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兩融業務正式上線,不止做多做空也來了,A股或迎外資巨量“活水”

QFII兩融業務正式上線,不止做多做空也來了,A股或迎外資巨量“活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週一帆 國內資本市場開放再升級。

在QFII兩融業務上線首日(12月29日),瑞銀(UBS AG)通過其QFII賬戶成功完成了多筆融券交易。瑞銀中國全球金融市場部主管及QFII業務負責人房東明表示:“繼滬深港通、國際三大指數納A後,QFII規則的最新放寬將進一步推動海外資金流入。外資參與中國境內證券借貸市場增強了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這一點至關重要。作為首家QFII,我們將繼續借助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獨特優勢,為QFII客戶提供投資中國市場各類金融產品的相關服務。”

此前,中信證券已對外宣佈,公司於11月28日正式為QFII客戶成功開立A股市場首批融資融券信用賬戶;國泰君安也對外宣佈,已於同日完成A股市場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

此前,花旗銀行(中國)已協助全球投資者完成了在QFII新規下中國A股市場的首批融資融券交易, 這也標誌著花旗中國成為首批支持融資融券交易的QFII託管行。

“中信證券等券商為QFII客戶開啟融資融券業賬戶代表著現在的QFII可以正式開始做融資融券,使得券商業務量增加,進一步促進其發展。”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記者,“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程度逐步增加。QFII擁有更多的投資品種、權限和投資工具,也會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到這個A股市場。”

對此,粵開證券研究院策略組負責人陳夢潔也指出,開放融資融券業務,完善外資做多做空機制,進一步與國際成熟市場接軌,無疑會加強海外機構快速進入市場的吸引力,從來帶來大量的“活水”資金,加速外資配置A股資產這一進程。

公開資料顯示,在11月2日以來,包括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瑞銀證券等多家券商在內均已實施QFII轉融通出借業務。

華創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QFII持有的545只個股整體市值突破2000億元,持倉市值較去年末增加37.48%,較2010年末增加近3倍,持股數量5年來呈上升趨勢。其中不乏長江電力、美的集團、東方財富、寧波銀行等一眾“大牛股”。

據瞭解,今年9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證監會、央行和外匯局公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QFII/RQFII辦法》),並宣佈將於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根據《QFII/RQFII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新增允許QFII、RQFII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私募投資基金、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等,允許參與債券回購、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這是QFII制度推出17年來的重大突破。

而隨著《QFII/RQFII辦法》的正式實施,中國結算12月18日發佈通知稱,滬深市場QFII、RQFII登記結算制度改革相關業務將於2020年12月28日上線。其中,QFII、RQFII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可於業務上線後申請開立信用證券賬戶,並自賬戶開立的次一交易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QFII、RQFII參與股票期權、債券回購業務相關開戶、登記、結算安排,於證券交易所開通相應業務時生效。

“11月1日,《QFII/RQFII辦法》正式施行,融資融券、轉融通證券出借成為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範圍。12月28日中國結算髮布通知,滬深市場QFII、RQFII登記結算制度改革相關業務正式上線。從辦法的實施到最後的落地耗時不到2個月,顯示了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的決心,也使得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邁入新的篇章。”陳夢潔向記者表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滬深兩融餘額1.62萬億元,較10月底增加了約1000億。其中融資餘額1.49萬億,融券餘額1294.81億元。

陳夢潔認為,此前QFII/RQFII存在兩個特徵,一個是表現相對不活躍,第二個是佔比較低。實際上,自從陸股通開通以來,海外資金越來越多的通過陸股通的方式從佈局A股資產。

“A股會逐步走向機構化的市場,這是大勢所趨。實際上,近年來隨著外資的持續大幅流入,已經對A股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長期來看北上資金的一些投資價值理念不僅對個人投資者產生影響,也影響了一些機構投資者的風格;短期來看,外資的趨勢性流向,交易活躍度都影響著市場的情緒”,陳夢潔表示,“未來隨著外資的佔比以及活躍程度的進一步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將進一步加強,A股逐步走向更為成熟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