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2020年是個見證歷史之年:

  1. 新冠病毒疫情擴散蔓延,造成多國封城封國戰疫,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封城封國抗瘟疫。
  2. 新冠病毒疫情愈演愈烈,造成美國資本市場10天四熔斷歷史奇觀。
  3. 新冠病毒疫情殘爆肆虐,各國停工停產、封航封城,造成產業鏈停擺、交通停頓和抄底原油期貨炒家多殺多,使5月WTI原油期貨暴跌至負數,創造了原油期貨歷史第一次跌至負數。

都說活久見,但2020年初至今才四個多月,我們已經“有幸”見證了太多歷史。 我們只想疫情馬上結束,不想見證歷史啊。但是疫情不讓我們只想,更多是讓我們想不到。未來還有什麼讓我們想不到呢?讓一個故事來回答吧。

古代某地發生大洪災,人們各自逃命,某財主出逃時環顧四周,家財萬貫,能揣上的只有20條金條了,心想:只要有金條,哪都有吃的。某窮漢出逃時環顧四周,家徒四壁,只有20個窩窩頭,急忙揣上,心想:也許能墊墊肚吧。兩人逃到村口,洪魔已洶湧而至,逃無可逃,兩人只好爬上村口大樹上,他們望著腳下漫無邊際久久不退的洪水,窮漢餓了啃幾口窩窩頭,渴了喝幾口腳下洪水,日子難捱心情煎熬但心還算踏實不慌;財主雖手中有金條,但心慌意亂。黃金雖貴,但啃不得咽不得吃不得,不能充飢,財主餓得肚裡翻江倒海、眼裡滿天星星,只好低下高傲的頭撫著劇痛的心向窮漢提出一條金條換一個窩窩頭,但是,窮漢人窮卻不傻,堅持不換,十幾天後洪水退去,財主留下黃金西去了,窮漢靠著窩窩頭拾回一條命和20條黃金。

在特定條件下,大災面前,說明口糧的重要性。

溫飽已解決和科技發達的今天,也許大家已淡忘了糧食的重要性,但是隨著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持續不斷蔓延,多國超市出現搶購糧食、市民囤積糧食、國際糧食價格不斷攀升的現象,引起各國對糧食的重視。人類迴歸到了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對糧食需求。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什麼原因讓糧食價格不斷攀升?

1、各國抗疫封鎖政策不斷加大,造成正常農業生產活動停滯;造成交通不便,糧食、農產品、食品運輸不暢。

在病毒席捲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英國等國之際,歐洲國家對邊境採取了嚴格管控措施,導致了幾個歐洲國家的糧食供應中斷,糧價飈升。

2、主要糧食出口國禁止出口

  • 3月22日起哈薩克斯坦禁止小麥粉、胡蘿蔔,土豆、糖等11種農產品出口,3月30日調整為配額制。
  • 3月24日起越南宣佈禁止大米出口,4月上旬調整為配額制。
  • 3月26日起泰國對雞蛋採取了為期7天的出口禁令。
  • 3月28日起埃及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出口。
  • 3月30日起烏克蘭實施小麥出口上限。
  • 4月5日起柬埔寨暫時禁止出口大米和魚類。
  • 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和其他農業物資出口。
  • 緬甸推出大米出口限制政策,決定暫停發放大米出口許可證。
  • 印度宣佈大米已暫停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
  • 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已經放緩。
  • 俄羅斯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保證國內需求,今年7月1日前暫停小麥出口。

3、主要糧食進口國恐慌性囤積糧食

  • 主要小麥進口國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提前發出新標書。
  • 摩洛哥暫停徵收小麥進口關稅直至6月中。
  • 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沙特和菲律賓等糧食進口國都已展開囤糧行動。
  • 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最新聲明稱:日本已經進口了大量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儲備充足。

4、一些國家宣佈糧食儲備告急

  • 伊拉克宣佈,在未來幾周內,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和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其糧食儲備並向國民提供食品。
  • 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先後宣佈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

5、自然災害

危害農作物的四大災害:旱災,水災,草地貪蛾,蝗蟲。四大災害對糧食危害特別大,尤其今年蝗災危害,蝗蟲導致1190萬人受災,影響亞、非兩大洲的60多個國家。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

糧食安全高於一切,如果最基本生存需求都得不到保障,其它一切無從談起。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常被歐美“卡脖子”、打壓和斷供;在特定條件下或大災大難面前,我們也要防止被“別人”在糧食方面“卡脖子”或斷供。

袁隆平院士告誡:“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問題更不容小視,“自己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為了應對糧食安全威脅,有關報道提出必須做好以下四點:

  1. 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破,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
  2. 政府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強財政、金融的政策支持。
  3. 在保證小麥、稻穀及玉米生產充分的情況下,適當調整糧食生產結構,增加大豆等產品的生產。
  4. 加強農業、糧食生產領域的科技投入,不斷提高糧食生產力。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數據顯示:中國的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截至2019年,已實現“16連豐”。據統計: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是127.2公斤/年。按照14億人吃飯計算,全國人消費糧食1.78億噸/年。

按照上面的數據,再加上中國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儲糧制度,任憑國際糧價“飛天鑽地”,中國糧價“穩如泰山”,不會發生糧食危機。中國已經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了。

中國是農業大國又是人口大國,要做到長期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疫情得到控制和復工復產的情況下,現在又到春種季節了,農業生產活動受到格外重視。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隨著全球疫情惡化,比金融危機更可怕的糧食危機可能正在醞釀。糧食安全問題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全球農產品供給緊張,價格上漲明顯。A股農產品加工、農業種植、農機、化肥、農藥等與農業相關行業有望受益。

農業股近來是A股萬綠中一點紅,走勢很好,農業股的行情一定不會比醫藥股差;糧食股、農業種植股、農產品加工股也一定不會比口罩股、防護服股、呼吸機股差,口罩股行情後必是農業股行情。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金健米業是中國糧食龍頭股。自疫情發生以來,金健米業迎來一波產品熱賣高潮,公司旗下米、面、糧、油銷量均有明顯增長,股份從3.14元漲到13.36元,漲幅已超400%。

作為中國糧食龍頭股已走出一波高歌猛進的行情,金健米業可謂是:“綠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金健米業的一馬當先,必然引起農業股的萬馬奔騰;糧食股的上漲,必然會帶動農業股以及農業股上下游的農產品加工股、農業種植股、種業股、農機股、化肥股、農藥股的上漲,也像口罩股大幅上漲後帶動上游噴熔布(價格上漲30倍),口罩設備上漲一樣。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肆虐,糧食危機會出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