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小A使用速讀法,每年讀書300多本,平均1天1本的速度。小E則不同,他會選擇10本書,仔細精讀,有時一個月時間還沒讀完1本書。

也許你會問哪種讀書方法更好?一天一本的速度讀書,對一本書的理解掌握程度能達到多少?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考慮一下,我們究竟為了什麼目的而讀書。

如果是為了消遣,完全可以不用考慮讀書時間的問題,因為讀書就是為了消磨時間。如果是為了蒐集信息,速讀法就是最好的選擇,衝著有用的信息而去,忽略掉無關的內容。而如果我們是為了學習知識,那就應該靜下心來,選擇經典優秀的書籍,一點點分析,以吃透一本書,為我所用為目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說:“所謂閱讀速度,理想上來說,不只是要能讀得快,還要能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要知道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速度是恰當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教你如何閱讀的經典書籍,書中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教會你如何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用不同的速度去讀一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莫提默·艾德勒與查爾斯·範多倫,艾德勒寫了這本書的第一版,而後由查爾斯·範多倫進行了大幅修編。兩位都是學貫古今的飽學之士,範多倫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並曾連續14周獲得美國益智電視節目的冠軍。艾德勒不僅主編過《西方世界的經典》,還擔任過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

接下來,用三篇文章的篇幅來介紹這本書的精華。第一篇文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①如何帶著問題去讀書,②怎樣在書上做筆記,③通過檢視閱讀找出主旨,提取框架。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01 如何帶著問題去讀書

讀書看起來是一件被動的事情,白紙黑字擺在你的面前,你所能做的似乎就是通過文字來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想法。但如果我只是被動的接受,閱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任何一本讀書方法論的書籍,都會倡導你去做一個主動的閱讀者。一個主動的閱讀者最先去做的,就是提出自己的問題。

這些問題就像是線索和目標,但你的閱讀可以有的放矢,讓你獲取到更多跟自己相關的信息或知識。

那我們應該提出哪些問題呢?作者認為主要有4個方面。

第一,主題。這本書主要論述的主題是什麼?作者是怎樣逐步展開論述這個主題的?

第二,論點。為了論證自己的主題,作者提出了哪些論點、想法和聲明?

第三,判斷。讀完一本書,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判斷這本書是不是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哪一部分有道理,哪一部分沒有道理。但在做判斷之前,你必須先要認真讀完這本兒書。

第四,關係。你要知道這本書和你有什麼樣的關係,也就是說你要去思考,作者為什麼要寫一本書去論證自己的觀點,而你又為什麼要去讀這樣一本書,這本書究竟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發,值得你進一步去思考探究。

如果讀書時能帶著這4個問題,並在讀完之後,對這4個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那這本書就不只是簡簡單單被你讀過,而是與你的生命發生了交集,成為你自身的一部分。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02 怎樣在書上做筆記

有些人特別愛護自己的書籍,捨不得標記,捨不得摺頁,讀完之後還完好如初。

然而讀過一本書之後,你沒有在這本書上留下更多的印記,那麼反過來,這本書在你身上留下的印記也會很淺。

一邊讀書,一邊標記重點,記錄自己的想法,不僅高效而且實用。

用不同的符號標記重點,我們就不再贅述了,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方法,需要注意一點就是:標記一定要重點突出。如果一本書全部被標記了,那跟沒有標記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撿重點來劃就好了。

讀書的同時拿著筆不僅可以記錄下我們的想法和問題,來對抗遺忘,還可以幫助我們集中精力,更高效的閱讀。

與此同時,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一本書空白的部分,比如一本書最前面和最後面空白的兩頁。

比如讀完一本書之後,在前面的空白頁上記錄一本書的大綱,先寫了哪個部分,又寫了哪個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了哪些要點。你還可以記錄你自己的索引,與書中具體概念有關的問題,還可以記錄下與某個主題相關的問題和觀點。

就此,作者提出了三種記筆記的方法:結構筆記、概念筆記、辯證筆記。

結構筆記就是一本書的大綱框架,幫你梳理整本書,從整體上把握一本書。概念筆記就是與具體的細節和概念相關,比如書中涉及的關鍵詞“閱讀”,作者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了哪些不同的含義,把這些重要的含義記錄下來。而辯證筆記與某一個主題相關,記錄的就是這本書中與主題相關的論述和觀點。

我會在後面的文章中詳細介紹與之相關的內容。

而通過在書上做筆記,我們才能強化記憶,加深理解。用作者的話說,就是不僅要通過購買在財務上擁有一本書,也要通過深入閱讀做筆記,在智力上真正擁有這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03 通過檢視閱讀找出主旨,提取框架

檢視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檢索著來讀,撿重點來讀,強調速度,要快速的讀。所以,檢索閱讀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粗讀略讀,但文中的檢索閱讀有還可以細分為兩個步驟:①有系統的略讀,②粗淺的閱讀。

有系統的略讀目標是尋找主旨,不管是讀書名、讀序言、讀副標題,還是讀索引、讀目錄、讀書封書腰上的出版者介紹,都要以尋找主旨為目的。

除此之外還有讀一讀與索引中關鍵詞彙有關的內文,東翻翻西翻翻的讀完這本書,重點關注一下一本書的最後兩三頁,瞭解一下作者自己總結的重點。

這樣,檢索閱讀的第一個步驟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要開始粗淺的閱讀了。

粗淺的閱讀也有目標,他的目標就是讀完讀完這一本書,忽略其中你不能理解的部分,只關注書中可以理解的部分。

當然,這樣讀書不可能達成對一本書的完全理解。但這樣一遍粗淺的閱讀,卻有助於你重讀時增進理解。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每一遍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進益。

而這樣的閱讀,也可以避免因畏難而放棄,太糾結於困難的部分,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更多收穫的機會。只有讀完,一遍又一遍讀下去,我們才能把一本書完全消化,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因為檢索閱讀強調速度,特別為了收集信息而進行的閱讀,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讀完海量的內容,就特別需要提高閱讀速度。

提高閱讀速度非常簡單又有效的工具,就是你的手指。食指和中指併攏,順著文字一行一行移動,速度要比眼睛閱讀的速度快一些,自己的眼睛背上手指的移動,一段時間就要提升手指的速度。這樣堅持練習下去,你的閱讀速度就會比之前提升2~3倍。

通過檢視閱讀,你就可以回答第一部分我們說過的4個問題中的前兩個,有關這本書的主題和論點。

並且,你還可以在通覽全書、研究目錄的基礎上,自己總結出整本書的大綱。

你自己的大綱未必要跟作者的寫作體系完全一致,也不必關注細節,但必須要全面,不能遺漏重要的部分,必須是你對這本書的總結梳理。

《如何閱讀一本書》:速讀法與精讀法,我們該如何選擇?

好了,瞭解了這些,你就知道一個有自我要求的閱讀者,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並能在提高速度的完成檢視閱讀,找到一本書的主旨,並提取出一本書的框架。

但有些書,特別是經典的能夠增進你的理解,擴大你對世界認知的書籍,只是匆匆瀏覽就太過暴殄天物了。一本好書,值得你細細品,慢慢消化,也需要真的下足功夫,才能做到完全理解。

下一篇文章,我們就跟作者一起來學習,如何進行分析閱讀,將一本書完全吃透,化為己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