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格瓦拉”这个怪物,是谁制造的?


“窃·格瓦拉”这个怪物,是谁制造的?

原创:河社长

出品:猴子公社

01

这两天被“窃·格瓦拉”惊到了,现在还没恢复。

如果你还不知道他是谁,恭喜你,你的三观即将被下面这些文字颠覆。

有个姓周的年青人,宁愿去偷车也不愿工作,反复多次被抓后也无所谓,还对记者这样说: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在看守所里面的感觉比在家里面感觉好多了……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

他的这些话传开后,很快引起了网络段子手的注意。

在他们的打造下,这个还在狱中的年青人,便得了个“窃.格瓦拉”的称呼,还收获了很多人在抖音上无论怎么耍横扮丑都无法得到的流量。

4月18日是周某人出狱的日子。

据报道,他还没到家,已经有30多家传媒公司在他家等着,要跟他签约,把他包装成网红。

签约费高达200万、300万

更有人豪气喊话,愿意“年薪千万”签下他。

02

不知道你看完后有何感受。

我当时是睁大了眼睛,半天回过神来,完了很想问一句:

这个依然还在接受疫情洗礼的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这次疫情让我们经历了许多:漫长的封闭、家人的陪伴,新闻报道中持续增长的确诊、死亡病例,还有失业率……

但这一切,还是抵不过“流量至上

”的定律。

一个刚刚出狱的“网红”,还没出面便遭到了资本的追捧与争抢。

这种戏剧性极强的画面,怎么看都像是黑色电影中的片段,如今却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你我身边。

不是说坐过牢的人就不能这样,是想说在这种现象的背后:

道德的底线在消失,

流量的魅影在狂舞。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人,无论他做过什么,只要他会制造流量,哪怕这种流量会把人带到沟里去,也有资本愿意“年薪千万”签下他。

这样的一夜暴富当前,不知道还有多少青少年,愿意去绞尽脑汁地辛苦读完211、985?

不知道又有多少成年人,愿意跟着这榜样的脚步,凭几句人“惊世骇世”的俏皮话,从此翻身做“网红”……

03

流量谴责完了,忍不住开始反思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跟着流量走?流量是怎么炼成的?流量要往何处去?

归根到底,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流量的使命从来都是将公众的眼光聚集在一起。

如果没有我们的观看,没有我们的推波助澜,流量也就无法成之为流量,就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成语说的一样。

在一定程度上,流量既是我们制造的,也是我们推动的,

然后,我们就被流量裹挟着,推搡着……

走上了一条有时会共赢,有时会共输的乌合之路。

具体到“窃.格瓦拉”这件事上。

人家周某人好好待在狱中,只不过兴之所致对着镜头讲了几句奇谈怪论,如果没有我们无聊时喜刷段子消遣这种爱好,段子手们又何来动力包装和传播他的奇谈怪论?

再进一步,如果没有我们的巨量观看,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段子手们的作品,又如何能浮出水面,得见天日,

进而被资本看中,并且利用?

……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

雪崩时,

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04

最后,作为一片雪花,我想对许多的其他雪花说——

在猎奇的心态下,当你准备打开一个“审丑”的资讯时,别忘了,你这也是在变相鼓励其他资讯制造者和传播者:

“审丑”是有市场的,越能引起他人猎奇心理的越有!

诸如窃·格瓦拉这种怪物的横空出世,

从来不是一个人或一种力量能够制造的。

那些隐藏在围观人群中的你我他,都有份。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需要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搜索公众号“猴子公社”,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