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55)

一言僨事

“一言僨事”中的“僨”(fèn)即敗壞、破壞的意思。鄭玄注:“僨,猶覆敗也。”

“一言僨事”這一成語是說:國君說錯一句話,就可能會讓事業失敗。

此語出自西漢時的商丘人戴聖編著的《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本指弩箭上的發動機關,引申指關鍵)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禮記·大學》這段話,是在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大學》認為:古代的人想要把自己的光明之德推廣於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養好自身的品德。道理就是“己不正不能正人”。國君要把國家治理好,首先自己要是一個道行高尚的人,且讓自己的家人也成為道行高尚的人,自己和家人都要做道德的榜樣。

《大學》解釋這一道理說:“國君一家講究仁愛,整個國家就會講究仁愛;國君一家講究謙讓,整個國家的人就會講究謙讓;國君一人貪暴,全國百姓就會作亂。事情的關鍵就是這樣。”文中舉例說:“在遠古時代,堯、舜給天下作出仁愛的表率,天下的百姓也就跟著仁愛。而夏朝的最後一個帝王桀、商朝的最後一個帝王紂,他們殘暴,給天下作出了殘暴的表率,天下的百姓也就跟著殘暴。”因此,君主口是心非,說的是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百姓們就不會聽從他。“所以,君子自己做到的才能要求別人做到,自己沒有這種缺點才能批評別人。如果自己身上就看不出有什麼仁愛的影子,卻要教訓別人做到仁愛,這是從來辦不到的。所以說,治理好國家的前提是管理好家庭。《詩經》上說:‘桃花多麼好看,枝葉多麼茂盛。這個姑娘出嫁,定會使全家和順。’能夠使全家和順,然後才能教育國人。《詩經》上說:‘兄弟要和睦相處。’自己兄弟能夠和睦相處,然後才能教育國人。《詩經》上說:‘自己的言行如一不走樣,才是四方各國的好榜樣。’國君自己是個好的父親、好的兒子、好的哥哥、好的弟弟,為國人作出了好榜樣,然後百姓們才會效法他。這就叫作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管理好家庭。”所以《大學》說,“平治天下的前提在於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這是因為,只要國君尊敬老人,國人就會孝順成風;只要國君尊重長者,國人就會一級一級地梯道成風;只要國君體恤孤幼,國人就不會遺棄孤幼。所以君子(這裡指國君和官員)有絜矩之道。自己所厭惡於上級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下級;自己所厭惡於下級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上級;自己所厭惡於前人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後人;所厭惡於後人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前人;自己所厭惡於在自己右邊的人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在自己左邊的人;自己所厭惡於在自己左邊的人的行為,就不再用來對待在自己右邊的人。這就叫作絜矩之道。”

“絜矩”即度量,法度。“絜”是用繩圍量,“矩”是規範,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

《禮記·大學》強調國君和各級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一言僨事”就成了成語。

例句:“家驤念典學方新,講求上理,萬一言利之臣隨聲附和,一言僨事,關係匪輕,乃力陳三弊阻止之。”(《清史稿·張家驤傳》)”

(3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