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抗戰時期,故宮國寶為防日寇掠奪,曾分南中北三路遷徙四川大後方。1938年春,北路運送的故宮國寶,經寶(雞)漢(中)公路運抵漢中存放,與漢中結下一段不解之緣。

故宮國寶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故宮國寶裝箱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王朝政府宣佈退位。紫禁城——中國皇權標誌的這座世界上最龐大、最豪華的宮殿本應全部收歸國有,但臨時革命政府擬定的《清室優待條件》規定,遜帝溥儀被允許“暫居宮禁”,即紫禁城後部的“後寢(內廷)”。臨時革命政府還決定,將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和盛京(瀋陽)故宮的文物移至故宮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1914年,臨時革命政府成立了古物陳列所。溥儀棲居宮內,一直與亡清殘餘勢力圖謀復辟,且以賞賜、典當、修補等名目,從宮中盜竊大量珍寶文物,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織攝政內閣,修改對清皇室優待條件,將溥儀逐出宮禁,接管了故宮。同時成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負責清理清皇室公、私財產及處理一切善後事宜。

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正式開院,經歷了民國亂世,至1928年10月,迎來了所謂的“鼎盛時期”。但好景不長,不過3年,故宮國寶厄運降臨。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強佔我國東北後,不時在長城外製造事端,大有隨時入侵平津之勢。北平一旦淪陷,故宮博物院不是遭戰火破壞,便是館藏珍寶被劫掠。出於保全國寶的考慮,故宮博物院理事會向政府遞交報告,擬將國寶南遷上海,並通過了6萬元費用預算。行政院批覆核准,理事會於是開始了南遷的準備。理事會還做出議決,南遷以故宮精品為主。確定了這一原則後,從1932年秋開始登記、裝箱。為不使運輸過程中振動碰撞而損壞,工作人員拜古董商為師學習包裝技巧。每裝好一箱,即貼上封條,寫上編號。

歷時半年,裝箱完畢,共計19557箱。

當時故宮準備南遷的珍寶,計有書畫9000餘幅;瓷器7000多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多件;玉器無數。寶貴的文獻就裝了3773箱,包括皇史宬以及內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檔案和明、清兩朝帝王的實錄、起居注等,還有太平天國的檔案史料。其中一套內閣大庫檔案紅本,是清乾隆五年起到光緒二十四年止,中間沒有間斷的歷史文獻。另外還有四庫全書以及各種善本、刻本。貴不可言的是一本《陀羅尼經》五代時刻本,它是當時國內發現的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刊印於公元975年,是杭州雷峰塔倒塌後在塔內發現的。文物中最笨重的是國子監的十個石鼓,這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刻,上面刻著戰國時代的故事。這些石鼓以其被發現時的地址、朝向命名,稱為“陳倉十碣”或“岐陽石鼓”,是在唐朝初年發現,後來被金兵劫掠到北京的。

國寶南遷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山海關

1933年1月1日,日軍進犯山海關,3日,山海關淪陷,平津風聲鶴唳。時不待人,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計劃啟動。故宮國寶於是年2月6日開始分批南遷,當時分為三路轉移。南路的線路為南京至漢口至桂林至貴陽至安順,最後到巴縣;中路的線路為南京至漢口至宜昌至重慶至宜賓,最後到樂山;北路的線路為南京至徐州至鄭州至寶雞至漢中至成都,最後到樂山。北路運往漢中的這批國寶,可以說是在日機的一路轟炸下,最歷盡艱辛的一路。最初的打算是在寶雞存放。國寶運到寶雞後,先存放在關帝廟和城隍廟,隨後在西安行營的幫助下,開始在渭北塬上挖窯洞作庫房。挖好後,先用木箱和報紙做實驗,結果短短一星期,箱子長毛了,報紙潮溼的完全粘在了一起,這樣的條件怎麼能存放國寶呢?正當人們因為國寶無處安放犯愁時,戰事迫近,潼關吃緊,關中告急。經過幾番討論、彙報,最終,故宮國寶踏上了前往漢中的征程。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遷徙途中

當時漢中還不通火車,只有一條新修成的寶漢公路可以利用。於是,西安行營特調專車專人專運,並給予特別通行,力保文物不失。從1938年2月22日起,分28批,歷時48天,到4月11日才將7000多箱文物國寶運完。為保證一路上“人不離物,物不離人”,文物雖有政府軍隊護運,但所有車輛上,均配有故宮人全程直接押送。

數十年後,時任故宮博物院職員的瓷器專家吳玉章先生在臺北迴憶起這次運輸時,說:“寶雞到漢中,其間要越過3000公尺高的秦嶺。當時正值嚴冬,秦嶺路況極差,行車肯定充滿危險,可想到後面跟著的日本人,也只好聽天由命了。每有一批車開出,大家都提心吊膽,直到漢中那邊打電話來報平安,寶雞這邊才放心。可是,雖然我們一再小心謹慎,還是有批車發生了問題。3月間秦嶺大雪,山崩路塌,車輛被阻,方圓幾十裡,只有一個小麵館,存貨還不多,大有斷炊之虞,我自告奮勇上山送糧,卻沒有司機肯去,後來出了很高的價錢,才有一位司機答應下來。我們在車輪上掛著鐵鏈,搖搖晃晃就上了山,誰知山中積雪已多,無法辯出路來,下坡時,好幾次滑到崖邊才停住,司機嚇得滿頭大汗,我也已經緊張得裡外棉衣都給汗溼透了。”

結緣漢中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漢中文廟

這7000多箱故宮國寶經過千辛萬苦,安全運抵漢中後,分別被安放在了漢中文廟、馬家祠堂、張寨大廟和範氏祠堂。範寨人範明德生前回憶說,軍車車隊是在一個白天到達範寨的。車上的軍人在第一時間被分為兩撥,一部分人在範氏祠堂附近建立起了警戒線;另外一部分人負責看管民工搬運文物珍寶。民工都是從範寨找來的村民,按搬運的量給發放工錢。由於箱子很多,幾乎寨裡所有青壯勞動力都出動了。箱子不是很重,外面被三、四條鋼片合圍著,根本看不到裡面放著什麼。每個箱子後面都會跟著至少一個士兵,他們在警惕看著周圍環境的同時,嘴裡還會不停喊著小心輕放……全部搬運完畢後,這些軍人迅速將範氏祠堂完全警戒,兩步一哨四步一崗。方圓十幾里根本不能近人。範寨的村民雖然不清楚箱子裡到底是什麼,但從這陣勢來看,明顯不是黃金就是寶貝。國難當頭,沒人敢打歪主意去發國難財。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運抵漢中

這些箱子存放在範氏祠堂的一年中,護寶軍人和當地百姓倒也算和平相處。只有一回,一個耳朵有些背的老人因為沒聽見士兵的警告,誤闖禁區,被銬在樹上審問,最後由範寨村民聯名作保,才把老漢救了回來。這批故宮國寶存放在漢中期間,曾發生守衛士兵的手榴彈不慎墜地爆炸意外,除當場炸死三位值班士兵外,也波及臨窗放置的文物,炸碎了一件乾隆款白地青花瓷瓶、震傷一隻龍紋瓷瓶。

日寇處於其德意日軸心國戰略需要,急於想騰出手發動太平洋戰爭,便對中國未佔領地區大肆進攻,想一舉結束中日戰爭。漢中也因此遭到日機20多次的狂轟濫炸,故宮國寶的安全成了大問題。為防不測,根據國府指令,故宮國寶又著手開始南遷。

很多人都不知道!82年前故宮國寶曾遷至漢中

三路遷徙線路圖

1939年2月,故宮國寶再次裝車,在軍警的押運下,沿新修成的川陝公路,向相對安全的四川轉移。

從此,這些箱子和軍人離開了範寨等存放地,而且再也沒有回來。當時,一個外號叫“臭牡丹”的人說在搬運箱子時看見裡面裝了個大玉盆。直到此時,漢中的文化人才把這些箱子和故宮國寶畫上了等號。至此,這7000餘箱國寶與漢中的緣分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來源:漢臺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