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以什麼渠道接觸的外匯?

過山小豬


過去幾年,國家推廣外匯交易,後來又等配套制度、法律等出臺,現在金融逐漸開放,將必然推動中國外匯市場和國際接軌,是一個很好的行業契機。既然是好機會、好行業,開始肯定魚龍混雜。有的是真心真意做好這一番事業,有的是欺騙投資者準備隨時跑路。比如,把外匯交易平臺做成資金盤炒作,甚至沒有確保盈利的交易員,人工胡編亂造交易賬戶,誘惑投資者,無實質交易去盈利;還比如,設虛假平臺掛在網上,投資者入金,幾波行情賺錢後想出金(其實外匯是T+0),出不了金,種種藉口後老闆卷錢跑了平臺也沒了,害了投資者。綜上這些例子,看出外匯投資者進入外匯市場,接觸渠道有:【1】網絡上尋找無意獲得,【2】朋友推薦獲得,【3】直接尋找平臺獲得,【4】新聞媒體廣告獲得。本人認為最可靠的應是知根知底朋友直接推薦平臺。







兆冉網絡


我記得是14年底,那時候考研剛結束,我大概知道自己是沒戲了,就開始準備找工作。誤打誤撞,在求職網站上看到了外匯交易員的工作,就投了簡歷,他們約我元旦去進行培訓。

15年一月一日,在上海徐家彙,就正式接觸了外匯交易,不是在銀行買賣的那種,是槓桿保證金的交易。很幸運的是這次求職我並沒有碰到什麼大坑,畢竟是個學生,也沒什麼錢可以被騙。

在那裡上了兩週的課,期間這些老師系統性的講解了行情分析的思路,給我們介紹了幾個接收資訊的網站,幫我們開通了模擬盤賬戶,帶著我們體驗了交易的樂趣。

兩週後,他們說要我們拿出2000美金進行實盤交易,為期兩週,交易成績過關就可以留下來獲得這份工作。對於我這麼個學生,他們很和善的勸退了我,畢竟我也不太可能拿出2000美金,這對於那時候的我不算小錢了。

就這樣,外匯交易的道路就這麼暫停了,之後就回歸了校園,開始忙畢業設計等等。但對於那時候的我而言,心裡面早已種下了種子。

在那家公司的兩個禮拜裡面,看過了太多“一夜暴富”的案例,有太多同齡人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那時候是2015年的上半年,正在經歷牛市,親戚們通過炒股賺了不少,人們聊天時總少不了提幾句股票,連學生也不意外。

種種的經歷,讓那個時候的我下定決心要做外匯,畢竟外匯交易是帶槓桿的,其賺錢速度不是股票可以比的。

時間過去了六年,這六年我經歷過暴富,一夜赤貧,也經歷過平臺跑路等等。對外匯交易已經沒有了當初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但也沒有想很多人那樣對它恨之入骨。

交易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看看行情看看新聞,有好的機會做一下,已經成為了習慣,不在指望能通過交易去實現財務自由了。


正說財經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了幾年前去過越南了。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得先知道外匯的定義,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按照這個外匯定義,雖然外匯包括很多內容,但是我只是接觸過外幣這一種外匯形式,我是以什麼渠道接觸的外幣呢?

幾年前我畢業以後,進入了深圳的一個飼料公司工作,做飼料銷售,公司是在深圳,但是我的工作地點是在廣西,有一次公司出2w塊給廣西銷售團隊去旅遊,我們的廣西銷售老總就帶我們去了越南,我們在南寧開完總結會以後,就從南寧開了6輛車到東興市,在東興住一晚,第二天早上10點多辦完手續,就從

東興市穿過一座橋,就來到了越南芒街了。

有圖有真相

我就是這樣出國了,雖然只是在芒街這裡,如果你是廣西東興的一定對芒街不陌生,芒街和東興就隔河相望,就是因為在中國邊境附近,所以在芒街其實是可以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的,只是出國了,也就換一點越南盾(越南貨幣單位)留做紀念。既然外幣也是外匯,我就是這樣接觸外匯了。

當時我換越南盾時,是100元人民幣換30萬越南盾。別看這數目那麼大,其實消費水平也不低,和在國內差不多的,在越南芒街吃個粉也要十幾塊人民幣,也就是三萬以上越南盾,所以你有幾個億越南盾,那也只是個好看的數字,隨便買一輛普通轎車就好幾個億越南盾以上了。

就是去了越南才接觸了外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