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传说(下)

霍去病从小就不是个好孩子,是个祸害,打架斗殴、上房揭瓦样样都干,鬼灵精怪的,连大人都奈何不得,看到他就像看到瘟疫一样躲得远远的。有一次霍去病甚至骑着高头大马在伟大首都长安横冲直撞,还跑到城郊把农民伯伯的农田踩坏了一大片,人们纷纷去告状,就连他的美眉姨母卫皇后都看不惯,要武大大处罚他,结果武大大一笑了之,足见武大大对霍去病的宠溺。

战神传说(下)

霍去病并不像其他的古代名将一样熟读兵书,他恃才傲物,根本不屑看书。甚至连武大大要亲自教他孙吴兵法,他都敢一口回绝:“战场上瞬息万变,应该灵活变通,古代的兵法并不适合我。”灵活多变就是霍去病的主要战术思想:长途奔袭、闪电战、孤军深入、以战养战、纵深迂回、包抄合围……无一不充分发挥了骑兵的灵活机动性,后世的窦宪、李靖、苏定方、徐达和朱棣等历代名将把这些战术学以致用,先后歼灭了匈奴、突厥、蒙古等强大的游牧民族。

战神传说(下)

霍去病出身于草根,成长于富贵,虽不沉溺却也懂得享受,就算是领兵出征,他都要带着专用的厨师,给他做美味佳肴独自享用。每次凯旋回来,兄弟们饿得跟逃难的灾民似的,霍去那些吃不完的美味就放在车里发臭;匈奴境内滴水成冰,很多士兵被冻死,霍去病却穿着狐裘。真实的霍去病就是这么一个不懂得体恤下属的将领,但他的士兵毫无怨言,都愿意跟着他;就连卫青、李广等人的士兵也想尽千方百计要去投靠他,没办法,因为跟着他立功多,升官快,并且霍去病是当世战无不胜的战神,人人都以当他的兵为荣。

战神传说(下)

让霍去病的战神形象深入人心的是“河西受降”事件。第二次河西大战后,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因为节节败退,担心匈奴单于问罪,于是哥俩一合计,决定带领4万兄弟向大汉投降。霍去病代表大汉去匈奴营中受降时,匈奴部队中有8000多人居然当场哗变,面对危机,霍去病当机立断,一个人骑马闯入浑邪王的营帐,气势凌厉地要求他下令诛杀哗变的匈奴士兵。那一刻,浑邪王沉默许久,没有人能明白他在想什么,按说霍去病是匈奴人的死敌,现在他一个人站在这里,只要浑邪王杀了他,单于肯定会大大奖赏。然而,面对着这个只有19岁的少年,看到这个少年咄咄逼人的眼神,浑邪王低下了头,他完全被镇住了。连同帐外的4万匈奴士兵也被镇住了,哗变没有继续,就此控制下来,随后33位匈奴王和4万匈奴士兵全部归顺大汉。现在的我们完全无法想象那样的场景,面对成千上万凶残的匈奴士兵,那个年仅19岁的少年展现出来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他只用了一句话就制服了4万匈奴乱兵。这是什么境界?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啥都别说了,请让我们一起顶礼膜拜这位少年战神!

战神传说(下)

战神也是人,也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霍去病成为骠骑将军后,丝毫不怪父亲霍仲孺当初不认自己这个私生子,反而给霍仲孺叩拜不孝之罪,并送给他大量田产住宅养老,同时又把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朝中。这位霍光也是一位猛人,史上有名的权臣,后来官拜大司马大将军,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敢废立皇帝。后来,权倾朝野的霍光死后被灭族,貌似历史上的权臣都不得善终。这是后话。

战神传说(下)

霍去病也曾年少轻狂,意气用事,在一次陪武大大狩猎时,当着武大大的面射死了自己的部下、李广的儿子李敢,原因竟然是李敢曾经殴打过霍去病的舅舅卫青。李敢为什么要殴打卫青?漠北大战时,李广兵败自杀,李敢以为李广是被卫青陷害的,就冲到卫青的大营把他胖揍一顿,卫青宽容仁厚,没有声张。按说李敢虽然有错,但罪不致死。李敢是什么人?堂堂的郎中令(负责宫殿安保,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司令或北京卫戍区司令)、“九卿”之一的高官,霍去病当着武大大的面说杀就杀了,难道他以为天下是他霍家的?想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和自己对他的喜爱,武大大虽然十分震怒,却并没有杀霍去病,相反还帮他撒了一个非常搞笑的谎,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以此保全他,不惜把天下人当白痴。

战神传说(下)

也许是天妒英才,在赶走匈奴人,立下不世功勋后两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霍去病年少忠诚,智勇双全,武大大是把他作为将来的顾命大臣来培养的。霍去病死后,武大大十分悲痛,把边境5属国的将士全部调来,让几万将士全部身穿黑甲从长安一路列队到茂陵(武大大给自己建造的皇陵)给霍去病送葬,并以亲王之礼将其葬在茂陵边,希望霍去病常伴自己左右。武大大还命人用泥土墓前修成一座小小的祁连山,又用大石头刻成霍去病马踏匈奴的雕像,以彰显他的不世功勋。

去病,去病,死去都是因为病,起这么个名字,难道是天意吗?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一代战功赫赫、位极人臣的战神就这样死了。霍去病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一划而过,留下了刹那间的绚烂,留给世人一段万古不灭的战神传说,令人惊艳之余又不免扼腕叹息!

战神传说(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