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我的身在异地他乡

我的心在我出生的地方

如果有轮回转世

请让我生在我今世的故乡


——西藏民歌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都说西藏来一次就会让人终身难忘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

我们融入到她律动的血脉里

当我们离开她的时候

她又总是让我们魂牵梦绕

请让我们把在西藏的故事

重拾

与往事干杯

与今日对唱


《周末:西藏故事》

沐浴在拉萨春天的阳光里,我们将在周末闲暇的时光里,一起倾听你深情的讲诉。讲述您的西藏故事,讲述您平淡生活的眼泪或微笑,讲述您的爱情、亲情和友情,讲述那些凝固在记忆里早已泛黄的人和事。

您有需要讲诉的西藏故事吗?请联络我们,让我们一起记录、分享,让岁月——流金。


《周末:西藏故事》第四篇


我在西藏当“菜农”

文图:吴微

20世纪50——90年代,由于西藏的公路交通不发达,好多的生活物资运输困难,一些我们今天看似简单的蔬菜水果,要说成为餐桌上的常品,真是太难了。

缘于西藏的高海拔,大概一年种植蔬菜只一季,余下的时候基本是吃冻窖里的圆根、大白菜、土豆或根本就见不到菜。所以,我的不少同事和朋友患结肠炎、便秘、皮肤粗糙、脸上长痘、眼睛干涩、嘴角溃疡、身体燥痒等现状的很普遍。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要改善身体上的诸多不适,就得自己种菜。那时经常听到一则事迹:1951年修建川藏公路牺牲在雀儿山的张福林烈士,生前带有菜籽,向往着车通到拉萨后,要亲手种下内地的蔬菜,搞一个菜园的创新。所以,种菜对我们不仅是生理的需要,还成了向楷模学习的机会。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文革期间,我随父母住在昌都行署大院,一排平房前面有一些空地,星期天休息时,一家人在空地上垦种,因为从来未做过农活,对于刨土、捡石、碎泥、下种,就像伺候婴孩那样,细致认真得不得了,生怕土圪垯大了长不出菜来;待到菜地撒下了小白菜、菠菜种子,又遇到了一个浇水问题。那时候大院的自来水基本是摆设,家家户户要吃水用水,都得担上自制的铁皮桶,到印刷厂外的扎曲河去挑。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印刷厂离我家有一两里,从河堤下到河滩高差约两百米,坡度比较陡,只有一条盘旋式的简易小路连接。我担着及膝高的水桶在河边打水,看着水浪浑浊湍急、泥沙翻涌,经常是头晕心悸,生怕掉倒河里去。曾听说有一个大女孩来挑水,就因为头晕掉到河里冲走了。所在,我在河边舀水不敢往河心看,打好水我挺腰鼓劲,挑着和体重相等的水桶往坡上走,走不了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汗水慢慢顺着额头往下滴,腿脚开始发颤,风一吹,感觉天地在晃动,看着河水浩浩荡荡东流,无私地任人取用,却不知我们用水挑水这般难,可又不能不坚持,否则就得干渴自己,菜地也会荒疏。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高原的气候干燥,将两桶水挑回去后浇地,只是湿了一下地皮。即便我百般不愿意,但这一天挑水浇灌是难免的了,甚至在菜们的生长期,挑水的活儿我全包了。

种子在地里等待慢慢萌芽,也招来麻雀啄食,看它们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我的幻想也在跳跃,满脑子都是鲜嫩的绿叶……

当地里的种子真的发了芽,我欣喜地蹲在地边看不够,不时轻抚嫩黄的芽苞,一片清新流动心中。

我的邻居们也都纷纷开菜地,在那些暖人的季节,吃上自种的新鲜蔬菜是很开心的事,吃不完的送人,也算是一份好礼物。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但是到了秋天,时令蔬菜消失了,整个冬天至第二年的仲春,餐桌上的内容显得单一。这个时候,跑运输的师傅特别吃香,因为他们可以在内地买上许多果蔬回来。昌都运输公司所属车队的货运司机们,长年在川藏线上拉进出藏物资,能够捎带新鲜蔬菜都不是难题,难在不是跑运输的我们,对新鲜果蔬之所向所求,可用望断天涯路来形容。所以,这个时代的司机们,是人人主动巴结的抢手货,多少貌美如花的女子投怀送抱,嫁给了一辆车,嫁给了方便的运输。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一旦认识了司机及家人,托司机从内地捎菜、买东西就很容易。有时候司机会把大车开到行署大院里从车上卸下禽蛋肉、挂面、果蔬、家具等等,守候在车旁的接收者有时是一家人有时是几家人,脸上呈现出一种优越自得和喜悦,围观的羡慕者有认识他们的,不免陪着小心要求分得一些蔬菜,甚至将被扔掉的、已经快干枯的蔬菜如获至宝地捡回家,洗净了泡在水中使其复鲜,还为此沾沾自喜。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有些大单位如行署、地委、昌运司机关等自办有食堂,获得蔬菜的途径就去吃食堂,但这很适合不做饭的单身汉,而有家室的职工,吃食堂就得精打细算,到认识的当地老百姓那里买野生菌类、豆腐、人参果等,增加餐桌上的品种。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我在扎木修公路那些年,因为山那边常吃没有营养的脱水菜,从墨脱翻嘎隆拉山回扎木,为饱口欲当了回“菜偷”。这事很不光彩,但在艰苦环境被一种简单的生活需求折磨,我们把青春期的躁动让给了几欲疯狂的渴求,以各种理由美化这种不安分,以此降低良知的谴责,还发誓只干一次。决定偷菜之前,我和几个朋友在扎木四队、机械厂、县委、运输站一带“侦察”,看哪里的菜多、路线好走、不易被发现记下来好实施行动。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在一个深秋寒霜如冰的凌晨三四点钟,天晦影暗,我和另一个朋友分头行动,拎着两条大麻袋,怀揣钢丝钳,潜行到扎木机械厂,用钳子剪掉铁丝网进入菜地,静立眼前的莲花白、大白菜、萝卜,闪着朦胧的辉光晃得心里阵阵激荡,我连拔带扯装满麻袋拖出菜地,结果因为装得太满扛不动,只好分两次搬了回去。事后不知是心虚后怕还是因为冷,我瘫坐好久身子才止住颤抖还过魂来,想起小时候在昌都地委大院偷摘苹果,觉得自己本性良善,虽一身充满理想正直,但管不住嘴的事实,总是让我做出一些无格行为……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调到昌都工作后,新鲜蔬菜仍然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因为需求旺盛,当“菜农”的不仅是个人,在我们行署的机关单位或其他部门,集体种菜、分散种菜、片区种菜、专人种菜成为常态。我们单位的园子有一片荒地,大家利用空余时间开荒松土、上粪、浇灌、除草,种植白菜、大葱等,也栽花美化环境。到了收获时节,人人分得一点自种的菜,尝了鲜也从劳动中得到了集体荣誉感。到上个世纪90年代,部分单位经费稍有好转,就租辆大车或本单位的大车,在年底跑一趟内地购买生活品。车才出门几天,我们就急切地盼着大车回来,买回果蔬禽蛋肉类,赶在春节前享受一番。每到这时,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时光荏苒,昌都的“朵朵卡”农贸市场也悄然改变着,蔬菜的品种渐渐丰盛起来,从内地涌来租地种植蔬菜的大军如雨后春笋,“大棚菜”这个新词横扫了整个地区,再也不愁买不到新鲜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了。虽然时令菜品价格比较贵,但至少一年四季有保障,曾经被食客巴结的那些跑长途运输的司机们,渐渐淡出视线,身价一落千丈,美貌女子追索的眼光转向更有含金量的商贾;个人和单位的菜地让位给了花和树,家庭的阳台、单位的庭院五彩缤纷。过去种蔬菜难,为蔬菜激发最强大脑的许多做法,已经隐退在繁荣的经济后面,化为老时光中的片段,成为我们身体的一滴血、一脉养分,流淌于记忆西藏的往事里,弥久历新……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作者简介


吴微,18军后代,藏二代,曾在西藏工作20多年,后内调回成都。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化传播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协会员,曾任四川省文联《文艺报》副刊编辑,现任微刊《船波文艺》《在场微散文》《天府影视》文学平台编辑,有作品见诸报刊,并获得中国散文、四川散文优秀奖、四川省级单位征文三等奖及其他单位举办的征文奖项;出版有《奔向墨脱的灵魂》散文集。

【周末:西藏故事】我在西藏当“菜农”


2018年5月3日 于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