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沒有犯過類似“事後諸葛亮”一樣的錯誤呢?

手心我心bxl版


諸葛亮沒有聽從先主劉備的矚附,重用馬謖駐守街亭。馬謖把兵營紮在山上,沒有當道安營紮寨。被司馬懿斷了水道,山上蜀軍斷糧斷水多日。最後被司馬懿打得大敗,馬謖失街亭戰略要地,使諸葛亮精心準備的幾年的第一次北伐失敗!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諸葛亮命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鎮守街亭。馬謖王平兩個人到街亭察看地勢,王平要在五路總口安營紮寨,馬謖卻堅持在山上安營紮寨。兩個人吵個半紅臉,最近馬謖說:*丞相有事都請教於我,我是主帥,你就不要再說了!*王平氣得自帶五千士兵到離山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

司馬懿率領大軍來到街亭附近一看,聽說馬謖把軍事都紮在山坡上。司馬懿笑著說:*徒有虛名,真是庸才!孔明用這樣的人,怎麼能不誤大事呢?*於是命令張郃帶領一支軍隊擋住王平的來路。又命令申耽、申儀率領兩路軍隊包圍山,先斷了水源的道路。第二天早上,司馬懿大軍開始進攻,魏軍是漫山遍野、旌旗招展。蜀兵見了都膽怯不敢下山。馬謖殺了兩個將領,開始往山下衝,都被魏軍用弓箭射了回去。

王平帶兵本部軍隊來救馬謖,被張郃率領大軍給擋了回去。山上的蜀軍既無水又無糧,寨中大亂。半夜時分,山南蜀兵偷開大門,跑到山下投降了魏軍。司馬懿命令士兵沿山放火,山上的蜀兵是自相踐踏,是潰不成軍。

諸葛亮後悔當初沒有聽從先主劉備託孤時的矚附:*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於是揮淚斬馬謖,上表後主劉禪,請求處罰自己的過失,並且要求自降三級。





隱者康司馬


諸葛亮一生著實犯了一次也是致命的一次失敗,那就是派馬謖去守街亭。事前,他也是有很大的顧慮,反覆交代營寨駐紮的位置,而且派了小心謹慎而又武藝高強的王平為副將。結果,馬謖還是把街亭失了,這時他才後悔沒有聽劉備對馬謖志大才疏,言過其實不可重用的諄諄告誡。


北社野老


在劉備夷陵戰敗後,諸葛亮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認為如果法正活者一定能夠制止劉備伐吳,即使制止不了,也會避免劉備有次慘敗。 很明顯,諸葛亮事後將劉備之敗歸結為法正的死去。據《三國志》記載,在劉備伐吳時,趙雲進行過勸諫,而諸葛亮本人並沒有就伐吳進行過勸諫。或者,應該說,諸葛亮是支持劉備伐吳的。

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隆重對》中,荊州是重要的一環,只有佔有荊州,才能實現

“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與益州側翼呼應,進取天下。失去了荊州,《隆中對》就出現了先天缺陷,導致後來諸葛亮屢出祁山,而徒勞無獲。為了實現自己一手謀劃的戰略規劃,諸葛亮有理由支持劉備伐吳。

同時,諸葛亮並不能對支持劉備伐吳表現的太過露骨。因為他的兄長諸葛瑾在東吳任職,而且兩人的關係非常密切,經常有書信來往,甚至在諸葛亮婚後一直沒有子嗣,諸葛瑾把自己的二兒子過繼給諸葛亮。諸葛亮也對諸葛瑾一家在東吳情況十分關心,後來侄子諸葛恪被任命為吳國管理軍糧的節度官時,諸葛亮特意寫信給陸遜,說侄子不能勝任。諸葛亮與諸葛瑾並沒有因為分處兩國,而關係生分。如果諸葛亮明確表示支持劉備伐吳,將會陷兄長諸葛瑾於不利。所以,諸葛亮支持伐吳只能是暗中支持。

從《三國志》中,發現劉備伐吳在蜀國遭遇的阻力並不大,除了趙雲,似乎並沒有記載其他人反對。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亮並不反對伐吳,如果真的反對,必定在史書上會有所記載。所以說,諸葛亮在劉備伐吳的問題上,事先沒有勸阻,事後又歸結於法正的早逝,自然屬於“事後諸葛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