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網貸已走過十年崢嶸歲月,經歷萌芽探索、快速發展及野蠻生長,有喜人的普惠成績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波動事件,但網貸在中國依然持續發展。
面對行業出清,無論是平臺運營者還是互金出借用戶,乃至監管層,如今走到了十字路口,沸騰十年過後,以網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探金之路又在何方?
過去,被看好
眾所周知,網貸是一個舶來品,是一個新型的類金融業務。由於中國特殊的金融環境和金融體系業務架構成為了網貸萌芽與成長的優質土壤。
而在2015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新 萬眾創業”的號召,更是催生了一大批網貸平臺,給當時的中國金融市場帶來一股活水,也迅速得到了市場及監管層的認可。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互金行業發展,平臺數量從最初的幾家增長到後來的2000家左右。
當時,人們眼睛裡看到更多的是行業的普惠價值,其風險被大大弱化。
過快的發展利弊雙擔,在相關監管制度未完善,行業規則尚且模糊的互金初期,整個行業可以用“野蠻生長”來形容,粗放式的快速成長造成平臺魚龍混雜的情況,同時也為之後的平臺暴雷埋下隱患。
現在,被焦慮
初時的隱患沒有因為僥倖在時間洪流中消弭,反而隨著相關監管路徑日漸清晰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將平臺的問題不斷暴露出來。
自今年備案消息初起,平臺暴雷事件頻出,行業動盪不安,網貸是否真的能夠幫助中小微企業補充傳統金融,引發了各層面人士的思考。而行業的持續波動,媒體的唱衰等,繼而帶來的平臺不自信、出借人不信任等問題,使行業現狀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規範健康的發展成為互金行業、監管體系及出借人的共同需求,且在行業發展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雖然行業暫時經歷了一些波動,但對於整體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其固有的優勢依然存在,中國市場依然在迫切需要著互聯網金融。
未來,被期待
之所以說被需要,取決於中國市場的現狀。研究顯示,隨著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小微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明顯拓展,小微金融長期發展呈向好態勢。然而,前進中的小微企業也面臨著其先天的劣勢——融資難。
據世界銀行2018年發佈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報告》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達1.9萬億美元,相當於2015年GDP的17%。在大力倡導普惠金融的當下,互聯網金融的存在和發展依然是必要的。
當然,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依然是金融,有金融就會存在風險,隨著加強監管的落實和科學技術的持續引入,互聯網金融首先應該保持科技創新,不斷提升自身風控能力,及時規避風險。
合規運營始終是網貸平臺發展的基礎,平臺都應按要求完成相應的合規,積極擁抱監管。合規是個長久而艱鉅的任務,鼎誠創投從2015年上線開始就一直堅守合規運營,堅持自身中介信息服務平臺的定位。隨著網貸“1+3”監管體系的落地,全面的合規整改已開啟。
行業已告別當初的野蠻生長時代,進入平穩健康發展期,出借用戶的服務需求會逐漸上升,智能獲客、大數據徵信、AI等技術在業務中的實踐,讓行業明白只有利用科技不斷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務及風險防範服務,才能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