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古代人生活當中不說文言,這基本是正確的;但是白話也是一種書面語言。我們平時用的語言叫口語,只不過白話和平時他們說的口語有更多類似的地方,但是白話畢竟不是口語,他終歸還是書面語言。

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中國語言大概分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西周到西晉,這個時期中國人說的話稱為雅言,一般我們叫他上古漢語。是最正統的華夏之聲,以這種語言為基礎經過一定提煉的書面文字叫白話文,普通老百姓就是沒讀過書,也是可以聽懂這種文字的。但是在官員和統治階級存在著更高級更精煉的書面語言,那就是文言文,文言文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語言,這種書面文字如果沒有讀過書,是不能完全聽懂的,但是並不意味他真的完全聽不懂,文言文他的語法特點還是從當時的口語中來,沒有完全脫離口語。當時的人理解文言一定比我們要容易得多。這個時期的人因為缺乏音韻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們並沒有更我們留下他們語言的發音特點的記載,所以上古漢語的音是什麼樣的,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

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第二個時期是魏晉南北朝開始到宋朝結束。因為北方長期被異族統治,南方的漢人也是和少數民族雜居,所以中國人的口音有了不小的變化,尤其是北方人,他們的語言呈現出胡化的特點,到隋唐南北統一,南北語言一融合形成了我們稱之為中古漢語的語言,雖然他們語言的音韻變化很大,但是語法還基本保留上古的特點,他們的官方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但是他們學習文言文的難度已經要大於上古時期的人了,畢竟文言文已經很脫離他們的口語了。漢末的人對於音韻已經有了些瞭解,所以我們通過中古時期的人留下來的音韻書籍,我們現在基本能還原中古漢語的發音,我聽過中古漢語的發音,給我的感覺最像朝鮮話,也有點像越南話和廣東話。

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第三個時期就是明清時代的近古漢語,近古漢語的發音和我們現代漢語的發音區別已經很小了,語法上區別也不大,所以我們現代人到明清時代基本能和他們交流。這種語言的形成是因為少數民族相繼在北方建立政權,很多北方人被少數民族統治,最重要的就是蒙古統一了中國,如果你有點歷史知識的話你就會知道現在說北方話的地方是元朝最早佔領的地方,在此之前,南北的方言差別不是特別大,之後南北方言基本上就不能想通了,聽上去像外語。這個時期文人士大夫的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他們學習文言的難度就完全和我們一樣了。但是也有一些個別下層文人開始用古白話寫作,比如《紅樓夢》就是典型的古白話,這種古白話已經很接近明清時期老百姓的語言了,和五四以後出現的現代白話作品差別已經很小了。 當然了明清時期的語言和我們還是有點區別的,有些朋友覺得紅樓夢雖然是用了大量古白話,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有點生澀。

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從五四以後到現在我們就都說的是現代漢語,寫作也完全放棄了文言,開始用白話來寫作,所以我們說一樓那哥們說白話是用來說的是不正確的,白話畢竟也是書面語言,難道你會用書面語言和朋友說話嗎?顯然不會,只是說白話已經很接近我們的口語了

古人平常生活中是說白話還是文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