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衝刺高考!-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不負韶華,衝刺高考!

認真學習的高三學生們

比往年遲了2個多月,4月20日,西青達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初三、高三畢業班所在學校正式復課開學,學生們終於回到了熟悉的校園。楊柳青一中500名高三畢業生在學校和老師們的保駕護航下,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備戰7月份的高考。沉寂的校園裡,又恢復了朝氣蓬勃的景象。

熟悉的校園又回來了

早上6點,楊柳青一中高三(2)班學生佳佳的鬧鐘如約響起。雖然已經復課開學多日,但她還有些小激動。

出門前,爸爸和平時一樣,幫她測量好體溫,一切正常。然後,他給閨女打氣加油:“好不容易開學了,咱要珍惜時間,好好努力!”家離學校很近,她騎自行車用了五六分鐘就到了。校門口同學不太多,待老師為佳佳測量好體溫,確認正常後,她排隊經過入校通道,有序進入教室。今天,她是班裡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隨著到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學校西門設有5條入校測溫通道,5名教師手持額溫槍為學生測溫,還有工作人員在校門口維持秩序,提醒到校學生:“請同學們按順序從通道進入,排隊時拉開距離,避免聚集。”

校門口,交警正在疏導交通,學生入校井然有序。校醫也按時到崗,以隨時應對突發狀況。約30分鐘後,500名高三學生完成入校,未發現異常情況。

學校“硬核”的疫情防控措施,也讓不少家長“把心放到了肚子裡”。家長張學清送完孩子,在校門口停留了許久。她說:“假期裡,我們通過校信通、釘釘群、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關注學校的復課開學和疫情防控準備。這幾天,我親眼看到學校細緻入微的安排,作為家長我很放心。雖然說網上授課教學進度也都能跟得上,但畢竟還是線下師生有互動更好,孩子和我都特別高興。”

7點20分,學生們已經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同學們,早!”“老師早!”開學以來,楊柳青一中高三畢業班在清晨師生的問候聲中,準時開啟晨讀。作為首批覆課開學的師生,這一聲“早”字別有意味。

“聽見這樣簡單如常的問候讓人感到親切,我們熟悉的校園又回來了。”該校校長馮克文說,“實行錯峰出行、小班教學、定時消毒、按時測溫,不論學生、老師還是家長,都很快適應了防控措施下的學習生活,校園恢復了教學秩序,家長們感到放心,學生也感到安心。”

掛圖作戰 疫情防控不得馬虎

春季開學,對於建校76年的楊柳青一中來說,應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面對特殊的2020年春季開學,全校上下卻像是在作戰。“對於這次復課開學,我們不僅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復課開學前線指揮部,還把學校分成了東部、西部、南部、北部四個戰區,實行‘掛圖作戰’。”馮校長一邊指著牆上的《楊柳青一中疫情防控復課開學四大戰區作戰圖》,一邊向記者介紹,“西部戰區是主戰區,分為西門陣地和西樓陣地,這兩塊陣地分別關係著全部高三學生入校卡口健康檢測以及399名學生的教育教學;北部戰區則包括食堂陣地與宿舍陣地,涉及全體高三年級師生的安全飲食與100多名住校生的學習與生活安全;東部戰區位於學校綜合樓,關聯著另外101名學生的教育教學;南部戰區,位於校南門,負責教職員工上下班出入校園、遲到學生入校以及外來人員來訪。我們每個戰區都有指揮,每個指揮負責若干指揮點位,每個指揮點位上都有專門負責的教職人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學生從站到學校門口時、走進教室、課間活動、打水如廁、吃午飯一直到放學走出校門,都有著明確的路線和順序。就連家長接送孩子,也有著清晰的路線。從上學到放學,每一個環節都很細緻全面。

看著圖上彎彎曲曲的路線、顏色鮮明各異的區域、密密麻麻的負責人姓名……這些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密實的疫情防控網。

高三年級共13個班,有500名學生。學校西門道路總長296.4米、寬9米;從崇文道經過的私家車有78輛,潤楊道方向通道實際通過242人……馮校長一口氣說出這一連串數字時,沒有絲毫停頓,因為這些已經全部刻在了腦子裡。他告訴記者,繪製出這樣詳細的作戰圖,得益於全校教職工一次次地針對學生復課開學相關情況的摸底工作,底數清了,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下去。

除此以外,該校口罩、額溫槍、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物資儲備充足,各種防控措施也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細化完善。他們針對教學區、食堂、宿舍等各區域,制定了嚴格的消殺制度。同時,還製作了10餘個復課開學疫情防控相關的培訓視頻,每週針對師生、家長進行疫情防控培訓。在此基礎上,還開展了3次復課開學後的疫情防控演練。區相關部門也選派人員針對學校開學後的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進行防疫指導。

“每一項措施,都是經過反覆演練調整、學習借鑑的,每一個環節容不得一絲馬虎與懈怠,時間緊迫,讓學生全身心地備戰高考,是全校最大的心願。”馮校長鄭重地說。

新技術讓特殊時期的教學更多樣

久違的讀書聲又在校園中迴盪起來,踏實的是學生,安心的是家長,高興的是老師。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熟悉的師生做了2個月多的“網友”。“和老師同學們做了那麼長時間的‘網友’,現在可以每天見面了,這種感覺真踏實!”儘管戴著口罩,學生琳琳的興奮也遮擋不住。可是,開學之前的她可不是這個樣子。琳琳悄悄對記者說:“在家雖然可以上網課,也能通過釘釘、微信跟老師交流,但是學習效率上不去,有些焦慮。現在,終於開學了,看到熟悉的一切,我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學習效率也高了很多。坐在教室裡,整個人都踏實放鬆了,也不怎麼焦慮了。”

據瞭解,楊柳青一中高三年級教學採取小班制,13個班分成了26個班,每班不到25人。雖然班裡人數“縮水”了,但是老師的教學質量卻沒有“縮水”。該校黨辦主任馬福凱既是高三(2)班班主任,也是一名語文老師,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教課並且擔任畢業班的班主任,對他來說是一次挑戰。馬老師對記者說:“沒有復課開學以前,我們也是停課不停研,停課不停考,一切都是按高三正常教學安排進行。我們在網絡教學的同時,根據學生及家長針對網絡學習的反饋,及時調整計劃,在此期間還組織開展了2次‘送考入戶’活動,我們把每一份試卷都送達學生家長手中,這樣我們可以按教學進度瞭解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

在那段只能與學生網上相見的日子裡,學生在成長,老師們也在更新自己的“技能”“裝備”。馬老師也是其中之一。他從一開始的網絡“小白”變成了可以熟練切換各種視頻平臺的網絡“主播”。“我都快50歲了,竟然還能熟練用那麼多手機通訊軟件。有的軟件功能太強大了,能直播跟學生互動,還能把講的課保存下來,學生哪裡不會還能進行回放,太方便了。”馬老師興奮地說。

復課開學以後,老師們還把這些新技術用在了新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把全年級最好的各科教師都集中起來,把精心準備的課程實現全年級聯播,每個班裡的學生通過大屏幕,聆聽講座,班裡的老師則負責答疑。這樣,各個班的學習資源得到了共享,學習效率有了提高,學習進度也能達到統一。而且,如果有學生缺勤錯過講座,還可以在相應的手機軟件中找到講座視頻,進行自學,遇到不會的問題還可以在線向老師提問。”副校長蓋玉薇介紹說。

看著學生們努力的樣子,老師們更是信心滿滿,彷彿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你看,你這道題是我昨天講的那個知識點……”馬老師在樓道里隔著安全距離,在給學生講題。“現在特殊情況,師生不能聚集。我們老師針對給學生們進行答疑也是動了腦筋。我們和每一個學生都有微信聯繫,他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我們,我們隨時進行解答。在學校,我們會把學生普遍反映的不會的問題收集起來,針對這個問題,錄成解答視頻發放到班級群裡,這樣就能統一解答了。”馬老師補充道。

春天的早晨,校園的空氣裡瀰漫著花香。陽光輕輕地漫進了教室。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講臺上的老師,時而皺眉思考,時而低頭奮筆疾書……目前,學生整體情況比較平穩,學習狀態處於適應調整階段,“五一”假期以後,他們將迎接高考英語第一次考試。

讓學生們吃得營養又安全

學生回到校園後,一日三餐的安全保障不容有失。

據瞭解,楊柳青一中結合本校具體情況,13個班的全體師生就餐分2個時段錯峰到食堂就餐。

“請第一批就餐的班級準備一下,各班主任帶領本班同學有序下樓,從各自出口到食堂就餐,保持一米距離。”11時40分,學校的廣播響了起來。不一會兒,學生們便走出教學樓,井然有序地來到食堂外,等待測量體溫、洗手消毒的隊伍人和人間隔都保持在一米以上。不僅如此,從教室到食堂,沿途有不同顏色的地面標識,指引學生分時段、分區域進入餐廳。

進餐廳前,學生完成體溫測量和手部消毒。餐廳裡,已經按照不同班級劃分好用餐區域,餐桌上,醒目地貼著每位學生的編號,一目瞭然。學生都能順利地按照指定區域和座位就餐。與以往大家面對面吃飯的方式不同,高三學生在餐廳吃飯時都一律面朝著同一方向就座,一人一桌,並且前後左右的同學都保持著安全距離,用餐時保持安靜。從學生進入食堂到離開,整個流程都有值班老師陪伴在側,不斷提醒用餐安全。

“學生們的每一餐都是經過營養專家精心搭配的,菜譜是提前一週報備,經過審核後,才會出現在學生的餐桌上的,這些飯菜營養美味還很安全。同時,為了節省時間,避免學生因就餐聚集,我們學校食堂都是在學生到達之前在每個座位上擺好盒飯,學生找到座位以後可以直接吃飯。學生離開後,食堂工作人員還會對桌面及時整理並消毒,確保第二批學生就餐的衛生安全。目前,一層餐廳73個座位,二層餐廳218個座位,可以滿足學生一人一桌就餐的要求。”副校長張彥旭介紹。

飽餐一頓,學生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陸續返回教室,迎接他們下午的學習時光。

宿舍“四人間”變成“二人間”

住校生揹著行李,更揹著希望來到了學校。學校成為了他們的第二個家,而他們的學習生活更是學校的牽掛。

曉涵是一名住校生,記者看到,在經過層層檢查、消毒後,曉涵拉著沉重的行李往宿舍樓的西樓走去。她說,行李箱裡裝的都是書和測試卷,行李箱的一角拉不上拉鍊,露出來一沓試卷。據瞭解,楊柳青一中有東西2棟宿舍樓,共有235個房間,其中男生宿舍94個,女生宿舍141個。此次高三年級共有住校生103人,他們分別住在這兩棟樓中的52個房間裡,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天都有老師、教官、校醫、宿管員24小時陪伴。

宿舍樓環境整潔,通風、消毒工作井井有條,曉涵在教官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宿舍。在宿舍裡,兩位同學的床鋪是按照對角線的方式安排,也是為了避免兩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上床下桌,空間又這麼寬敞,接下來可以在這個屬於我的空間裡挑燈奮戰了。”曉涵興奮地說道。

副校長張彥旭說,楊柳青一中實行“單向閉環管理”,教學樓、宿舍樓、餐廳都設置有“入口”和“出口”,學生們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聚集。對於住校生,學校在體溫監測、定時消毒、隨時通風、錯時洗漱、規律作息等方面也有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方案,保證住校生們在一個安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生活。

莘莘學子滿懷期望和信心奔向火紅的7月,大家躊躇滿志。在高三(9)班的學生課桌上,貼著每個學生親手寫下的高考“目標書”。“學校給我們創造了安全的學習環境,我們要努力把之前耽誤的時間追回來,爭取考出滿意的成績。”學生小凡說。

記者 蔡瑩瑩 李妍 通訊員 李慧睿

來源: 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