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东北三省有很多全国知名大学,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等,但是为什么在各大排名中总是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列为东北第一高校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哈尔滨工业大学。

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诞生阶段的哈工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1920年创办,22年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校全部为俄语授课。后来学校由中华民国政府领导,将校名改为了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又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学校又由俄语授课改为了由日语授课,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才停止日语授课,改为俄语。新中国成立后哈工大才完全归中国政府管理。

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黄金发展时期

中长铁路将哈工大交中国政府管理后哈工大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阶段。之后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成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中国国内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师摇篮”而饮誉全国。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冯仲云、李昌、陈康白、高铁等人的领导下,哈工大在改造扩建的基础上,进入了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阶段,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学子。这一时期,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最多时达8000余人,教师队伍迅速增长,1957年已发展到800余人,平均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部教学、科研任务,被誉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各专业与一些工厂、研究所建立起固定的科技协作关系。为了办好哈工大,解放后,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被派到哈工大担任领导工作;一批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调到哈工大;67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先后被聘请到哈工大,帮助学校建设国家急需的专业、培养教师和学生;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苏联运回,使哈工大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一跃居于全国最前列。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成为京外唯一一所重点大学。但是十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遭到了严重破坏,人员及设备南迁重庆,几经周折损失惨重。

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新世纪腾飞

进入新世纪哈工业先后并入了哈尔滨建筑大学、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实力突飞猛进成为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后又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0年,工业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三方重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4年4月,市校签署办学协议,共建哈工大(深圳)。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深圳市政府与哈工大签署新的合作办学协议,在与哈工大本部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在深圳研究生院基础上筹备共建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的历史渊源

哈工大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 “紫丁香二号”卫星,创下了中国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的纪录,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号系列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哈工大已经形成了多个学院、多个学科相互融合、共同服务航天事业的“大航天”格局。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哈工大先后有500多名教师和技术人员参与相关研究工作,5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载人航天的各个领域。哈工大及其科研团队、科研工作者分别荣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成为唯一同时获得这3个奖项的高校。

为什么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第一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