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打造後花園 主動融進大灣區

平南

打造後花園 主動融進大灣區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平南訊 (記者/唐正芳 通訊員/張 思 莫新雄)4月18日,記者在平南縣大成工業園區世紡集團項目建設工地,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100多名工人、技術人員正在硬化8米寬的入園道路,給工人宿舍樓打地基、安裝水電管網……自去年8月,來自大灣區東莞大朗的60家毛織企業同時入駐以來,大成工業園已進入高強度推進狀態。

圍繞自治區東融戰略,平南縣發揮特有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粵港澳2小時經濟圈,重點聚集紡織服裝、木材加工、水暖五金三大產業,全力打造大灣區產業轉移的承接區。

為滿足灣區企業的用地需求,平南縣黨政主要領導身先士卒,聯繫有關部門爭取用地指標,各政府職能部門全力做好服務工作。“不到半年時間,大成工業園就由一類工業園變成三類,紡織服裝項目可順利入園。”第一批入駐工業園的企業負責人湯運強,說起入園的過程時坦言,正是看到了平南縣敞開大門迎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決心,東莞60家紡織服裝企業才決定一起抱團踏上這片投資的沃土。

東莞60家紡織服裝企業抱團落戶,迅速形成窪地效應。來自大灣區的多家企業紛紛簽約,目前已有145家紡織服裝企業簽約入駐平南。歐佳特服飾公司董事長周建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投資充滿信心:“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中國又一個紡織服裝產業中心”。

在大力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的同時,平南利用地處潯江平原的優越自然條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增效工程,打造大灣區的“米袋子”“果園子”和“菜籃子”。

在平南縣華新米業生產車間裡,記者看到,新鮮稻穀源源不斷地被喂入碾米機,經過篩選去雜、重力選糙、喧風碾米等工序後,一袋袋散發清香的大米從生產線上出廠,裝車運往廣州。

華新米業坐落於平南縣水稻主產區官成鎮,依託“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目前擁有兩條8萬噸精米加工生產線及“互聯網智慧農產品產業園”、“10萬噸優質水稻種植基地”等生產基地,年可生產、加工優質稻穀20萬噸,是平南打造大灣區“米袋子”的重點骨幹企業。

平南縣委書記周仕志介紹,去年,平南縣成功打造石硤龍眼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2個國家級和3個自治區級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將餘甘果、大青棗、荔枝、柑桔等優質農產品推向粵港澳市場。目前平南縣擁有富硒品牌18個,打造粵港澳“果園子”前景廣闊。

近年來,平南縣已成為大灣區的副食品供應地之一,每年銷往廣東30萬頭豬苗、20萬頭生豬、200萬羽三黃雞、2萬噸富硒米精米。

隨著南廣高鐵、貴梧高速公路的通車,平南縣已進入粵港澳形成2小時經濟圈範圍,大灣區“後花園”美譽越來越響亮。平南縣歷史悠久,人文古蹟眾多,自然資源更是包羅萬象,有號稱“天然植物王國”和“天然氧吧”的大桂山峽谷、環境清幽的相思洲等美麗景點。這些青山綠水,是平南縣發展旅遊的重要資源支撐。目前,該縣編制了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著力打造“南雄北帝”旅遊品牌,發展休閒度假、康體養生、觀光體驗、文化旅遊等。2019年接待國內遊客620.6萬人次,其中從粵港澳方向來的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