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大家好!我是市妇联维权代言人鲁旸。近日,上市公司高管鲍毓明被曝性侵“养女”一案受到广泛关注,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在犯罪嫌疑人和司法部门时,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那些被性侵的未成年人和受害者家人,如何才能走出阴影并抚平心理创伤。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受害者应如何走出心理阴影。

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鲁旸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护理学院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民盟盟员。

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心理创伤的表现

1.受害者内心积压极大的屈辱感及愤怒和仇恨情绪。

发生性侵时,女性往往处于弱势及懵懂的状态,整个过程完全失控。事过之后在内心产生极大的屈辱感,对施害者产生强烈的愤怒和仇恨情绪。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受害者往往不愿选择报案。极大的负面情绪无处释放,往往就会指向自己。

2.受害者转而自我攻击。

如果受害者不能将自己内心巨大的负面能量宣泄释放,那么就会转而指向自己。在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是受害者会痛苦的责怪自己,比如懊悔自己当天为什么去某个地方;或者为什么听信了某某的话;如果自己没有去,就不会发生了等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自己的攻击,才是导致当事人陷入巨大心理痛苦的根本所在。当一个人不断的攻击自己,就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抑郁,二是麻木和自我毁灭。许多遭受过性侵的女性,往往会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或者处于麻木、冷漠的状态,而她们自我毁灭的方式,可能是从此不看重“性”。

3.受害者缺乏安全感。

当有人无意中触碰到受害者身体的时候,她会立刻陷入惊恐之中。许多遭受过性侵的女性,会比一般女性对身体接触更为敏感。通常情况之下身体接触代表温暖和爱,比如朋友和爱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但是对于遭受过性侵的女性来说,身体接触,往往会让其重返被害情境,出现“闪回”,从而触发恐惧害怕、愤怒和无助等情绪。

4.受害者对男性、对“性”的态度发生扭曲。

受害者会下意识地对男性充满防御和敌意,认为“性”是一件让人感到屈辱的事情,婚后很难全身心放松地投入到夫妻生活中。这样的状态会使她们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常常产生强迫症状和焦虑情绪,导致长期心理不健康。

5.受害者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受害者往往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被毁了,什么都完了。这和大多数人对待“性”的态度有关系。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分强调贞洁的重要性,很多女性包括受害者的家属都受到这样的影响。

如何抚平心理创伤

面对受害者,我们该如何去帮助她们走出心理阴影呢?修复创伤的关键,是受害者能否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那里获得更多支持。在事发当时或72小时内,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受害者的“情绪危机”,主要做法包括接纳、共情及支持等。

首先是接纳。我们可以通过言语,比如说“我们相信你”、“这不是你的错”等之类的话来减轻受害者的自责心理。也可通过非言语行为,如倾听、保持眼神交流等,表达接纳的意思。

其次是共情。可以说“我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感到伤心”,“你肯定吓坏了”等之类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同理心。也可以通过帮助擦眼泪、联系亲人、帮助穿衣等方式来表达同情和关心。

然后是支持。可以请求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精神科医生,通过他们的帮助来减轻负面情绪、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变不合理信念等。同时,向她们传授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巧,如不要单独行动以消除安全隐患;遭遇性侵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受害者了解心理康复的过程,让她们知道心理康复与躯体康复一样重要,她们可以得到医疗、法律、心理援助等全社会的帮助。

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健康家生活|你需要知道的心理知识(十四)

维权驿站|向儿童性侵说“不”

健康家生活|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一起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

战“疫”有法|市巾帼法律专家顾问团护航企业在行动(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