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武装共计15万人,号称20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安史叛乱,大唐的盛世繁华被拦腰斩断。


关于这场发生于盛世的叛乱起因,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说是杨玉环红颜祸水,导致唐玄宗怠政的,“从此君王不早朝”嘛;有说是杨国忠与安禄山将相不和的;还有说是玄宗任用李林甫等奸相堵塞言路、排除异己,导致吏治败坏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没有挖掘出这场叛乱的最深层次原因。编者认为:唐玄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均田制崩溃,失去均田制支撑的府兵制随之瓦解,玄宗为了解决兵源和国防问题,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最终导致藩镇坐大,才是这场叛乱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01、支撑府兵制运转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均田制的崩溃使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西魏大统年间(535年—551年),迫于东魏和南梁的军事压力,西魏权臣宇文泰模仿北魏八部落制度,“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创建了以“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为核心的府兵制度。


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杨坚又改革府兵制,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从此以后,府兵们平时耕种劳作,战时则从军打仗,成为一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度


隋唐时期在全国还设立了数百军府(也称折冲府)以管理和训练府兵,还规定府兵们打仗时要自备武器钱粮。府兵制在创立初期,对于隋、唐平定天下,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有一点,要想实行府兵制,就得分田地给府兵,隋唐时期实行的正是“计口授田”的均田制,没有均田制的经济支撑,府兵制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均田制是一种开始于北魏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为了增加国家税收,北魏孝文帝依照汉人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宣布全国按照人口数来分配田地,农民一旦分到土地就要承担相应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此后北周、隋、唐都沿袭这种制度。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均田制是支撑府兵制的经济基础


实行均田制有一个大前提:国家必须掌握大量可以支配的土地。国家有充足的土地分给农民,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从军打仗,才有财力自备武器和钱粮。


然而,到了唐朝中期,随着土地兼并现象越发严重,国家控制下的土地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无田可分,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形同虚设。而均田制的崩溃又使府兵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


农民分不到田地,赋税都交不起,国家还要求他们去从军打仗,还要自备兵甲衣粮,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于是府兵开始大量逃亡隐匿,以致各地折冲府已经无兵可用。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到天宝八年,折冲府已经无兵可用,府兵制彻底瓦解


到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折冲诸府无兵可交”,府兵制至此彻底瓦解。


02、府兵制瓦解后被募兵制所代替,兵将分离的局面被打破,各藩镇开始拥兵自重

“ 初, 府兵之置, 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 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 则命将以出, 事解辄罢, 兵散于府, 将归于朝。 故士不失业, 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新唐书》

府兵制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实行兵将分离。府兵们平时务农,农闲练武,一旦有战事出现,朝廷才会临时任命将领来统率府兵出征,调遣时还须持兵部所发的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验证后,才能发兵。等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各回各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将帅不会拥兵自重。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为了防止将帅拥兵自重,府兵制实行兵将分离


然而,府兵制的瓦解却打破了这一局面。府兵制崩溃后,唐政府已经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但是国家又不能没有军队的存在。而且,当时的唐王朝周边又面临着突厥、契丹、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压力。


为了解决兵源和国防问题,不得已之下,玄宗只得实行募兵制来代替府兵制。募兵制相对府兵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士兵从此成为职业军人,武器口粮都由国家提供。然而均田制崩溃后,农民大量逃亡,国家收不上来税,又哪来的钱供养如此庞大的一支帝国常备军呢?


面对唐朝的边防压力和财政困难,玄宗迫不得已之下想出了一招:先在大唐边疆设置十镇节度使,然后由各镇节度使在地方上自行筹备资粮。既然没钱给你,我就放权给你,军权、财权、监察权都下放给十大节度使。在这种政策利好下,各镇节度使把军、政、财大权集于一身,俨然成了土皇帝。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天宝十节度使


另外,由于各藩镇管辖的士兵都是靠各镇节度使募集钱粮来养活,二者既存在长期隶属关系又有经济瓜葛,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卒只知将帅,而不知有皇帝”的局面,实际上各镇的驻军都成了节度使的私属武装。


到玄宗天宝年间,十镇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他们权力越来越大,开始拥兵自重,与中央对立,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03、藩镇坐大,大唐国防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一旦出现野心家,必然会发生叛乱,安禄山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全国的军队总共不到60万,十大节度使的军队加起来却有49万人,光是安禄山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加起来就有近20万人,而内地的中央军才不到10万人,且战斗力也没法与久经沙场的藩镇士兵相比,唐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对比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而随着节度使的日益强大,藩镇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情商高会来事的安禄山


另外,募兵制虽然解决了兵源问题,但是因为招募的士兵大多都是胡人,忠诚度上存在着隐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这个意思,而恰恰安禄山就是一个胡人。


那么唐政府为什么要招募胡人呢?说到这个事情,不得不提一下玄宗朝的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主政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杜绝边将入朝为相之路,就建议玄宗任命没文化的胡人为节度使,说胡人既淳朴又单纯,作战勇敢又没有异心。


此举确实绝了边将入朝当宰相的路子,但是却为安禄山的仕途和扩张之路打开了方便之门。安禄山这个人能打仗又会来事,他时常入朝拜见玄宗和杨玉环,拉拢朝中大臣,还顺带着送点战利品啥的,哄得君臣上下一致夸他好人,于是玄宗也越发信任器重他,让他成为掌兵20万的三镇节度使。


从唐朝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解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安禄山的私人卫队:8000“曳落河”


作为一个胡人异类,安禄山同时也是一个野心家,而实力的持续壮大又不断滋长了他的野心。他表面上向玄宗谄媚,底下却没闲着。不但拉拢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结成攻守同盟,还在唐军中用胡将替换汉将,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由同罗、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壮士组成的贴身卫队,号称8000“曳落河”(突厥语壮士的意思)。


此时的安禄山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只差一个借口就可以取大唐而代之。最终,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发起了这场终结大唐盛世的叛乱。


结语:


安史之乱的发生是一种大势,也是一种历史必然。因为盛唐在均田制崩溃、府兵制瓦解后早已存在隐忧,发生叛乱只不过是玄宗后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而已。在这种大势下,安禄山只是适逢其会,他只是被动地绑在历史的车轮上向前推进,是他选择了叛乱,也是历史选择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