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年底學校食堂可手機看後廚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昨日,高三初三學生已返校,廣州正有序推進復學復課工作。家長都關心孩子在校園是否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臺”2020年第二期關注的便是“校園食品安全”。流動攤販如何管理,學生如何樹立健康飲食觀念等問題,都讓政協委員關注。

記者瞭解到,今年2月,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局制定了工作方案,計劃在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學校食堂100%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這意味著全市所有學校食堂可實現手機APP看後廚。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陳憂子

飲食安全

流動攤販咋管理?

將鞏固城管與學校的聯動機制

政協委員們調研發現,目前廣州中心城區的學校周邊較少有流動小攤販,附近的小賣鋪也很少售賣過期食品、三無產品。“走鬼”和三無產品現象則出現在城市郊區的學校附近。

2019年廣州市城管局共整治校園周邊流動攤販2.1萬宗,但在偏遠區的個別校園周邊,由於流動攤販有市場,再加上執法力量不足,還是不同程度存在。

在城管人員配備有限的情況下,流動攤販又喜歡打游擊戰。市政協委員、廣州市臺聯會副秘書長蔡武建議,可以建立學校安保與街道城管執法的快速響應專線,校園安保人員負責及時報告校園周邊流動攤販行蹤,城管執法人員接報後迅速響應並採取緊急行動予以查處。

市城管局副局長李鋒回應說,市城管局將繼續鞏固城管與學校的聯動機制,學校安保發現流動攤販後,可以迅速通知街道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到現場處理。“我們也會探索提升智慧化城市管理機制,用好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新的手段,通過‘信息化+’提升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

如何讓學生與五毛食品告別?

將整理彙編《廣州市兒童青少年膳食健康手冊》

五毛食品在廣州城郊周邊較為常見,本報記者近日在番禺區清河綜合批發市場調查發現,這裡的批發商有的售賣著辣條、豆乾等食品,批發價在3角到4角之間。其中部分零食的成分表顯示,阿斯巴甜、甜蜜素、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劑多達十幾種。據番禺區石碁鎮部分小學周邊小賣部店主介紹,他們售賣的五毛食品大多來自該批發市場。

對部分兒童、青少年來說,這些食品很受歡迎,所以他們需要樹立正確健康食品觀念。

市政協委員、市政協聯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吳奇澤建議市場監管局、教育局等職能部門出臺或更新《廣州市中小學校學生食品安全健康指引》,告訴學生們哪些食品不該吃,吃了有什麼危害,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自覺遠離問題食品。

市教育局副局長華山鷹回應說,下一步將會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要求,整理彙編《廣州市兒童青少年膳食健康手冊》,從兒童青少年膳食指導、健康飲食行為培養、常見飲食行為誤區、合理選擇零食等方面提供詳細、有針對性的指導。

學校食堂如何辦得更好?

鼓勵建立家長試餐陪餐制度

學校的飲食供應如果安全美味,便會極大減少學生在校門外光顧小攤販的概率。鐵一中學目前有三個校區,每個校區都有持營養師證的校醫,飯堂都是A級。飯堂每天有六七種菜品組合選擇,每天菜品不一。

鐵一中學的飯堂以雞腿聞名,學校老師用雞腿來獎勵學習成績的佼佼者,效果不錯。該校德育主任黃雄說,“我們每學期都會評出十大菜式、鐵一的雞腿滷蛋、豬手也非常出名。”

“學生在學校吃不飽或者吃不好,是因為學校一般提供的食品比較單一。”市政協常委、廣州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建華建議定期組織學生和家長對學校食堂、餐飲配送企業進行評價,提出改善的建議,學校食堂或配餐企業應充分考慮不同區域學校、不同年齡等因素,提供營養豐富的菜式,豐富學校零食的種類。

“我們將進一步指導學校加強家校聯繫,在食品採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涉及學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項上,多聽取家長委員會意見。”華山鷹說,他們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家長試餐陪餐制度,學校對陪餐家長提出的意見建議應及時調查處置,並向家長反饋。

高科技如何護校園食品安全?

年底所有學校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

2019年,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轄區幼兒園、小學推廣食品安全動態智能化監管平臺,實現食堂24小時智能監管。“學校飯堂驚現老鼠”這些小細節,都能被AI系統識別並抓取出來,併發出報警信號。同時,平臺收集的數據可以實現食品溯源、管理痕跡、預警提醒等多項功能,平臺也會對相關數據進行智能分析,預警發現的隱患,提示食品監管部門和校方及時處理。

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吳嶽德說,目前南沙、天河、番禺等區的部分學校食堂已實現手機APP看後廚。今年2月份,該局又聯合教育局制定了“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方案,計劃在今年年底全市所有學校食堂100%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建立實時動態的全鏈條閉環監管體系。“我們要求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量化等級全部達到B級以上,且必須配備密封式的專用運輸車輛,做好清潔消毒。”他說。

廣州檢查驗收531間學校食堂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林琳 通訊員粵市監)為保障疫情期間學生用餐安全,昨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對廣州市的學校食品安全情況進行飛行檢查,抽查了廣東實驗中學(以下簡稱“省實”)高中部的學校食堂,並以政務現場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公眾全面展示校園食堂人員健康管理、後廚衛生等情況。據悉,廣州已對全市531間學校食堂進行檢查驗收。

據瞭解,檢查發現,省實校門檢驗地面、飯堂排隊等候區等貼有多個保持距離的標誌。學校在飯堂門口粘貼就餐指引,學生在點餐、排隊、結賬時均要佩戴口罩,就餐時才可以摘下口罩。

學校食堂負責人表示,他們還設計了閉環路線,按照“兩單兩雙”來安排。兩單是指單行道閉環路線以及單向單人單桌。兩雙,是指點餐時有兩個套餐二選一,快速售賣,減少點餐時的聚集和排隊;另外,一個年級分兩個時間段錯峰就餐。上樓進入與下樓離開都在不同的樓梯,確保單行單向。

此外,學校要求餐具消殺做到“一刮二洗”,然後在洗碗機進行高溫消毒。後廚設計也是閉環式,在後廚區,留樣櫃粘貼指示,每一道菜品都有負責人。在食品倉庫區,檢查組檢查了食品儲存情況、食材的進貨憑證和檢測報告等。總體看,學校準備充分,衛生情況良好,工作人員都經過了培訓,食材儲存符合規範。

據悉,此次突擊檢查主要看兩個關鍵:一是關鍵人,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確保開學前對他們進行防疫知識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培訓;二是關鍵物,確保儲備的食材是安全的,不可提供高風險食材,如生冷食品、裱花蛋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