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學養家心法

短線炒股,要麼追求上億,要麼什麼都沒有。

本人炒股以來一直致力於交易模式的優化,經歷十餘年,有幸一朝頓悟。

本人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基於對市場情緒的揣摩,進而判斷風險和收益的比較,並指導實際操作,故暫名曰心法。

博弈,就是在動態的變化過程中,時刻尋求最優化的策略。能將股市心法融會貫通並用作實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職業之前,我以為自己懂了,現在想想當時其實不懂,之前所賺的大部分拜07年大牛市所賜,08年進入職業,從90多萬,最低被打到40萬不到,面對房貸、車子油錢、小孩奶粉錢。。。所帶來的迷茫和壓力只有經歷過的人能懂。

迷茫困惑之後,支持我的是信念。職業炒手、asking這些人可以從股市賺上千萬上億,是什麼讓他們獲得如此的成就,股市既然是一個群體博弈,其背後參與者的行為模式一定有其規律,通過對心理模式的不斷深入研究,我終於發現是可行的。

最艱苦的是第一個百萬,10多年的迷茫與摸索,如果早幾年有人發類似的帖子,讓我堅定信念,現在應該已經走得更遠,可惜時間已經不能倒流,我的經驗很多也是虧出來的。

最早我是做短線的,後來又搞價值投資,在指數高位迷戀價值投資,越跌越買,結果遭遇暴跌,最後損失慘重。

後來又搞回短線,在短線初級階段迷戀技術,經常買突破新高的股,結果賺麼賺點小錢,碰到幾個假突破就虧大了。

不是反對其它方法,只是目前我們的市場比較適合短線。

連續低迷的四五年階段,我基本以學習為主,早期有緣在營業部會面唐能通和童牧野,練習短線之後反覆不得其門而入,而後大量研習巴菲特,包括後來的彼得林奇,堅定價值投資路線,有緣路過閩發,知會了asking等人的神奇經歷。。。

在辭掉工作以後,又面臨08年的大熊市,上有老下有小,股市資金不斷縮水,同時還要從股市中不斷提出生活費,心理上揹負著壓力時信念受到挑戰,說服自己要堅持信念的正是asking,炒手等榜樣的力量,但是我挺過來了,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給同樣經歷著的人信念。

歷經了迷茫與痛苦,揹負著生活的壓力,是信念讓我走到了今天,所以我非常看重這兩個字。

技巧性的東西,asking和炒手基本都說了,我能反覆強調的就是信念二字。

我也迷茫過,但是依然有信念。

長時間面對虧損局面後,產生情緒低落是可以理解的,我瞭解這種感受。經歷過後,我發誓永遠不再讓自己再有這種難受的感覺。

要堅定信念,更理智的去看待這個市場,不斷優化自己的操作策略,不要在交易上失去耐心。

從k線技術短線到巴菲特價值投資再到趨勢短線再到中國式價值投資再到融合價值與投機的綜合式短線

追求技術的量化,曾經讓我大量的時間鑽這個牛角尖,還是有太多的人執迷於此,炒股若是這樣可行的話,那些基金經理們應該比炒手們更有優勢了。

擺脫教條主義的束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思考和總結自己成功例子的共性和失敗例子的共性,成功的例子裡面再思考能不能更早一點下手,未必要等突破以後。突破買入雖然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但是還處在見招拆招的階段,如果你能看到更大的局,應該追求未出招已應招的境界。

交易的本質是群體博弈,追根溯源的話,就是隨時衡量,場外的潛在買入者的錢的數量和買入傾向,與場內籌碼的數量和賣出傾向,當前者大於後者就買入,當後者大於前者就賣出。

買入傾向的推理,大多來自賺錢效應,賣出傾向的推理,大多來自虧錢效應。然後再結合大盤,主流熱點這些,進行瞬間的操作判斷,操作是瞬間的,判斷是動態的。

股票走勢本質是持幣者與持籌者的博弈產生,應該多揣摩兩者之心,讓自己站在主動的這一方即可。

醞釀,開展,逐步蔓延,場內籌碼的情緒部分從下跌空間有限轉向失望離場。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場外資金逐步累積的一個過程,當市場情緒逆轉那一刻來臨的時候,資金又會蜂擁而入,如此不斷往復。如果說股市有什麼規律的話,這種情緒轉變的過程就是規律,而且可以預期的一千年內,這種規律亦不會有大的改變。

市場很多人討論的是如何克服貪婪和恐慌,雖然不錯,但是著眼點在僅在自身,難免侷限。高手進出,買賣的一刻力求淡定,藉助市場的貪婪和恐慌反過來指導決策,著眼點在整個市場,境界自然高了一層。

強勢階段,買股的邏輯是因為賺錢效應下的資金不斷進入,那麼強的標的被後來資金選中的概率大,所以選強。弱勢階段,買股的邏輯是因為市場虧錢效應的擴散導致恐慌盤的不斷宣洩,那麼宣洩殆盡的,只要少量買盤就可以推動上漲,所以低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股市也一樣,掌握了以往熱點輪動規律後,自然預期的準確性會提高。

掌握市場之心,勝利接踵而至;心被市場掌握,失敗連綿不絕。

技術圖形相對次要,對於市場情緒的把握才是重點,但是這個沒有圖表,很難量化,卻可以揣摩。

純技術有其侷限性,同一張k線圖,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背後所參與的投資者的心理狀態也大不相同。同樣的技術形態,後期的走勢卻可能完全不同,這可能也是長久困擾很多技術派選手的問題,但是如果能夠把局看的更大一些,也許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單個個股走勢本身有不確定性,把整個板塊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看懂其後的題材支撐和板塊走勢。

短線操作需要較強的綜合素質,包括冷靜理智的心理,良好的大局觀,完善的交易系統,一些具體操作方法。

短線是一種綜合技能,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技術或者政策面或者基本面等等,結果都不得其門而入,天道酬勤,但也應懂得如何綜合使用。

擅於做短線的人,應該清楚自身的特點,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當時機不成熟或者市場對自己不利時,理性地面對風險,當機會來臨時,全力拼取。這句話理解不難,做到卻不易,很多人往往因為虧錢就想著急於扳回,一再對抗風險,機會來臨時卻又麻木於自己深套中的個股。

當市場的發展和自己的判斷不一致時,要重新審視,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冷靜處理,平穩的心態是做短線的根本。

信念,曾經很長的時間迷茫過,所以懂得信念的重要,自強不息,百折不回。

初期從90多萬虧到最低40萬不到、10年5月資金達到200萬、9月達到300萬、11月400萬、11年1月600萬

2010-05-2500:08

今天很高興參加實盤大賽的帳戶踏上了200萬整數關,自從職業炒股2年以來,扣除生活開銷,這200萬全部是從股市中賺來。

非常感謝職業炒手、asking等短線高手,從閩發到淘股吧,本人一直默默的潛水,不斷的向前輩們學習,但是從他們身上得到最多的是對於短線操作的信念,因為有了信念,才會全身心的投入。

關於經驗和技巧,其實說來也挺慚愧,雖然炒股有十多年了,但是前面的十來年基本一直在迷茫和困惑中,所以經歷也不像心如止兄這般跌宕起伏,因為有了信念,職業炒股後,全身心的投入短線操作的研究,有了一個漸悟到頓悟的過程。把閩發和淘股吧裡的好手的手法都進行了一番學習,集百家之所長。具體的操作技巧大部分還是靠自己去領悟的,從牛市到熊市,從戰術到戰略,力求全面。

以前我也不信asking是億萬身家的,後來領會了他的隻言片語,恍然大悟,只恨看到的太晚。

有時候感覺是像做夢,難道股市賺錢的秘密就是這樣,如果是個夢的話,還要繼續,因為目標還很遠。

大盤下跌的不同階段,不同的資金級別,策略也完全不同。

小資金階段,下跌初期仍可以積極進攻,隨著資金的增大,犯錯的成本也隨之加大,在確認下跌後,傾向於防守。

市場弱勢時自然機會就少,市場強勢時,60%以上贏面的機會較多。

重倉出擊相對少些,平均一年10幾次左右,其中4-5次10%以上的獲利包括1-2次20%以上,虧損10%控制在1次或杜絕。沒有具體統計過,感覺大致如此,反應在收益率曲線上,就是平時穩攀升為主,偶爾跳躍式上揚,極少大幅回落。

控制回撤,最重要的就是迴避系統性崩潰風險,事實上絕大部分崩潰都有前兆,從賺錢和虧錢效應的演變過程可以進行推斷,不過為此可能也會放棄很多機會。

看看天氣,如果覺得要下雨了,就早點回家,不要貪玩,天氣好了再出來,說簡單點就是這樣。

關於超跌度的把握,大盤的角度,連續下跌一段後,再出現大陰線,指數遠離5日線;板塊的角度,超跌的板塊在連續下跌一段後,再次出現集體性的大幅殺跌。當兩者結合的時候,便是超跌的出擊時刻。

有賺錢效應的情況下,做熱點為主。有恐慌效應的情況下,做超跌為主。

根據市場的賺錢效應和恐慌效應來判斷大勢。

超跌的品種穩住了,強勢的個股機會就大些,超跌的品種繼續創新低,強勢的個股補跌在即。

我是做短線的,所指的賺錢效應,以短為主,大致展開如下:

這個市場上有大量的短線選手,很多人其實對市場理解的不夠,但是他們在階段也會賺錢,這種賺錢會階段增加自信,進而快速的投入到下一個品種上,當這種行為產生群體效應時,這種背景下熱點就容易有持續性。

相反的,如果短線追漲的那些,接二連三的失手,導致資金大幅回落,他們就會進入反思,從而減少操作,當這種行為產生群體效應時,一些強勢股沒有後繼者,就容易形成補跌。

這兩種心理變化過程,不斷循環往復,踏準了節奏,就能分辨出機會的大小,進而決定進出的倉位。

市場熱點明確,資金進入的上漲段,能夠把握熱點賺取盈利固然好,但是在熱點退散、資金退散的下跌段的交易才是短線好手與普通選手的區別。

短線好手幾乎不會出現季度性虧損,盈利從杜絕虧損開始。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股市也一樣,掌握了以往熱點輪動規律後,自然預期的準確性會提高。

職業炒股以來,一直尋找針對股市不同階段下同時兼顧安全與效率的最佳策略。

強勢市場追漲龍頭,弱勢市場低吸回調,格局轉換預先埋伏可能炒作的熱點。大盤在漲勢,相對風險小些,可以找些強勢品種操作為主。

強勢階段,一種直接買強勢標的,另一種買低位未啟動的。

強勢階段,買股的邏輯是因為賺錢效應下的資金不斷進入,那麼強的標的被後來資金選中的概率大,所以選強。弱勢階段,買股的邏輯是因為市場虧錢效應的擴散導致恐慌盤的不斷宣洩,那麼宣洩怠盡的,只要少量買盤就可以推動上漲,所以低吸。

如果是追龍頭,那麼追最強的,如果是潛伏,那麼可以選擇低價的或者超跌的,但是一定要切題,既然有確定是xxx概念的,為什麼還要選應該、可能是xxx概念的呢。要在拉昇的那一刻,市場一眼就知道它是什麼概念,這樣才能吸引跟風的。

弱勢初期,選擇做強勢股的回調反抽,或者新熱點。

弱勢中期,選擇做超跌股,重點在時機,一般是連續下跌一段後的再度猛跌時。

弱勢末期,選擇做符合主流熱點有爆發力的強勢股。

下跌期的操作,絕大多數買入是等大陰線後,第二天再探底的時候。

難點在於對時機的把握,過早介入容易吃套,所以原則上寧願慢三分。

下跌初期,強股形態尚未完全破壞,市場仍有期待會有新高,可以做強勢股回調的反抽。強勢股在之前上漲過程中有強大的號召力和人氣,而在進入弱勢初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調。

下跌中期,市場已經認同弱勢,強勢股的反彈往往遭到更多的拋壓,而超跌股伴隨著崩潰盤的出現,拋壓稍顯緩解,此時稍有部分買盤便有機會推動超跌股進行一定的反彈。

找那些跌的最慘的股,沒有特別好的機會時,寧願放棄,耐心等待市場由弱轉強時的暴利機會。

下跌末期,市場恐慌心理極度擴散,談股色變,大部分個股下跌慘重。由於市場對弱勢的認同,使得很多資金處於在外觀望狀態。之後會出來一個有持續性的熱點領導市場上漲。選擇做符合主流熱點有爆發力的強勢股。

也許後市還有低點,但是我相信隨著盤面出現的一些新的變化,那些在場外觀望已久的遊資心中那份被隱藏多日的激情又會被重新點燃,此時好的策略就是把籌碼放在最有爆發力的個股上。

通常一輪較大級別的反彈,其中會有一個龍頭板塊,而這個龍頭板塊的龍頭個股往往有超預期的上漲,這個板塊要求對大盤有號召力,而這個龍頭也要求對這個板塊有號召力,那麼相應的這個龍頭就會成為整個市場關注的核心。

對於階段的判斷本身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能會錯,但是好的策略,就是在判斷錯誤的時候仍然可以佔有一定的應變優勢。

高點買入後碰到大跌,就拿著中線不動,這是一個心理障礙,說好聽點是不願意認輸,覺得賣出了就是輸錢了,說不好聽點是虛榮心在作怪,操作上應該用理性來應對。

尾盤買股,預期熱點第二天持續的品種,需要對熱點的持續性有判斷。如何提高成功率?做的是短線,看的是更大的局。

大盤與個股是相輔相成的,大盤不看好的情況下,注重的是風險,有高強度的板塊的情況下,注重的是機會,如果既不看好大盤,又沒有熱點,就多休息吧,如果有強熱點,則仍可參與操作。

人氣面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這個和市場的賺錢效應有關,股神遍地的時候就是人氣最旺的時候。

不知道上漲原因的股票要麼就找它上漲的原因,找不到就不用管它,賺自己看得懂的錢就夠了。

政策面和人氣面權重相對大些,技術和基本面相對次要。

政策面相對獨立,市場會圍繞政策反覆炒作,這是中國股市的特色。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成交回報是股市資訊的一部分,有助於心理分析,你對對手的心理足夠的瞭解,操作上就更容易把握主動。

交易的本質是群體博弈,追根溯源的話,就是隨時衡量,場外的潛在買入者的錢的數量和買入傾向,與場內籌碼的數量和賣出傾向,當前者大於後者就買入,當後者大於前者就賣出。這是心理博弈。

若行情偏弱,則相對有利於場外。有錢的在場外等更低的價格,有股的在場內等反抽,而一旦場內人作出一致性止損時,則是短期逆轉機會。

買入傾向的推理,大多來自賺錢效應,賣出傾向的推理,大多來自虧錢效應。然後再結合大盤,主流熱點這些,進行瞬間的操作判斷,操作是瞬間的,判斷是動態的。

看的是長線,做的是短線,如果判斷錯了,應變就是了。根據盤面的變化,市場的賺錢和虧錢效應的變化,推測市場心理的演變。

08年超預期的熊市,我經歷過,不斷思考如果後市再度面臨這樣的局面,怎麼樣的策略才是最好的。判斷為末,應變為本。

人貪婪是因為他賺錢了,一個充斥賺錢效應的市場通常機會多過風險,此期間力求更大限度博取利潤。

人恐慌是因為他虧錢了,一個充斥虧錢效應的市場通常風險多過機會,此期間力求更大限度迴避風險。

我是做短線的,所指的賺錢效應,以短為主,大致展開如下:

這個市場上有大量的短線選手,很多人其實對市場理解的不夠,但是他們在階段也會賺錢,這種賺錢會階段增加自信,進而快速的投入到下一個品種上,當這種行為產生群體效應時,這種背景下熱點就容易有持續性。

相反的,如果短線追漲的那些,接二連三的失手,導致資金大幅回落,他們就會進入反思,從而減少操作,當這種行為產生群體效應時,一些強勢股沒有後繼者,就容易形成補跌。

這兩種心理變化過程,不斷循環往復,踏準了節奏,就能分辨出機會的大小,進而決定進出的時機。

通常而言喜歡追漲的人如果能賺錢,他們會傾向於再次重複追漲的動作,當此動作一再重複並能賺錢後,便會影響到周圍人群,而自身甚至產生埋怨出擊倉位太少的心態,以至於逐步將行情推向高潮,直到這種賺錢效應告一段落;而如果追漲的人開始逐步虧錢,他們便會出現自我懲罰心理,操作上則趨於謹慎,反應在盤面上則是活躍度逐步下降。

同樣,這個市場上也存在一批喜歡逢下跌抄底的人,如果抄底的人能賺,則他們仍會繼續抄底,反應在盤面上就是大盤難以大幅下跌,而一旦抄底的人開始虧錢,他們同樣也會出現自我懲罰心理,操作上則減少抄底的動作,而一旦抄底的人開始減少,部分股票稍有賣壓便產生無抵抗式下跌,這即是逐步引發崩潰的前兆,直到賣出者無以為繼。

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市場的理解都會有自己的操作。

我是風險極度厭惡型。

如果你能對市場心理有個大致的把握,再來看技術,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市場很多人討論的是如何克服貪婪和恐慌,雖然不錯,但是著眼點在僅在自身,難免侷限。高手進出,買賣的一刻力求淡定,藉助市場的貪婪和恐慌反過來指導決策,著眼點在整個市場,境界自然高了一層。

短線操作,要根據實時的盤面情況,客觀的衡量風險和收益後進行相應的應變。

做短線,追求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把握爆發力品種的機會,為了控制風險,有時卻錯失牛股,為了把握爆發品種,有時承擔風險。如果你對風險和收益的判斷越客觀越準確,時間會展現複利的威力。

錯失牛股沒有關係,偶爾承擔風險也沒有關係,對於不同狀況下風險和收益的衡量才是根本,但是這本身也取決於對你市場的深刻理解。

對於市場的深刻理解無法簡單的說清楚,我用了大量的篇幅也只能表達一二,須自行修煉。

市場有自己的選擇,尊重市場的選擇。

熊市空倉,牛市操作,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是不可能的。在操作的那一刻,很多高手對於大盤的判斷也是不確定的,是良好的操作策略使然。

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系統,然後堅決執行,對我而言,我雖每天大量研究,但沒有好機會的時候更多的是放棄和耐心等待,而當絕佳機會出現的時候,就需要有萬夫不當之勇去爭取。買入機會,賣出風險,只做對的交易,勝負交給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勝負心。

先完善自己的系統,對市場給出的機會能儘量判斷出客觀的贏面。

股票操作是科學,做對的操作就可以了,輸贏交給概率,我們要利用市場的情緒來賺錢,自然也要避免自己陷入情緒的漩渦。

如果你能掌握市場的情緒,勝利將接踵而來,如果你的情緒被市場掌握,失敗將揮之不去。

在市場之內,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做跟隨者,不做發動者。絕不是引導市場,而是跟隨的更緊一點,這個必須要強調。也許有人可以引導市場,但是我的模式是堅決反對這麼做的。

當市場不斷變化時,現有的參與者在想什麼,場外的資金,又在想什麼。掌握市場之心,勝利接踵而至;心被市場掌握,失敗連綿不絕。

我的操作是按照大概率贏面的角度出發,如果市場一定要連續下跌讓我虧一筆錢也無妨,等反抽賣出就是了。只要我的出擊符合大概率贏面,並不影響整體的收益。

市場不同階段我的手法也有所不同。

大盤不良意味著操作策略的改變,點位不是重點,關鍵觀察盤面賺錢虧錢效應的變化。

弱勢初段低吸止損,弱勢中段低吸崩潰,弱勢末段追漲強勢。

火候的問題,我也沒法做到精確,大方向把握對了,賺錢還是大概率,多少的問題。

符合主流熱點的新故事是賺大錢的機會。熱點來自題材,持續性來自賺錢效應。海量信息的快速識別來自於對於股市的深刻理解。

股票操作只有買入和賣出,沒有止損和割肉。

賣出後重新審視市場捕捉新機會,不必為了所謂的解套而錯失其它的機會。

只要系統沒有問題,賺錢不值得激動,因為那是概率,虧錢也不必懊惱,因為那是概率。

沒有邏輯支撐,只是技術形態看好,就算買,也只能輕倉,放棄也不可惜。

看的越多,自然機會就越多,一年把握4-5次重倉必殺,再加上平時小機會累計,翻番自然不是問題。

熱點的介入,一種是提前預判埋伏,一種是盤中追擊,隨機應變為主。

倉位,讓自己覺得舒服就可以。

做短線,盈虧比很重要,權衡風險和收益,做出相應的決策。

股指期貨的容錯率低,這個和股票差別很多,我們股票炒手的優勢在於對市場熱點的判斷,有時候大盤判斷錯誤,也未必虧錢,或者買到熱點龍頭,大盤退潮了,也能全身而退等等,但是股指期貨判斷錯誤,直接結果就是虧錢,加上槓杆影響到心態,反過來又影響操作。

我們這個市場,有大量的短線客,做短線的想的都是要做龍頭,只要被市場確定為龍頭,賣給誰就不再是問題。要買的人很多,籌碼有限,所以就造成連續漲停的結果。

關於長線和短線,我不否認長線的賺錢模式,但是在當前的A股市場中,短線模式確實是效率較高的一種,百萬實盤賽中眾多的好手就是最好的證明,其複利的增長速度讓很多投資者難以相信。

突破買入雖然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但是還處在見招拆招的階段,如果你能看到更大的局,應該追求未出招已應招的境界。

先克服心理障礙,之後多操作,多思考,概率會告訴你以後應該怎麼做,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礙,再多的失敗也不能轉化為經驗。

因為簡單,所以果斷,最忌自己都不看好了,只是因為套了幾個點,還在猶豫。

如果你有好的理念,賺再多都沒什麼好奇怪的。看賬戶,我都不信自己有這樣的增長速度。

大盤不好的時候,不做也可以,小倉做也可以,如果你是老手了,不做光看也可以感受市場的變化,如果你是新手,多虧些或許能增長點經驗也好,看你的具體情況了。

有些強勢票是個股行為,往往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於板塊性的行為,大體上有個規律,如果你有心,耐心總結,你會發現這樣的規律,以後自然知道要怎麼做。

關於補倉以及止損這樣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你還有補倉或者止損的想法,就說明你的心裡還有成本這個障礙,好的操作,應該是最簡單的,只有買入或者賣出。

倉位管理讓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個人操作偏保守,故發現盤面不良信號傾向於退出觀望。

根據勝率的百分比,決定下注倉位的輕重,如果你技術過關了,那麼需要的就是冷靜再冷靜,理智再理智,情緒歸情緒,操作歸操作,永遠不要讓情緒來控制你的操作。然後嚴格執行就可以了。

經歷n次失手後,大致知道出擊的成功率,重倉出擊,務求完勝,一旦失手,賣出重來。

百萬以下,操作方式多種多樣,高接低擋不亦樂乎,一買一賣都是鼠標點一下,百萬級的,放棄一些左側交易模式,選擇有板塊熱點保護的品種為主,千萬級的,衝擊成本必然大為增加,學會分倉操作,放棄一些個股性機會,操作熱點為主。

隨著自己交易模式的不斷優化,確實操作上略有變化,不過絕對不能算做龍頭股和強勢股的旗幟,本人風格偏保守,不願意承擔高風險,不過在自認為確定性和持續性較高的主流熱點機會面前才會重倉參與所謂的龍頭股。

有時買龍頭不是因為膽子大,而是根據板塊整體動能,龍頭有相應溢價,而股價尚未反應溢價時介入;有時買跟風,不是因為膽子小,是因為龍頭賺錢效應十足,而部分跟風品種尚處低位,有隨時受龍頭激發而具備向上潛力,職業炒手正是此路好手。

各種現象,並不一定都能得到解釋,但是有些是有普遍規律性的,例如左側交易的好時機是連續一段下挫後的集體大幅下挫,連續上漲一段後的集體漲停則要特別小心。

賺錢效應是激發資金不斷進場的最大動力。

我的理解,價值投資=短線投機,區別只是在於操作的時間區間和對價值的認知。

價值投資者認為,短期的市場是不確定的。但作為短線選手,我認為短期的市場情緒是有規律可循的,長期是無法預料的,於是就演變出不同的操作。

忘記你的成本很重要。忘記成本後,再考慮,假設你現在空倉,你會怎麼辦,如果你還會買持倉股,那就拿著,如果會買別的股,那就換股,如果選擇空倉觀望,那就賣出。

止損,不看好了就賣出,管它是不是止損。

因為簡單,所以果斷,最忌自己都不看好了,只是因為套了幾個點,還在猶豫。

心態問題,我只能說,情緒是情緒,操作是操作,獲利兌現和恐懼虧損是人的天性,但是作為職業投機者應該克服,迫切也好恐懼也好,操作該怎麼還是怎麼,如果讓情緒影響了操作,便不該了。

我覺得最大的忌諱就是在買賣受損時賭徒式加碼,虧錢了就急於翻本,亂操作一氣,容易錯上加錯,後果嚴重。

看我的實盤不會對你有多大幫助,因為你不知道我在操作的那一刻的想法。

功夫未到時,你即使看了全部實盤,也不能瞭解,功夫到了,隻言片語便知。

做短線,熱點的判斷是最重要的,關鍵的是有沒有賺錢效應。

往大了說是綜合素質,什麼都要知道點,但是實際上到後來,什麼技術啊,基本面的都不重要,到了那個階段,k線看一眼,就決定操作了。

理念的東西,簡單說就是把握市場熱點,實際操作中,預判、試錯、確認、加倉等。

賺該你賺的那部分就可以了,不必過於拘泥。

萬事俱備的時候,東風一吹,才是行動的時刻。

有些人早上起床要鬧鈴,有些人不需要,因為已經成為習慣。

操作應簡單化,想的太多臨盤難免猶豫,不要有太重的成本障礙。多操作,多思考,概率會告訴你以後應該怎麼做。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礙,再多的失敗也不能轉化為經驗。

除了成交量,基本什麼指標都不看。

成交量,主要是看成交量的變化。

追板,主要看市場環境、熱點。

成交量再結合價格的變化,揣摩場內和場外人心的變化。

板上買票的操作基本佔了本人操作的一半,統計的勝率低只是針對純技術的行為,但是不能否定,這種方法仍然是短線切實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有大局觀,特別重倉買入的一剎那要有後市還有3到5個漲停空間的判斷。一隻股票如果你沒有後市3-5漲停空間的判斷,那麼一個板也不要重倉買入。

判斷日內高低,非本人強項,另asking、炒手、just999等實盤高手在股指期貨中不乏虧損,說明即便無法判斷日內高低點,亦可把股市作提款機。

大盤弱勢,更須堅定短線炒股的信念。

衡量一個職業選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盈利的穩定性。

重要的不在於錯過了什麼,在於當下應該把握什麼。

股票買賣,很多人的一個誤區,認為跟著大戶買有贏面,那麼大戶又是跟著誰買呢?asking,他的選股思路卻是大眾情人,這才是短線的交易之道。

每個人心中有各自不同的第一股,真正的第一股始終是市場決定的,而市場本身又是不斷動態變化的。

我們操作的本身就是追求在這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籌碼儘量在相對有利的方向上。

茫然本身也是市場情緒的一部分,想辦法跳出自身情緒,在更高的高度俯看市場情緒,你會發現這些情緒變化本身就是規律的一部分了,就像歷史輪迴。

我是做短線的,現在放棄了很多零碎操作,選股而言,要麼是當前的熱門,要麼是預判會成為熱門的品種。

波段不確定性很大,超短才是相對確定的。

虧錢不是做短線的錯,剛開始學習,水平不夠,交點學費也是應該的,最可怕的是失去了信念。

虧損的經驗本身也是一種財富,但是要用它來優化自己的策略,以避免以後的虧損。

穩定的複利才是職業炒股的根本。

學會一套完善的系統,才能做永遠的贏家,我沒法知道明天大盤是漲是跌,但好的操作可以做到的是,如果大盤上漲,我的股票大漲,如果大盤下跌,我的股票不跌或者小跌,如此反覆,積小勝為大勝。

是贏是虧有時候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對,盈虧的事情交給概率。

用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個市場,而不是拘泥於自己套牢的股票。

做T本身也是買賣操作的一部分,只是機會大的時候買入,風險大的時候賣出,而恰巧這種情況出現在同一天同一個個股上時就變成了所謂的做t,不要刻意為了做T而做。

資金大了必然增加衝擊成本,買入的時候沒買夠量股價已經上去了,而一旦失手的時候,本來可能虧2-3個點結束的操作,要變成5-6個點的損失,更有較長的賣出時間,從而影響其它品種的操作,小資金相對靈活的多,來去自如。

關於心態,股票做好了,能實現穩定盈利,心態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了。

心理層面的研究在我看來至關重要,我的操作策略基礎便來源於此。

有人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說天下股市唯心法不破。

我的有些看法可能對你來說是顛覆性的,比如對於莊家和散戶,我認為好的股票,主力是散戶,而所謂莊家反而是跟風的。

追漲也好,低吸也好,問題不在模式,而在何種階段應用,以及火候。

不刻意反向操作,市場做多,我可能做多,也可能謹慎,單一的理解都可能有失偏頗。

一個股票,買的時候,問下自己,往上敢不敢看30%的空間,往下敢不敢越跌越買,如果回答的是肯定的,那麼就買吧,信心來自對市場的理解。

在我的操作模式裡面,從來沒有“止損”這兩個字。

潛意識的思想很多來自於情緒,好的操作策略應該藉助市場情緒,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緒所主導。

當時機不成熟或者市場對自己不利時,理性地面對風險,當機會來臨時,全力拼取。這句話理解不難,做到卻不易,很多人往往因為虧錢就想著急於扳回,一再對抗風險,機會來臨時卻又麻木於自己深套中的個股。

當市場的發展和自己的判斷不一致時,要重新審視,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冷靜處理,平穩的心態是做短線的根本。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情緒,而只是純技術的話,我現在的水準不支持可以在股市上獲得穩定盈利。

短線是一種綜合技能,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技術或者政策面或者基本面等等,結果都不得其門而入,天道酬勤,但也應懂得如何綜合使用。

擅於做短線的人,應該清楚自身的特點,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短線操作需要較強的綜合素質,包括冷靜理智的心理,良好的大局觀,完善的交易系統,信念。

個人覺得炒股應有大局觀,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市場,選擇機會大於風險的股票進行操作,而不是拘泥於止損止盈這類。看好買入,不看好賣出或則換股,操作越簡單越好。

大局觀是一種綜合因素,只參與機會大於風險的操作,當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各方面都較好的時候便是重倉出擊博取利潤的時機,如此往復不斷複利。信息公告如同技術一樣,本身是決策的考量因素之一,如果你對市場理解的不夠深刻,光鑽研這些也是徒勞。

大局觀,這是道的範疇,儘量培養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看整個市場。

單個個股走勢本身有不確定性,不好做出判斷,把整個板塊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政策面、技術面、基本面、資金面、人氣面。。。等集合於一身時形成的共振。

具體技術的東西,個人不怎麼注重。大方向的問題,或許就是asking說的一張紙的意思,懂了就懂了,不懂的多說也無用,用我的話說,就是雖然做的是短線,但是看的是更大的局。

我喜歡用更大的局來看待合力。單個個股走勢本身有不確定性,不好做出判斷,把整個板塊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

股票是一個心理遊戲。我們的操作應該儘量讓自己避免被動。好的策略就應該不管行情怎麼變化,讓自己始終在應變中處於優勢,這也是實現穩定盈利的根本。

針對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操作模式,高拋低吸也對,追漲殺跌也好,都有其道理,關鍵取決於對市場的理解。感受盤面氣氛,作出相應策略。

價值投資者認為,短期的市場是不確定的。但作為短線選手,我認為短期的市場情緒是有規律可循的,長期是無法預料的,於是就演變出不同的操作。

方法說出來都很簡單,搞清楚現在是什麼階段,然後選用該用的方法,把握好自己的節奏。有時候自己都覺得要懷疑自己,難道自己就這麼掌握了所謂的方法,難道這樣一直下去未來有一天就會成為職業炒手或asking那樣,過去的穩定增長也好,只代表過去,還是讓未來的來檢驗吧,時刻保持對市場的敬畏之心。大體上就是行情好就多做做,行情不好就多休息,做的話,做最強這些。

當時機不成熟或者市場對自己不利時,理性的面對風險,當機會來臨時,全力拼取。這句話理解不難,做到卻不易,很多人往往因為虧錢就想著急於扳回,一再對抗風險,機會來臨時卻又麻木於自己深套中的個股。當市場的發展和自己的判斷不一致時,要重新審視,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冷靜處理,平穩的心態是做短線的根本。

短線好手倉位的高低通常會與市場整體交易量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機會多時多操作,機會少時少操作。

控制回撤,最重要的就是迴避系統性崩潰風險,事實上絕大部分崩潰都有前兆,從賺錢和虧錢效應的演變過程可以進行推斷,不過為此可能也會放棄很多機會。

止損,不看好了就賣出,管它是不是止損。最大的忌諱就是虧錢了就急於翻本,亂操作一氣,容易錯上加錯,後果嚴重。

預期也是動態的變化過程,要結合大盤和整個市場狀況判斷,最忌自己都不看好了,只是因為套了幾個點,還在猶豫。

衡量一個職業選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盈利的穩定性。

有賺錢效應的情況下,做熱點為主;有恐慌效應的情況下,做超跌為主。

根據市場的賺錢效應和恐慌效應來判斷大勢。

外圍股市表現很差有時候會影響開盤,因此部分情況下可以利用外圍做反向操作。

關於什麼時候能成為職業股民,資金方面,如果股市的收入能夠超過開銷即可;收益率方面,至少跑贏最優秀的公募基金和大多數私募基金;志向一定要遠大,操作務必要穩健。

次新股的特點是彈性比較大,所以歷來在大盤反彈階段成為大幅炒作的對象,不過一旦轉入風險區,相對風險對於其它品種也是成倍增加,本質屬於高風險高收益類型。

熱點的介入,一種是提前預判埋伏,一種是盤中追擊,隨機應變為主。

各種因素形成共振的那一刻,就相對選擇重倉出擊。

當時機不成熟或者市場對自己不利時,理性的面對風險,當機會來臨時,全力拼取。這句話理解不難,做到卻不易,很多人往往因為虧錢就想著急於扳回,一再對抗風險,機會來臨時卻又麻木於自己深套中的個股。

當市場的發展和自己的判斷不一致時,要重新審視,越是關鍵時刻,越要冷靜處理,平穩的心態是做短線的根本。

要有大局觀。

高手買入龍頭,超級高手賣出龍頭。

別人貪婪時我更貪婪,別人恐慌時我更恐慌。

敢於大盤低位空倉,敢於大盤高位滿倉;心中無頂底,操作自隨心。

永不止損,永不止盈。只有進場,出局。買入機會,賣出不確定,出局就是出局,不管止損止盈。

得散戶心者得天下;人氣所向,牛股所在。

買入機會,賣出風險,只做對的交易,勝負交給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勝負心。

最重要的是信念二字。

信念,曾經很長的時間迷茫過,所以我懂得信念的重要,自強不息,百折不回。

做短線的追求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把握爆發力品種的機會,為了控制風險,有時卻錯失牛股,為了把握爆發品種,有時承擔風險,但是如果你對風險和收益的判斷越客觀越準確,時間會展現複利的威力。

關於倉位,有好機會就重點搞,沒有好機會就拿著錢耐心等待或者輕倉練盤感,總之讓自己覺得舒服就可以了。決定倉位的只有一個因素,就是風險收益比。

短線好手倉位的高低通常會與市場整體交易量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機會多時多操作,機會少時少操作。

贏面包括勝率和漲跌空間比

譬如滿倉出擊時,對我來說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會做這樣的決策,一方面是勝率要求90%以上,另一方面是上漲的空間和下跌的空間比率,上漲的空間至少要看到30%-50%以上,而下跌的空間應該在3%-5%以內。

盡力把握好操作,勝負的事情交給概率,不管結果如何坦然面對,冷靜處理。

買入機會,賣出風險,只做對的交易,勝負交給概率,多一份淡定,少一分勝負心。

買賣那一刻的淡定自如,亦是自身境界的提升。

以個人而言,儘管一再控制風險,難免也有重倉失手的時候,此時情緒有所波動是人之常情,對此我的方法就是問自己,如何我現在是空倉的話,我會怎麼辦?

如果我是空倉我就什麼也不買,那麼就賣出手上的個股。

如果我是空倉我會買其它的股,那麼就換股。

如果我是空倉我還是會買自己手上的股,那麼就不要賣了。

當然以上問題只是方向性的問題,還有個量化的要求,比如如果空倉也只是考慮少量買自己手上的股的話,那麼至少現在是重倉的話也要減倉。

具體技術的東西,個人不怎麼注重。大方向的問題,懂了就懂了,不懂的多說也無用,用我的話說,就是雖然做的是短線,但是看的是更大的局。

技術圖形相對次要,對於市場情緒的把握才是重點,但是這個沒有圖表,很難量化,卻可以揣摩。

純技術有其侷限性,同一張k線圖,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背後所參與的投資者的心理狀態也大不相同。

早年我研究技術分析時,也終始為此類問題所困惑。

對於入市不長的短線愛好者先潑些冷水,純k線技術的打板,統計勝率約在45%左右,簡單所謂的追龍頭模式,勝率也大抵如此,大致於澳門賭場,如此反覆只會吞噬你的本金。

所謂的龍頭理論實際並不科學,雖然很多短線客對此篤信不疑,這也是導致長期迷茫和不能穩定獲利的本源。

在我看來沒有永遠的龍頭,雖然買龍頭是一種方法,但是想辦法賣出龍頭才是更高的境界。

知易行難,我有個朋友也做短線,追龍頭為主,剛開始大家都是幾十萬,行情好的時候,他主動和我比收益率,經常超過我,行情不好的時候就聽不到他的聲音,現在他還是幾十萬。

有時買龍頭不是因為膽子大,而是根據板塊整體動能,龍頭有相應溢價,而股價尚未反應溢價時介入;有時買跟風,不是因為膽子小,是因為龍頭賺錢效應十足,而部分跟風品種尚處低位,有隨時受龍頭激發而具備向上潛力。

關於經驗和技巧,其實說來也挺慚愧,雖然炒股有十多年了,但是前面的十來年基本一直在迷茫和困惑中,因為有了信念,職業炒股後,全身心的投入短線操作的研究,有了一個漸悟到頓悟的過程,具體的技巧大部分還是靠自己去領悟的,操作上通過自己領悟的技巧再集百家之所長,把閩發和淘股吧裡的好手的手法都進行了一番學習。

擺脫教條主義的束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多思考和總結自己成功例子的共性和失敗例子的共性,成功的例子裡面再思考能不能更早一點下手,未必要等突破以後。

感謝asking和炒手,他們讓我在研究了10年價值投資後,才知道原來中國股市要這樣炒的,不然的話,現在可能還在迷茫中。

國內A股投資者,若有較高的目標,較好的策略是先讓自己快速成長為短線高手,然後用10年左右時間完成上億的積累。短線投機者在初始階段有較高的效率,高手十萬到億,可以在10年內達成。

應該感謝,慶幸自己生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確實,在可以預見的10年內,短線仍然有此收益,未來隨著市場的成熟,機會肯定會逐漸減少。

現在股市的短線,好比80年代的下海,當時很多人對於下海也不置可否,結果很多人成為萬元戶,當然也可能被淹死,能不能成功,是很多因素共同構成的。

我覺得現在的職業炒股,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肯定會有很多人成就千萬、億萬身家,當然也可能失敗,能不能成功,也有諸多因素。

對於新手而言,沒有捷徑,只有經歷過才能理解,至少完整地經歷過一輪牛熊,最好兩輪或以上,然後自行歸納總結。

對於個股,不應拘泥於自己手中所持品種,而應最大限度的觀察各板塊走勢,要對各個週期的領漲和領跌品種進行重點關注。

對於操作,不要一味地追求個別技術指標,或者短期的所謂資金流進流出,主力莊家這些。

對於大盤,不要過多依賴於預測什麼點數頂底這些,而應多關注哪些在漲,哪些在跌,那些先前漲的或者跌的後來又怎麼走了。

大局觀是一種感覺,或許有時候不明白,但是儘量多嘗試讓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待整個市場,一旦明白了,將受益無窮。

個人而言,當時決定辭職之前也是和家人做過較多溝通,一方面事業碰到了瓶頸,另一方面我對股市有極大興趣,且需要大量的時間研究,通過綜合考慮,覺得當時選擇職業炒股對我個人而言是階段較好的人生策略。

事後看當時做的這次選擇是非常明智的。但是這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是一個綜合因素的考量,就像股票的買賣一樣,重要在於對機遇和風險的評判。

職業一年確實頂過業餘十年,至少我是這樣的,08年的一輪熊市若不是職業,恐怕受教也不會這麼深刻,之後頓悟,此後大盤所有的大跌全部規避,我知道,夢想就在眼前了。

只是在岸上是很難學會游泳的,但是下水了難免也要被嗆到。但是在嗆水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學會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

至於是否職業,這本身也是一次賭博,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懷著坦誠和感恩的心,用科學的方法不斷的研究,你的機會就會比別人多。

沒有人能告訴你是不是一定會成功,就看你自己覺得是不是值得。

短線投機者在初始階段有較高的效率,高手十萬到億,可以在10年內達成。

短線炒股,要麼追求上億,要麼什麼都沒有。

如果你決定職業的話,祝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