斯威齊是美國的經濟學家,他提出的上述理論既是他對市場經濟規律的總結,也在其後的經濟活動中得到了印證。

即使壟斷 漲價也會降低銷量

斯威齊定律針對的是寡頭市場。如果有人說,我的產品差異化很大,或者在細分市場,處於壟斷地位,那麼漲價還會失去份額嗎?

答案是肯定的。根據供需定律,即使在壟斷市場,商品價格提升,也會導致需求下降。比如汽柴油市場。中國汽柴油高度壟斷,即使如此,油價高,消費者就會減少汽柴油使用量;油價低,則相反。不過,由於壟斷性,因此,汽柴油價格上漲會減少銷量,但是不會減少中石油中石化等份額。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圖說:需求曲線。縱軸P為價格,橫軸Q為數量,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至於完全競爭市場,這個市場假設商品沒有差異性,市場充分競爭,那麼任何漲價行為,都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其他品牌商品。

可以說,不管是何種競爭形式,價格上漲都會導致降低銷量。而在類似卡車這樣的寡頭競爭市場,提升價格,不但會降低銷量,更會降低份額。

漲價不但失去份額更可能失去人心

疫情後商品漲價,不但會失去份額,更或許會失去人心。比如,前一陣,海底撈漲價後,被消費者公諸與眾後,引來老百姓的口誅筆伐。隨後,海底撈宣佈價格恢復。不過,恢復原價後,海里撈沒有之前的火爆了,更有消費者,表示傷心了,不再會愛了。同時,股票市場也未能給出正面的回饋,股價與疫情前相比仍然下跌了10%左右。

同樣漲價失敗的還有西貝莜麵村。漲價失了人心,即使西貝掌門人賈國龍公開致歉,但是有媒體報道,恢復原價後的西貝卻不能恢復客流量。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筆者作為海底撈和西貝的忠實粉絲,看到漲價後的菜單,也覺得很生氣。即使價格回落,傷心的筆者近期都不會去吃了。)

與海底撈與西貝做法截然相反的,則是麥當勞。麥當勞不但在疫情期間,沒有漲價,還推出了9.9元半價的麥辣雞腿堡,並且在會員日推出了半價全家桶,火爆到麥當勞訂餐小程序癱瘓,門店爆滿。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緊接著,肯德基也大力度推出了半價雞米花等;漢堡王也不甘示弱,多種半價套餐紛紛退出。

(麥當勞這一波操作,讓筆者這樣平時從來不吃漢堡包的,都成為會員,並且在週一會員日習慣性去查看優惠活動。在最近一個月內,筆者竟然吃了三次麥當勞,一次漢堡王!)

卡車可以漲嗎

也許有人會說,卡車不是海底撈,人們可以不吃海底撈,但是要跑運輸掙錢的話,就一定會去買卡車。這就回到了斯威齊折彎定律,卡車市場是寡頭競爭市場,任何一個寡頭漲價,並不會使其他寡頭跟進。漲價的後果,一定是丟失份額。

有人也許說,現在我的品牌卡車供不應求,用戶都因提不上車而開搶。我漲價了,能夠滿足最需要的用戶。即使這樣,還是不能漲價,因為卡車的可替代性很大。並且,很多品牌卡車的供給很充足。有的卡車品牌甚至還在疫情期間,推出了爆款車型,以及大幅促銷措施。

卡車要漲價?欲漲價 請慎重!

如果沒有海底撈那樣的地位,而去漲價,一定會比海底撈的現狀更慘。另外,根據斯威齊折彎定律,如果漲了價,發現其他家沒有跟進,而丟失了份額的話,再降到原來的價格而想恢復原來的份額,這也是不可能的。漲價,沒有企業會跟進,再去降價,一定會有企業跟進。這時,即使降到了原來的價格,卻不會再有原來的份額,即使降的更多一點,也不一定有原來的份額。而且,漲價一定會傷害經銷商和一些老客戶的心。

漲價沒撈到好處,又丟失了人心,何苦呢?

所以,儘管疫情帶來了輪胎、橡膠件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企業必須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勞動生產率,資金週轉率,降低浪費等,而決不能漲價(產品升級除外)。

越是在這個時候,越可能會有企業降價,或者推出爆款,就像麥當勞。所以,卡車企業,就不要動如何漲價的腦子了,好好研究如何降本增效,如何促進產品服務提升,這才是正道。

蘋果都推出3299的SE機型了,想漲價的企業醒醒吧。

如果有企業覺得不漲價是死路一條的話,那麼漲價會讓“死”來的更快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