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决定了男人花心?

多巴胺决定了男人花心?

神经内分泌学家发现,男女爱情,是由大脑中的3种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激发出来的。当男女初次产生爱情时,这3种化学物质同时迸射而出,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激情亢奋、无比愉悦、欲罢不能。

01.爱情激素易上瘾

心理学认为,很多男人喜欢不断结交新欢的,也有其生理原因。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群中有一种特殊的人,即对多巴胺、后叶催产素等爱情激素“上瘾”的人。这样的人,一旦体内的后叶催产素等激素水平消退,就会通过另寻新欢再次获得刺激源,从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带来的极度愉悦兴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花心﹑喜新厌旧的人。

花心的男人容易为女人动情,也容易让女人倾倒,但朝三暮四,处处留情不守情。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它通常只会持续一年半到三年。在遇到新目标的时候,才会重新点燃这种激情。因此男人花心,那是必定的。

多巴胺决定了男人花心?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不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情感的产生。

大脑中心——丘脑是人的情爱中心,其间贮藏着丘比特之箭——多种神经递质,也称为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们感觉爱的幸福。人们品尝巧克力时或瘾君子们在“腾云驾雾”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满足感,都是同样的机制在发生作用。幸好,我们的大脑能够区别彼此之间的不同。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开许多锁的万能钥匙,根据所处情景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巧克力的气味、口味告诉大脑,我们正在吃东西;情侣的体味和香味提醒大脑,我们正在身陷爱中,并促使我们进行交-配,以此繁衍后代。

多巴胺带来的“激情”,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爱可以永久狂热。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无法一直承受这种像古柯碱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所以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新陈代谢。这样一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三年。随着多巴胺的减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变为平静。在遇到新目标的时候,才会重新点燃这种激情。因此男人花心,这是必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狂热爱情的短暂而感到悲观,不是所有的人因为多巴胺的减少就会选择分手,大多数的人因为责任、诺言、情谊等等因素选择了坚守爱情与婚姻,还有为数不少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爱情注入着新的活力、新的内容,为爱情的天长地久做着不懈的努力,这是尤为可敬的,这种超越了生理期限以及科学定义的更广阔意义上的爱,或许就是我们人类身上最可贵最可爱的地方。

多巴胺决定了男人花心?

02.基因惹的祸

科学家研究还发现,具有某种基因变体的人,可能会在婚姻中遇到更多的麻烦。

研究发现,在人体AVPR1A基因上的一个被称为RS3334片段的数量,与男人究竟是“痴情种”还是“负心汉”有关。一个男人可能有两个、一个或者没有RS3334片段,而数量越多的男人,与伴侣的关系越不牢靠。据悉,AVPR1A基因就是荷尔蒙“后叶加压素”的感受体的编码基因。这种荷尔蒙与被称为“拥抱化学物”的荷尔蒙——后叶催产素有关。

神经内分泌学家发现,男女爱情,是由大脑中的3种化学物质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激发出来的。当男女初次产生爱情时,这3种化学物质同时迸射而出,让人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激情亢奋、无比愉悦、欲罢不能。

多巴胺决定了男人花心?

03.渴望被众人关注

研究发现,不懂得亲子教育的“虎父”,培养出“犬子”来。因为父亲太优秀了,他自然会对儿子有更高的厚望;也正因为自己太优秀了,他一般不会轻易地表扬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在儿时,很不幸地失去了父亲——这个在自我价值感建立过程中,最重要人物的客观评价,这会使得孩子无论在外人眼里多么光鲜,但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却很低。

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如果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成就感,就很可能通过其他旁门左道的方式,如在追女人的方面,到处花心闹出点事来,以吸引人们对他的注意力,渴望被众人关注。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