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隆里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西南边沿,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是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在这个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心地带,隆里却是汉人族群,明代囤军后裔。

隆里,原名井巫城、龙标寨、龙里,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为镇压古州吴勉起义,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同时兴建古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这些来自苏皖浙赣的人们,多年来一直坚守着先祖们的生活习惯,完整的保留了江南的生产生活方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隆里有极具徽派建筑特色的旧江南民居,一溜的马头墙,交叠的古屋,灰白砖小青瓦。檐墙之上的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笔画看似随意勾勒,却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民风的温婉典雅。屋檐出水向外挑出30厘米,采用“双重脊檐”形式。宅基均高出地面 1 米,房屋之间相对排列整齐有序,每家每户前均有清一色的几阶青石台基排列,大门上挂有标志着屋主籍贯、身份的匾额,如“关西第”、“科甲第”、“洛阳第”等,妥妥的大户人家的气派。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古城内部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至今城内格局依然完整如初,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街道20余条,全用鹅卵石铺成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城内以千户所衙门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三面分别开三条主街,街巷交叉以“丁”字街道结构作为主要轴线。寓意“人丁兴旺,城池永固”。城中的三条主街又分出六条巷道,街巷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此正为当地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格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古城蜈蚣街全长93米,宽8.5米鹅卵石铺就成一条巨大的蜈蚣图案。蜈蚣头朝上(观音堂),脚朝下(南门口)蜈蚣背宽2米,脚长2.5 米,共56只脚。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隆里古城有72姓,72 口水井。“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古老的街道和门楼弥漫着浓郁的沧桑感,600年前,他们是异乡人,600年后,他们仍固守着汉家文化。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结束不与外人通婚的历史。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最能体现坚守的“花脸龙”,是一种舞龙与戏曲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跟其他地区舞龙全是男性不同,花脸龙的龙头是女性,队员中也是男女都有。而随着现代人们对节日益淡化,简化,这种古老的表演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或许有一天就只能从以前留下的影像中观看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因做梨花赋被降罪,被贬隆里。写下了有名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诗仙李白伤怀不已,深情遥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王昌龄的隆里经历,丰富了古城的人文蕴涵,隆里先后建立了龙标书院,王昌龄池,状元祠,状元桥等以作纪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隆里明清时期的寺观较多。有城中十一庙, 城外五座庵,各街中都建有寺庙。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脸龙”600年的汉家固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