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總寨中心衛生院是一所建院六十餘年的老字號綜合型社區、鄉鎮醫院,位於交通便利的城鄉結合部;服務轄區廣,歷史底蘊濃厚。多年來在上級主管局的親切領導關懷下,該院一直重視醫院文化建設和人才培養。近期,該院依託有利資源,弘揚傳承精神,發動全院職工和社會各界關愛人士進行了以“傳承文化底蘊、記錄發展變遷、奏響時代樂章”為主旨的院刊:《沙棗樹-總寨中心衛生院建設發展備忘錄》徵稿、集刊活動,並得到了熱烈的響應和各界的大力支持。本版選載該院公衛科主治醫師王廷梅、功能科醫學影像醫師許顯霞兩位大夫為院刊創刊號傾情撰寫的原創紀實文章--《
從田埂上走出來的三代醫者足跡》,記錄本院職工姜永強及其爺爺、父親、妻子一家三代四人獻身基層醫療事業的無私奉獻故事。本文的兩位作者一邊幹著繁忙的本職工作,一邊擠出寶貴休息時間積極挖掘身邊的閃光素材,沒有創作經驗卻能勤於記錄,能夠迎難而上,幾易其稿使文章成型。其精神難能可貴!這篇文章的創作本身也是值得記錄的一筆精神財富。本版將其原文呈現,希望讀者能從中感受到基層醫療衛生事業中平凡醫者的質樸文筆,體驗鄉村醫生的種種艱苦與不易,體會那種“同事愛同事、醫者寫醫者”的特殊親切、溫暖心境與感悟。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都可以成為記錄者 ——編者按
從田埂上走出來的三代醫者足跡
(作者:王廷梅 許顯霞)
一、特殊年代的赤腳醫生薑有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追求,有追求金錢的、有追求權力的,有人追求物質享受,也有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超脫。可是有一些人只願在歲月的幕後默默地追求一種樸實無華的寧靜,那就是常常穿梭在田間地頭的一個個特殊的白衣天使。
姜有明,就是這樣一位特殊的白衣天使。姜有明出生於1946年,由於家境貧寒,年少的他每天都在幫母親掙工分的勞苦中度過。他瘦弱的外表下 ,透著一股常人難以理解的耐力和毅力。在拿工分吃飯的年代裡,累不足為奇,只要在秋天能多分到一斤糧食,再苦再累也值得。當時的山村需要靠天吃飯,雖然地多,但收成不好,老百姓還是受凍捱餓,常常飢一頓飽一頓。姜有明常常看到母親領著弟弟們喝涼水充飢的情景,一股刺痛感襲遍了全身。他暗暗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不讓父母和弟弟們捱餓。
由於母親身體不好,加上吃不飽、喝涼水,經常上吐下瀉起不了床。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垮了父親,看到累得皮包骨頭的父親發出低沉的呻吟,他急在心裡,連忙叫醒弟弟送父親去幾十裡外的醫院。
山路崎嶇難走,手推車更難上路。直到天亮父親也沒能送到醫院,半路上就已經與世長辭了。喪父的沉重打擊壓的姜有明喘不過氣來。偏偏他送父親去醫院的途中又扭傷了腳,腳腫得不能行走,又沒有錢看病。只能強忍著疼痛堅持了幾天。直到聽鄰村親戚說,細溝村有個會治病而且不收錢的醫生後,在弟弟的幫助下,他才找到了這位“老先生”。經過民間偏方的醫治,腳傷奇蹟般地好了。
這位老先生用的方法,聽了都讓人難以置信。咔嚓一捏,一根銀針,兩片枯野草,踏碎、敷在疼痛處,四五天後就能康復行走了。有了這次看病的神奇經歷,姜有明聯想到村裡好多人小病拖成大病,又想起父親不明不白的離世就悲上心頭。在這偏僻的山區好多鄉親就連土黴素、安乃近這樣普通的藥都買不到。這讓他立志產生了學醫救人、濟世為懷的想法,經過反覆的思想鬥爭,他下決心拜師學醫。
從當學徒那天開始,每天天還沒亮就要幫著師父採藥、抓藥、扎針。由於姜有明勤奮好學,師父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給他送了一本《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為姜有明今後的醫學路奠定了基礎。
姜有民從1964年開始自學醫術,先後到多家衛生院進修學習,於1980年取得“赤腳醫生”證,開始行醫,為村民治病。當時的醫療多以預防為主,發放糖丸、注射疫苗就成為了赤腳醫生的主要工作。憑藉著一支針筒、幾塊紗布和一個聽診器、簡單的藥箱,走村串戶給人看病。儘管姜有明無法治療大病,但通過不斷學習,一些簡單的常見疾病都能治療,所以在那個時候農村人心目中的姜有明就是個有知識的人,大家都覺得他是農村人生命的守護者,因而倍受敬重。姜有明成為了全家族的光榮。
後來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到來,國家對農村醫療衛生進行改革,要求停止赤腳醫生行醫,規定所有農村衛生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成績合格才能成為鄉村醫生,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又先後到湟中衛校、湟中縣醫院進修學習。姜有明成為了醫改之後的第一批合格的鄉村醫生。他的勤奮努力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讚譽。
解放初期,國家一窮二白 ,農村、尤其是山區就更是窮到家了。不要說汽車、拖拉機,就是小摩托車也是一種奢望。高原的冬天,寒風肆無忌憚,一到採購藥品的時候,就要天不亮就起床,騎著小毛驢去總寨鎮,然後坐公家的車去朝陽醫藥公司,又從醫藥公司把藥送到總寨鎮,再用小毛驢馱回家。這一來一去,就是整整一天,回到家中凍僵的四肢要暖和好長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認準了的事,只要義無反顧,持之以恆就會有結果的。在行醫的五十二年中,姜有明每天揹著沉甸甸的藥箱,往來奔走于田間地頭,穿梭在村裡村外。從風華正茂的青年走成了年逾古稀之老人,從英俊瀟灑到白髮蒼蒼,用真情抒寫了一篇又一篇鄉村版的“懸壺濟世”故事。
二、子承父業的鄉村醫生薑成海
雖然年代不同,父輩的影響早就在姜成海的心裡種下了一顆從醫的種子。源於父親姜有明對他潛移默化的行醫影響,他從小就和父親並肩作戰,懂得父親的辛苦,但是從不抱怨。 直到1990年,姜成海畢業於湟中衛校,成為了第一批鄉村醫生的後代,踏著父輩的足跡,接過鄉村醫生的接力棒,背起沉甸甸的藥箱,又毅然穿梭在上野村的田間地頭和百姓家。“起早貪黑 ,有求必應 ,隨叫隨到,紮根山區,服務於民”這便是他的服務誓言,也是承諾,言必行,行必果。
雖然上野村衛生室的牌子並不顯眼,也不引人注目。但對於普通的村民們來說,這個地方所發出的服務信息都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全面推進和總寨鎮中心衛生院城鄉一體化服務團隊的建立,姜成海成為了家庭醫生團隊的一員,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大問題。對於生活在這裡的村民來說,家庭醫生是他們醫療、預防、保健的保障,更是成了村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姜成海從不嫌患者家裡髒亂,也不嫌患者問題多,無論是孩子的毛病,還是老人的頑疾,姜成海都能答疑解惑,有求必應。
有病了就得去醫院,這似乎是件無需爭議的事兒,可對於上野村那些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說,去醫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痛苦的體驗。躺在病床上的村民,多麼希望醫生如天使般地降臨在眼前,在家裡就能為自己減輕病痛,這種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通過姜成海所在的家庭醫生團隊的努力付出就實現了。
提起姜成海,村裡許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甚至覺得他比親兒子還親。做為新時代的鄉村醫生,姜成海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一步一個腳印,紮根基層,努力做一名優秀的鄉村醫生。
三、新時代的衣缽傳承者姜永強
談起姜永強的從醫初衷,小姜顯得很驕傲;他不無自豪的說“小時候經常看爺爺和爸爸給別人看病,在他們的治療下,許多病人減輕了病痛,這讓我覺得很神奇。而且父輩們的那種醫者仁心的精神深得父老鄉親們的尊敬和愛戴,就這樣從小經長輩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我也毅然決然的選擇成為一名醫生。”
孫子姜永強畢業於湟中衛校,現就職於我院公共衛生科。肩負著爺爺和父親的厚望,2018年9月他又考入省衛生學校進行深造,學到了比較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在這個關係到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關鍵時刻,在疫情防控形勢日趨嚴重的關鍵時刻,姜有明、姜成海、姜永強及妻子張映紅,這一家三代四位白衣天使積極投身到了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的初心和光榮使命,用愛和奉獻詮釋了無私無畏的濟世精神。
早已退休的姜有明主動請纓,衝鋒在前,在第一時間裡參與到了上野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並配合村委會在村子的主要通道設置關卡,檢測來寧人員和武漢返寧人員,嚴防死守,不計報酬,志願為村民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在關鍵崗位上發揮著餘熱。作為鄉村醫生的姜成海更加忙碌,一個隨訪包,一臺摩托車,每天騎行穿梭在村裡給村民看病、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
由於天氣寒冷,姜成海就將電子測溫儀抱在懷裡用體溫維持它的靈敏度,測完體溫還要負責整個村子的消毒工作,每天光排查返鄉人員和測量體溫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姜成海說,雖然有時候忙的顧不上吃飯,但看著自己親手記錄下的正常體溫數據和逐漸減少的被監測人員,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這裡特別想說的是,孫子姜永強和孫媳張映紅,他們倆元月18日剛結婚不久。還在蜜月期的他們沒有享受新婚的快樂,也沒有去好地方度蜜月,而是毅然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積極投入到抗疫第一線。姜永強根據主管局安排部署開展國外及省外返寧人員接機、轉運工作,二十四小時待命。
一旦有疫區返寧人員,便立即趕赴機場或者火車站。張映紅因疫情工作需要安排在發熱門診,每天穿著隔離衣,戴著防護面罩,既負責病區環境消毒,又為病人做護理做治療,很少能回家看望家人。這期間張映紅的父親得了惡性淋巴瘤,每個月靠化療維持生命。因疫情原因小夫妻倆忙的沒有時間去看望病重的父親,直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姜永強夫婦才能打一通電話問候父親。叮囑媽媽照顧好父親,帶著對父親巨大的心理虧欠,他倆又不得不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崗位中去。為了不耽誤工作和影響同事們的工作情緒,他們從來不在崗位上提起自己家裡的情況,強忍著巨大悲痛,負重前行。
疫情防控工作事情多,對領導交辦的每一件事情姜永強都認真仔細完成。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當值班領導和同志們表揚他時,姜永強總是謙遜地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比起各位領導日夜操勞,比起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黨員幹部們,這些都微不足道。”
後 記
歲月如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74歲的姜有明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和黨的陽光,見證著村衛生室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臉上經常掛著笑容。提及未來的生活,姜有明充滿了憧憬高興的說:“不用擔心養老問題,看病有醫保,自己還享受著國家給的鄉村醫生生活補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想在村裡發揮餘熱。”
閒暇之餘,姜有明關注新聞,並且經常約村裡的老年人一起參加文藝演出,拉著二胡沉浸在老年樂隊中,每天過的其樂融融,享受著幸福和快樂的晚年生活。
姜家三代人薪火相傳,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雖然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才鞏固了農村醫療衛生網絡的網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祖孫三代用愛譜寫了一篇“山裡紅”的長篇敘事詩 ,用情描繪了一副“赤腳醫生”的無私行醫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