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沒打過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這句話,從任何人嘴裡說出來都是笑話,唯有廣西周某人是認真的!

今天,這句話,隨著周某的釋放再次刷屏網絡。

但我想說的是——年輕人,沒打過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對家長來說,就算支持孩子們創業,也要讓他們先去打一次工。

因為,有些好處,只有打工,才能體會。

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沒打過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01、打工教人生活不易

只有打工……

  • 你才知道有比上學更痛苦的事情,叫作上班;
  • 你才知道有比學校更讓人討厭的地方,叫作公司;
  • 你才知道有比老師更煩人的人,叫作領導;
  • 你才知道有比同桌還讓人抑鬱的人,叫作同事;
  • 你才知道上學真好,學校真好,老師真好,同桌真好……

打工,真的不好!

不過,不經歷風雨,不見彩虹;不打工,不知道生活不易。

這些事情,不管家長怎麼說,不管老師怎麼教,年輕人們都不會聽的。

只有當他們去嘗試,親自去打工,他們才能理解這種痛苦,才能真正成長。

有了這份經歷,他們的人生才算完整,就算他們日後要創業,就算他們有條件去創業,這份打工的經歷也會讓他們更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未知的困難和挑戰。

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沒打過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02、打工讓人剔除學生思維

有些人就算接受了打工的苦,但卻依然還沒有改變自己的學生思維,他們還是用學校裡的那一套來處理日常的工作,比如這些思維:

1、好學生思維:在學校裡,好學生可以為所欲為,有老師“罩”著;但是,在工作裡,團隊更加重要,就算你個人再優秀,依然要遵守職場裡的基本規則。

2、應試思維:在學校裡,我們在考試前都傾向於把所有的題型都掌握,才能安心;但是,在工作裡,我們無法掌握所有的信息,也沒時間去收集所有信息,而應該在掌握七成信息的基礎上就著手去做了。

3、造輪子思維:在學校裡,我們都會獨力去解決問題,這是考試的基本機制;但是,在工作裡,我們就不能每次都自己“造輪子”了,而要學會藉助同事以前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些學生思維,是必須要剔除的,也只有在打工的過程中才能做到這一點。

周某:“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不,沒打過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03、打工讓人認識到不足

學生,即便是那些生性謙遜的學生,骨子裡也是驕傲的。

但是,只要他們進入了職場,成為公司裡的新人,他們才會認識到身邊任何一個同事都比他們要強得多,哪怕是公司裡那個最沒存在感的同事都比他們要強得多。

說實話,這種情況是最打擊人的,但也是剛走出學校的莘莘學子最需要的。只有瞭解了自己的不足,他們才能正視自己,不會再無法無天的天天叫囂著“小爺要創業”——創業,如果真的那麼容易,輪得到你?

總之一句話:只有打工,才能成長;只有成長,才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