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把骨頭“搬”個家,原本要截肢的糖尿病足病人恢復正常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馮瑤)糖尿病足嚴重感染,多處求醫,被告知要截肢後,江蘇省中醫院骨科醫生用最新的骨頭“搬家”技術,結合術前術後中藥內服、外治,結果不但沒截肢反而恢復良好,行走如常人。現在的王先生逢人便說,真是遇上“再世華佗”了,否則他的後半生將因身體殘缺而陪伴終身。

圖片

鐵釘刺腳後感染,多處求醫被告知要截肢

今年50歲的王先生,有糖尿病史10年餘,平時血糖控制不太好,自己也沒重視。今年初在工作時不小心被鐵釘戳破腳,後感染化膿,在多家醫院診治過,曾在南京一家醫院抗生素輸液一個多月。雖然醫生已經盡力,然而感染始終未好轉,潰瘍瘡面仍然較大,而且皮膚髮黑,最終醫生無奈地告知只有截肢了。想到自己正值壯年,如果截肢勢必影響今後的工作生活,想到這裡老王萬念俱灰。“我不能截肢,我還要工作,還要養家”。後經過多方打聽,朋友推薦他找江蘇省中醫院骨科茆軍副主任試試。

圖片

讓骨頭“搬家”,再生後的組織使潰瘍“起死回生”

接診病人後,茆軍副主任帶領手術組決定為其進行中西醫綜合診治。通過辨證論治和分期論治相結合,也就是中藥內服、外治再進行手術。早期溫通經脈、活血化瘀,中期補氣養血、託毒消腫,後期補氣養血、溫補脾腎,給予中藥經方加減;同時,通過中藥外治,根據創面類型,選用不同的中藥製劑進行治療。肢端皮膚開放性病灶採用中藥膏劑治療,如生肌玉紅膏等。深層肌肉組織感染採用中藥水劑治療,如瘡靈液等。經過術前綜合治療評估後,茆軍副主任決定為患者行Ilizarov脛骨橫向搬移技術,通俗地說,醫生在病人脛骨下端截斷一根10cm長的骨塊,把這塊骨塊進行“搬家”,使用一種特殊的支架進行牽控,以每天1mm的速度連續牽控14天,然後再反向以每天1mm的速度將骨塊恢復到原位。術後不影響脛骨穩定性,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通過這種對骨、血管、神經、肌肉、皮膚等多種組織進行緩慢、持續、穩定牽控,刺激組織再生,使大血管明顯增粗,微血管網大量再生,皮膚溫度明顯增高,潰瘍面自然癒合。一般糖尿病足3個月左右即可痊癒。術後,老王恢復較好,行走自如,並且已經正常工作了。

糖尿病應防治並舉,切勿“亡羊補牢”

糖尿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近年來隨著患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所帶來的疾病負擔越來越嚴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高居全球首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併發症,在我國發病率高達5%以上。糖尿病下肢遠端神經、血管病變常導致足部潰瘍及深層組織的破壞,嚴重者可致殘、致死,截肢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糖尿病防治並舉至關重要。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雖然各種新型技術能夠幫助解決糖尿病併發症,然而“亡羊補牢”並不提倡。專家建議:預防糖尿病,應重點關注糖尿病前期人群。積極有效早期生活方式干預:1、減重。2、健康飲食。非澱粉類蔬菜為主,澱粉類少量,足夠的蛋白質,雞、魚或豆類。杜絕碳水化合物。3、運動,規律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車。4、適度睡眠。5、戒菸,以及必要的藥物治療。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自2008年開始應用Ilizarov技術治療各種小兒及成人的各種先天性和獲得性的肢體畸形、肢體重建、急性骨創傷、創傷後遺症及手術後併發症(骨髓炎、骨不連、骨缺損等)、系統性骨科併發症(成骨不全,磷酸鹽代謝病,腦癱,內分泌性骨病,貯積性骨病等)、病理性骨病變等,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患者滿意度高。專家團隊中茆軍醫師曾在該技術的發源地俄羅斯聯邦Ilizarov創傷修復與矯形外科科學中心進行系統學習,掌握了該技術的精髓。目前該科專門開設糖尿病足專病門診。專病專家團隊及門診時間:

王培民主任醫師,門診時間週四上午、週五下午、週六上午。

張惠法主任醫師,門診時間週二下午、週四下午、週五上午。

嚴培軍主任醫師,門診時間週四上午、週五下午、週六上午。

茆軍副主任醫師,門診時間週二下午、週五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